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影响体育赛事中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提升的因素探究

  • 投稿小猪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285次
  • 评分4
  • 42
  • 0

○武伟 王兴怀

【摘 要】志愿服务的道德实践推动了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习惯的内化,形成了道德提升的良性循环,影响该循环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有内在动机、角色扮演、保障激励以及团队文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育赛事 大学生志愿者 道德提升 影响因素

现代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播健康、快乐、和谐、友爱、公平、诚信等优秀道德风尚的有效载体。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志愿者是一道亮丽风景,世人眼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代名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时代的排头兵,大学生志愿者将个体与社会相联结,感受着生命内涵的充实和人生价值的提升,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与新风气。本文从志愿服务的育人教化功能与体育赛事的伦理道德价值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实践主体地位,对大学生志愿者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道德提升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提升的主观影响因素

1、内在动机

一般来说,动机是在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促使与激发个体为满足某些需要而自发采取行动的、具有持久推动力的内在原因。在特定动机的影响下,个体总是能动地实施相应的活动以满足个人需求、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内在动机,即动机是行为的内在原因,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产生动机的来源分为需要与诱因。需要即内驱力,是驱使个体活动的内部因素,是产生动机的主要来源。诱因是刺激个体行为的外部因素,具有激发个体内在需求、诱使个体为达成某一目的而持续努力的作用。作为外部客观因素,诱因并非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而是通过个体内在活动转化为内在需要,对个体活动产生激发与诱导的作用。因此,对于动机的产生与作用机制,我们可以理解为:动机产生于内部需要与外部诱因,对个体内在活动产生刺激,并反映在客观活动上,为具体行动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导向与持久的动力。

根据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因为某项具体行动对个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并且有助于满足自身期望、实现个人目标,所以个体才会主动采取行动以达成目标。因此,目的与动机是大学生参与志愿工作的必然要素与重要前提。归结起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集中于以下六种:(1)精神追求,即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形式收获精神价值,充实精神世界,丰富人生内涵,推动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境界的提升;(2)社会使命,即建立社会联系,形成社会互动,深化内在的社会责任感与自我存在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履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使命;(3)知识技能,即利用岗前培训与服务实践的机会了解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借助志愿服务的方式实现技能的加强、个人的成长与人格的完善;(4)价值实现,即在志愿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为赛事志愿活动的开展贡献自身的力量,感受精神的升华、心灵的充实,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5)人生体验,即积累生活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将志愿工作纳入自己的人生轨迹,加深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对生活真谛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定位的把握;(6)心理完善,即在志愿精神的引导下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克服内在的精神障碍,培养乐观健康的心态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树立自强、自立的品质与自尊、自爱的人格。作为道德实践的动力源泉,这六类动机都是正向的、纯洁的、高尚的,有助于志愿者积极高效地参与工作,达到既定的期望值,进而在工作中对志愿服务的意义以及志愿精神的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培养道德情操、强化道德意志、升华道德境界、增强道德素养,完成内在动机满足与自我道德升华。

2、角色扮演

角色是与个人社会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客观期望相符合、与个人主观能力相适应、与社会生活环境相融合的一套行为模式,其本质是互动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角色扮演是包括角色期望、角色认同与具体扮演的个体遵照既定的行为模式处理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过程。首先,个体角色扮演的前提是认知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清楚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即了解角色期望。大学生扮演志愿者的角色,应当主动了解社会期望,比如真诚待人、服务社会、传递爱心等。这种认知过程有助于志愿者的自我定位,合理明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高效地投身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热情与价值,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活动氛围中实现道德内化,提升道德境界。

