罗诚辉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语文课标(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没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的基础是平等,对话的有效途径是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对话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心灵的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学生之问的切磋和探讨。
一、启发引导,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渎教学的中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学生单凭自身的理解能力难以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就需要有教师的引导。阅读教学的过程,主要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导师。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把“启发”“点拨”“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潜心会文”“切己体察”,把握文本的蕴蓄,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智慧的开启,从而有效地避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二、关注学生,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教材是凭借,是对话的资源,学生才是主体,学生的发展才是中心。但在对话中,教师依然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这意味着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对话,才能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文中精彩句段,教师应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咀嚼语言文字的精妙。对于学生不理解之处,教师应引导、点拨,使其茅塞顿开。对于学生有精彩的发言、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应作精辟的点评,使学生的认识向远处延伸。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中,抓住文中描写老天鹅动作的比喻句来展开对课文的感悟。对“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地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我把这个比喻句的理解设为一个对话场景:
师:读好这段中的长句子(第五自然段),师进行范读(找出来打比方的句子)。师:把什么说成了什么?生:把老天鹅说成了石头。师:为什么说像石头?生:因为老天鹅下落的速度快。生:冈为老天鹅个儿特别大。生:因为老天鹅重重的。师:速度快,为什么不用箭?你也很重,为什么不说是石头呢?生:因为老天鹅拼命地连命也不要,很“硬”。生:因为老天鹅有决心,所以课文中说老天鹅是“破冰勇士”。生:因为老天鹅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生:因为老天鹅不怕疼痛,不怕牺牲,很顽强。
这番围绕文本的对话,通过对老天鹅破冰的描绘,让学生体验了老天鹅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老天鹅不怕疼痛,不怕牺牲,顽强地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连续不断地扑打冰面,是一位“破冰勇士”。由此感悟到生命的不屈与伟大的力量。这一片段中,由于教师的适时点拨、引领,使学生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升了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的对话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学生的认识有了升华。
三、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个性化阅读并不排斥合作学习。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中最有生命活力的过程。对话也是以文本为媒介而进行的。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与伙伴之间的相互切磋,沟通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激励、相互分享,这些活动最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形成一种“对话场效应”,有效地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的方式。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身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互通有无,联手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地创造学生相互之间平等对话的和谐氛围。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为学生与伙伴之间的对话提供便利的条件,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与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但这种对话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了与伙伴进行充分对话的资本,从而有效地避免“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有效的生生对话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以外,还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要说明自己思考的结果,而且往往为了说服同伴,还伴随着想要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方法和策略的欲望”,虽然合作交流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学生会在这种说服与说明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 福建省连城县揭乐中心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