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寓情于教,展现小学数学的情感魅力

  • 投稿二哥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93次
  • 评分4
  • 11
  • 0

江苏常熟国际学校(215500) 陈 艳

谈起数学,不少学生觉得是沉闷、枯燥和程序化的,这些数学代名词的背后交织着这样的困惑:一边是教师的呕心沥血,兢兢业业;而另一边学生反映的却是情感上的挫伤、心态上的扭曲和自信心的摧残。数学竟成为他们不可言说的痛,这很值得我们教育人深思,因为这种错位真实地反映了小学数学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的情感缺憾。

笔者在小学任教十多年,回溯、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路,一直萦绕心头的是:我们是要关心“增强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标”,但更令人深省的是如何走到这一步。实际上,在数学的殿堂里一样应该充满生机和乐趣,一样应该张扬着师生的个性、展现着热情而蓬勃的生命力。作为教师,笔者认为从情感之视点扭转和重塑数学“课堂形象”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立足为人之根本——诚

“诚”乃教书育人之本,教师为人、为学都应以诚信立言行,这样才能发挥“榜样”与“楷模”作用,同时,为师之诚亦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快乐地探讨新知、提升素养。

“身教重于言教”,对于教师来说,言行要一致、表里要如一。笔者常讲的一句话是:老师很简单,但绝对真诚!要求学生注意的细节,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求学生尊重他人,自己凡事凡人都主动问候;要求学生积极上进,自己先以身作则——班级表现、学校考核和市优质课等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才会带出一个个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试想,学生如果不能从心理上、感情上认同教师,那么,“师表”将成为无本之木,而“教育”也将是无源之水。

在治学上,诚更显可贵,教师授业解惑要严谨认真,与学生坦诚相待,以理服人、以诚感人,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桥,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笔者上课时,对于课堂问题,只要学生有新的、创意的设想,都鼓励他们提出讨论,讲台前还设立了“交流信箱”。很多时候学生出色的反应令人叹为观止。所以,笔者常感叹“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由此可见,教师的“诚”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馈,因为有了“我们”的理解、信任、尊重和鼓舞,他们不仅获得知识,更主要的是个性化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展示的空间,从而获得一种自我满足。

二、创设情境之氛围——美

“美”乃课堂情境之内涵,设疑激趣、创美求知,不仅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蕴涵的理性之美、意境之美,精心设计情境,这样能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也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掌握所学知识。例如笔者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创设了如下情境:孙悟空有三根一模一样的甘蔗,小猴子贝贝、佳佳、丁丁看见了,一哄而上,叫嚷着要吃甘蔗。孙悟空说:“好,贝贝分第一根的1 / 2;佳佳分第二根的2 / 4;丁丁分第三根的4 / 8。”贝贝、佳佳听了,连忙说:“孙大圣,不公平,我们要分得和丁丁同样多。”孙悟空真得分得不公平吗?通过耳熟能详的人物对话,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会,能使学生充分、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当然,情境之“美”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竞争情境等。这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安排,渗入不同的情感教育内容,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以满腔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去引导和感染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可谓事半功倍。

三、体验合作之互动——真

“真”乃课堂合作之精髓,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对所学知识主动感知、悉心领悟、深刻理解。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优化地把握素材,创设对话平台,使学生在平等交流中,真正实现互动,实现对知识的探究。笔者曾在教学中构建了如下问题:把0.0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让学生用自制的卡片和纽扣动手观察,探索知识规律。在学生基本领会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左边的“0”应该怎样处理?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让学生边操作边讨论,最后鼓励每一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前板演并介绍心得体会。这里,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习得的鉴赏者,要做的就是给予指正、肯定和鼓励,最后再用电脑进行算式演示,验证规律,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正确认识即可。

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实质应是一种对话,一种交流,一种交往。不经过学生趣味盎然的尝试,不经过理智的挑战和思维的碰撞;不经过多次质疑、自主选择、独立判断;不经历茫然、失望、喜悦、满足等种种情感变化,学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更无从谈起。因为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自身体验真正“悟”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就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乐学”。

四、践行开放之模式——容

“容”乃为师之胸襟,教学之视野。学生学习活动过程是多样的和多变的,因势利导,海纳百川,方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之心向。

作为教师,理应有开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并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尽情领悟数学的无穷魅力。

同时,开放式教学,一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讨论、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记得笔者在分析数学中“相遇”问题时,曾利用教材例题设计了如下的题目:小明、小王两人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明每分钟走100米,小王每分钟走15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学校门口相遇。问两家相距多少米?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看了之后争先恐后地发言,个个不甘示弱。他们根据三个地点的位置关系的可能性,说出了多种答案:两位同学住在学校的两边的情况;两位同学住在学校的同一边的情况;如果小明、小王家和学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呈三角形,那么,就很难求出两家的距离;……接着让学生画线段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充分论证。

试想在开放的、民主的、生动活泼的课堂上,有思考、有兴奋、有争论、有冲击、有火花、有自信,处于如此体验状态中的教学效能怎能不高呢?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五、尊重个性之差异——仁

“仁”乃处事待人之根本,“仁”对师而言,尤为可贵,可敬。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差异是教学之基本要求。

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需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自卑。同时,要努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创设不同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滋味。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循循善诱,积极鼓励,耐心辅导,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满愉悦,充满灵性。

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理念。学生不分优劣,在教师眼里都是“孩子”,都需要教师的理解与支持;而学生渴望的同样是一份尊敬,一份信任。曾经问过一些学生:印象中最深的是什么?不是满分,不是表现优秀,而是在某时教师曾经与他们的一次深入的谈心,那份鼓励,那份关爱终身难忘。

所以,教师要多倾听,多褒扬,重视学生心灵的成长。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只能唤起学生认知上的共鸣,而教师的博大的仁爱才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爱意融融的环境里去感受、领悟、探索、创新

综上所述,教师要立足于“情感”之魂,丰富课堂的情感意蕴,挖掘知识的情感魅力,顺势而为,真正实现以情促学,以情优教,真正实现学生知、情、意的满足与升华。相信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绝不会是“跳蚤”!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