关于角色认同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接受角色社会期望与角色社会规范的状况。斯特赖克的认同理论认为,它是个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结构中、与所占据的角色位置相联系的自我标定的内在化,强调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限制影响。①麦考尔和西蒙斯的认同理论则认为,角色认同是个体自我规划的、占据某一特定社会位置的认同和地位,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综上,角色认同具有社会现实与自我理想的双重属性。因此,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既承担着社会任务,又有理想化的自我标定,既履行着角色职责,又实现着内在的自我价值,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个体角色具有丰富性,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以多重身份存在。斯特赖克指出,角色认同的程度越高,即在显著性层级中处于较高位置,或者在角色执行的过程中受到他人反应与社会价值体系的积极评价时,个体就会在该种角色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寻求维持该认同的条件,做出与该认同相联的角色期望相一致的角色活动。

在服务工作中,动机纯正的志愿者往往具有较高的角色认同程度,志愿者角色也处于显著性层级的较高位置,此时大学生会付出比其他角色更多的努力,尤其在受到他人和社会的鼓励与支持后,在角色执行时会按照社会和自我的标准担当更重的责任。由此,角色认同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志愿者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激发首创精神与创造活力,提升服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教化功能与体育赛事的伦理道德价值,实现道德内化与境界提升的过程;另一方面,由自我认同引发的角色执行与责任担当将加深大学生志愿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完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促进其思想上的社会化与道德上的成熟化,完成道德水平的自我提升。

最后,角色的具体扮演是指在了解角色期望、加深角色认同的前提下,个体参与具体情境下的角色活动。在经历了角色期望与角色认同阶段之后,大学生会较容易地树立志愿者角色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服务他人与提升自我的角色扮演过程,实现精神层面的内在升华,并对日常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实质性的道德提升存在于潜在的志愿服务与隐匿的社会互动。志愿者真实的道德提升,只有间接地通过其态度、信念、情感的转变与已经内化为道德习惯的自觉行为才能表现出来。根据社会学家戈夫曼符号互动论的观点,主动表达与自然流露是个体表达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②大学生志愿者在工作中乐于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以便向他人表达青春阳光的形象。但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许会发生违背这类情境定义的事件,比如运动员对志愿者的过度热情感到不适。当此类破坏性事件发生时,互动情境容易变得尴尬与停滞。志愿者意识到此时的情境被扭曲地定义,体会到社会互动情境的瓦解因而变得进退维谷、窘迫不安。这种结果无疑会给志愿者的道德体系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无论他人做出何种回应,掩饰性的虚假表现都无益于志愿者的道德提升。综上,志愿者只有遵循客观社会期望,坚持主观价值要求,加深社会角色认同,履行社会角色职责,才能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教化功能与体育赛事的伦理道德价值,将日常行为内化为道德习惯,促进道德境界提升的良性循环。

二、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提升的客观影响因素

1、保障激励

志愿者保障激励工作是通过组织内部的一系列保障制度与激励机制为志愿者创造积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激发并维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特色鲜明、效果显著、质量卓越的志愿服务,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参与范围广、成员规模大的志愿者队伍。保障工作主要包括交通、饮食、住宿、安保等方面;激励工作包括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部分,其中精神激励主要是宣传激励、团队激励、外部激励与表彰激励。③其必要性在于:(1)志愿服务的无偿性与自发性。基于此特点,志愿工作不具有强制性与约束性,志愿者可以根据意愿选择服务或者离开。(2)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多元化与多样性。这就需要组织者从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动机出发订立激励计划,调动并维持志愿者工作积极性。

行为学家赫茨伯格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与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条件、保障、管理,激励因素是与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肯定、成就、成长。在保障激励工作中,管理者应当区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合理把握二者的结构和关系。根据双因素理论,为了调动和维持志愿者的积极性,组织者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与工作保障,并利用激励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工作安排,注重给予志愿者个人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创造保证赛事顺利组织、推动志愿者道德提升的工作环境。根据行为学家沙因的自我实现人假设,个体总是在工作中积极地发展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以达成某种成就,并探寻其中的意义,完成最终目标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对于动力不足的志愿者,管理者应当注重激励工作,挖掘其内在动力与潜在需求,而对于自我实现欲望较强的志愿者,管理者应当注重保障工作,为其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促进志愿者自觉能动地实现自我。总之,合理有效的保障激励能够调动志愿者积极性,使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与高涨的工作热情下开展志愿工作、参加道德实践,增强志愿工作的效果,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加深大学生志愿者的道德实践意义,推动其道德提升的良性循环。

