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质考察的主要内容有两项: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关联,互相支撑的一个整体。尤其对于阅读的重视不够用心,将直接影响高考好成绩的获得。所以如何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尤为重要。但高中阅读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还存在着只重视学生阅读结果等问题,轻视学生阅读思维与能力的拓展培养。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形成十分不利,也是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考中语文阅读试题的答案并不是简单摘抄原文,而是需要对原文进行二次加工,通过拟定草稿,可以保证答案更加精准,否则一旦出现错别字或者语言组织问题就会影响到得分。考场如战场,气氛紧张,竞争激烈。此时此刻的阅读,不再带有闲情逸致,也不能消遣排解,而是带着纯功利的目的去快速阅读,并迅速找到答案。既然如此,对考生而言,则极容易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能冷静、理智地阅读,最后导致答案游离文意之外,或凭空设想、主观臆断,或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通过对于阅读教学文章内容与含义的理解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掌握和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内容,进而发现阅读学习的趣味性,提升阅读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和学习中。通过阅读学习与知识的积累,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许多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主导着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还没有完全实现自身身份的转换。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失,使得他们的主体阅读意识丧失。当学生对文本发出疑问和做出解读时,教师不能够草草了事,一带而过,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自主探索情况,继续深挖文本的内涵。由此可见,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索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教学方式,实际上,为了让阅读教学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巧妙地将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索结合起来,共同深挖文本的深层内涵。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自主地发现、解决问题,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但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采用不断提问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常常是教师的问题问了许多,但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并没有对问题真正的理解掌握,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体验与感受,尊重学生的发现与创造,对超出参考书以外的“新鲜”答案要坚持无错原则。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更注重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不仅要对学生提问,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提问,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更深入思考。阅读是高中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搞好语文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力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功不可没。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注重积累,提高文字功底。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帮助学生培养起终身阅读的习惯,也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