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体系。其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勤夸奖、多鼓励,为学生树信心
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尽量不用“不对”“错误”等否定性语言,不使用损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而应用能激发学生自信和自尊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听了教师的评价,能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愉快地融入教学之中。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上课前笔者要求学生根据历史情景进行辩论,内容要求是:当道光帝得知鸦片严重泛滥时,他要求朝廷大臣讨论对策,朝廷中出现两派。一派主张严禁鸦片,一派因为害怕外国人入侵主张对鸦片放任自流。笔者要求学生分成两派,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成正反两方,然后各自找理由和对方争论,课堂气氛异常激烈,再加上教师不时得对双方的精彩发言啧啧称赞,学生更加起劲,结果问题越辩越明,课堂效果颇佳。
二、秀委婉、含期待,盼学生多提高
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以及对问题的回答不可能总是正确的,在这个时候要多采用幽默式的批评。幽默式批评即寓批评于诙谐之中。有位学生把“瞠目结舌”说成了“堂目结舌”,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知道了,你一惊讶眼睛就会逃跑了。”学生一愣,但旋即意会。在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或者是不准确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一定很懊恼,有的甚至感觉到很丢面子。这个时候,教师的评价尤其要注意,不能夸奖,这样学生会认为是讽刺;不能挖苦,这样会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个时候,先真诚地指出他的错误“对不起,这样说确实不妥……”然后再告诉他错误出在什么地方、怎么改正,最后会和他说“人总是在不断总结错误中才得以进步的,老师知道你的潜力,下次你一定行,对吗?”在这种期待式的批评下,笔者总是见到学生的进步。
三、反专制、求民主,让学生深思考
现代课堂,绝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进行互动学习。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造性火花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学习上的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及时的点拨和鼓励。例如,中国古代为四大文明古国,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能力。那么其中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有的同学用马克思的论述回答: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而罗盘针促使资产阶级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那么中国又用这些发明做什么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引用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的:“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而学生在回答西方人对发明成果采取的态度时,虽不全面甚至片面,但教师不能采取束缚学生思维的方法,而要肯定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发出的创造性火花。
四、不唯书、不唯上,促学生“创新”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历史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例如,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隋亡唐兴的原因问题时,这样认为:隋朝之所以能够快速灭亡,主要原因是隋炀帝心胸狭窄、不能容纳贤才,而唐初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也是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的结果。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很少提及,实属难能可贵。(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