2、团队文化

团队是目标一致、行动协同、管理统一、关系和谐、高度互补的集合体。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尤其是处理复杂问题时,团队具有个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收获1+1>2的效果。对于成员而言,团队的存在满足了成员安全与社交的需要,给予成员强烈的归属感与持久的工作动力。对于团队而言,成员的特长不尽相同,便于在工作中优势互补、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在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的同时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团队文化与组织氛围。团队文化是在相互协作的环境下,个体为实现自身与团队的双重目标,自觉形成的体现团队特色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它是一个团队存在与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为团队成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对成员个人素质的提升与团队整体实力的增强具有深远影响。

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工作多以团队形式开展,因此团队合作的效果直接影响赛事服务质量。文化内涵是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必要元素,是体现志愿者团队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团队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明智的领导提供科学决策。其次,工作外的集体活动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根据社会凝聚力理论,成员需要的满足状况是影响志愿者团队和谐度与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在志愿工作与集体活动中,和谐融洽的团队文化有利于满足志愿者的安全、社交、自我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增强,为志愿者参与道德实践、内化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再次,团队未必是最佳工作形式,管理者应当认真分析工作特点与成员优势,以免造成工作与成员的不匹配,导致资源浪费与团队内耗。最后,志愿者之间充分的讨论交流是形成闭环思想交流与良性反馈机制的必要条件。总之在自由融洽的团队文化中,志愿者体会到存在感、归属感、自豪感、优越感,奉献精神、集体主义与团队意识大大增强,志愿精神与服务理念实现内化,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保证,推动志愿者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素质的增强与道德境界的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1、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提升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现代发展需要与高校教育目标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教育性、实践性与内化性的特点,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与道德境界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作为道德教育的必要方面,志愿服务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弥补了个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促使大学生自觉能动地将所学到的群体道德规范与社会行为准则运用于志愿服务的教育实践中,完成道德素质提升的教育目的。作为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志愿服务使大学生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规范表现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外在实践活动,并依据自身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融入志愿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使大学生在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过程中逐步改变自身道德观念,将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个人的活动规范与道德准则,推动个体道德素质的塑造。总之,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塑造精神人格与道德素质,完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相统一的道德体系,形成道德水平提升的良性循环,实现个人道德境界的内在升华。

2、发挥主观因素对道德提升的推动作用

主观上,内在动机与角色扮演影响着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提升的程度。所以对于志愿者而言,第一,个人应保持端正良好的态度,以锻炼能力、超越自我、实现价值、奉献社会为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自觉能动地融入社会公益活动,在志愿服务的道德实践中满足个人需求,达成内在动机,培养道德情感,内化道德行为;第二,个人应主动适应志愿者角色,遵循与个人社会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客观期望相符合、与个人主观能力相适应、与社会生活环境相融合的行为模式,在社会互动中做到角色期望、角色认同与具体扮演的和谐统一,达成志愿服务工作与内在道德提升的互补双赢。

3、发挥客观因素对道德提升的推动作用

客观上,保障激励与团队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提升的效果。所以对于组织者而言,第一,应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动机与利益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合理有效的保障激励制度,既要为志愿者日常服务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与工作保障,也要利用多种激励因素挖掘大学生内在行为动力,激发其自觉自愿地融入志愿服务工作,推动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提升的良性循环与正向迁移;第二,应注重建设志愿者团队的文化氛围,加强团队成员间的工作交流与思想沟通,形成内部交流的良性机制,营造和谐良好、自由融洽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强化志愿者的存在感与归属感,促使其安全、归属、社交、自尊的需要得到有效满足,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道德实践、提升道德素质创造积极有益的团队环境与工作氛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②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③魏娜 等:《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武伟,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王兴怀,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