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士敏
(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实验小学河南鹤壁458000
现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的形象性之间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而信息技术正符合这样的条件。在新形势的要求下,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已是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
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它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认知工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记忆成效,形成正迁移。人们获取的信息量和多种感官的刺激密切相关,如果刺激是多样的,那么,信息或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单一的刺激。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具有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声、色、形、画等图文并茂的综合效果,对于正处于初步认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利用电脑课件展示出不同的三角形,用不同的色彩显示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鲜艳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对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多样刺激,使学生正确认识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并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不同的三角形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初步发现了各种三角形的特征,这时利用课间就能发挥助学、验证发现的作用。同时,当让学生尝试操作时,对于激发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增大知识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的重要因素,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直观、情趣化的演示既能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又能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学生的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的进程,达到增大课堂教学容量的目的,此外,在创建模式中的绘图等教学手段不仅浪费掉较多的课堂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识容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生动地解决这一问题,为课堂增加知识容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对于重点、难点的内容,可以进行反复演示,画面定格等,强化学生等记忆。这样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3.巧妙的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要想不断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着,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颖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使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处在一种“新求通而未得”心理状态。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供生动的画面,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现实的生活材料。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增加学习的实效性。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欲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很好的揭示数学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结构及数学思想,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总之,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恰当的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的最佳组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恰恰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能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