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融入体验 深化探究

  • 投稿杨纳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00次
  • 评分4
  • 13
  • 0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马丰小学(226400) 钱兴明

将传统的“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不仅是称谓上的转变,还摈弃了以往那种与实际生活相悖、流于机械模仿的弊端,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能力和真实体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各阶段中融入学生的个性体验,推动学生深入合作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在建构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思想和积累活动体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信息采集——拓展体验的源头

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积累上,这也是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新知内容,在课前做好信息采集工作,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到家庭中、到社会中去搜集整理相关的数学信息。这样拓展信息来源的方式,不仅符合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悟,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体验基础。

如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时,在课前我安排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到生活中去寻找有关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实际案例,搜集相关的数学信息。有的学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菜市场去与商贩进行对话,完成了一次买菜的经历;有的学生到超市记录下一些商品的价格,搜集了一些超市购物的票据;还有的学生查看了家中的水表和电表,记下了上面的刻度信息;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体验被学生带进了课堂,学生不仅有效地拓展了的数学视野,积累了深刻的实践经历,更充分地体验到了小数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实用价值,为他们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二、交流分享——整合体验的感悟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是展开数学学习交流分享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寻找蕴含在其中的差异点,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在集体交流和彼此分享中,学生获得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体会到了获得肯定和认同的愉悦体验,课堂就会呈现出活跃、积极的良好状态。

如在进行“两步计算的乘法实际问题”教学时,有这样一道题:“两位老师带着8个学生去恐龙乐园游玩。(恐龙乐园当天的票价如下表)你能设计一种购票方案,使得买票最划算吗?”

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进行设计与思考,并一直耐心地倾听着他们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分别买2张成人票和8张儿童票,有的学生则认为直接买团体票更划算,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师微笑倾听的期待中展开了更深刻的思考。学生各抒己见,在七嘴八舌中逐渐意识到只有清晰明确的数据才更有说服力,于是他们进行了细致的计算,并在计算中对购票方案进行了调整。在这样由动到静、动静相宜的自由交流氛围中,学生得出了购票的最佳方案,即让两位老师和3个学生买团体票,剩下的学生则买儿童票,这样所需要的费用最低。

在上述的集体交流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推迟“总结”的时间,让学生在思维的彼此碰撞中产生更多样化的思考,这样每一种不成熟的方案其实都成为学生不断寻求最优化的基石,学生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整合经验得失,最终得到了思维的自我锤炼和提升。

三、回馈生活——深化体验的收获

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收获回到生活中去,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有效地深化了他们对于新知的理解,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数学有用”的实用价值,提升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在回馈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让他们学会主动、灵活地学以致用,真正学会思考和探究,这种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功感受所带来的正面体验是不可替代的。

如在进行“比和比例的实际问题”教学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但缺少一个实践运用的有效契机。因此在课后我将学生带到了操场上,组织他们运用所学新知测量操场边上的一棵柏树的高度。学生围绕在柏树的周围,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案,如把树砍倒或者爬上去等,这些方案都没有真正与当天的新知相结合。于是我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2米长的竹竿插到柏树的旁边,让学生进行二次思考。很快学生就抓住了物体长度与物体影长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到了合理的测量树高的方法。

用体验来替代以往那种单调呆板的理解分析,让学生在感性认知中远离机械重复的各种数量关系,是将体验融入“解决问题”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强化“解决问题”学习中的体验,在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插上有力的翅膀,在适合自己的那一方数学天空自由翱翔!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