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地市报评论版,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11次
  • 评分4
  • 93
  • 0

【摘 要】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是纸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是由于受政策、宣传纪律等的制约,一般观点认为地方报纸的评论版块在“舆论边界”方面很难突围,很难做大、做强、做好。但正是因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市报评论版更有契机和空间突破“天花板”, 从个案切入,重点向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微观话题倾斜,实现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市报 新闻评论 舆论监督 话题突围

众所周知,新闻评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时评版块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笔者就地市级晚报时评版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谈一点不成熟的经验,请新闻同仁指教。

众所周知,处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爆炸时代,传统媒体评论版要抢占舆论风口浪尖并不容易。虽然纸媒评论版已非新生事物,且各个媒体都有自家的一把刷子,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以及自媒体的急剧走红,公众的关注度降低。为了进一步发出纸媒主流声音,近几年《颍州晚报》不断探索做大、做强、做好新闻评论版块,不仅因为它是一张地市级晚报的旗帜,还因为它传递了地方报引导舆论、控制舆论的主动姿态。为此有必要清楚,地方报设置评论板块有何不可替代的意义。

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都市报彰显其权威性、公信力和社会责任的法宝,也是其植根人民、深入人心、凸显媒体正义的一个不可轻言放弃的阵地。

在新闻传播领域,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维尔曾指出,传播的首要功能,包括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的社会功能。在笔者看来,拉斯维尔上述功能均可在新闻评论板块中得以彰显、呈现,并在实践中达成互动效果。当一个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在酝酿、传播、放大、发酵的过程之中,作为报纸旗帜的新闻评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穿透力。譬如本报2012年12月份报道某学校某教师恐吓学生致不良后果事件后,市教育局长也撰写评论参与讨论,引发社会关于师德师风的讨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虽然地市级晚报评论板块与国家级、省级都市报相比,有着自己的弱势,但地市级晚报评论板块也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恪守新闻规律。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守宣传纪律、坚决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势必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以法为准,时刻针砭时弊,不断鞭挞经济社会中各类假丑恶现象,以达到清风正气、教育人心的目的。

要做到这些,笔者的体会是新闻评论在关键时刻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失声,必要时更要动用社评、本报特约撰稿、新华时评、今日谈等形式给予强化,并特殊呈现,甚至还可开辟专栏连续讨论、辩驳,形成社会讨论的热潮。譬如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掀起了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风潮,本报时评版及时发出一组有关“舌尖上的浪费”的话题稿件,并加编者按语,呼吁读者参与讨论,随后作为一个常态栏目,连续刊发一些读者来信意见、话题讨论等稿件,在本地形成浓浓的舆论宣传氛围,形成舆论声势,倡导“光盘行动”,引发街头巷议。

此外,地市级晚报评论板块虽然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但也有着更宽松的话题选择。因为远离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评论的话题可能轻松活泼一些,评论的言语可能自由一些,话题范畴也相对宽松一些。因此不少禁忌话题在轻松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过程中,“脱敏”了,透明了。

再如,《颍州晚报》时评版中除了刻板的政治话题、冷冰冰的法制话题,还有一些对经济话题、社会话题、民生话题的讨论。这些都是很多省级以上大报看不上眼的“微观话题”,但却在本地或者全国各地普遍存在。这些被我们关注的话题对象,在今天或沉渣泛起,或现象反潮,或蝶变异化,但本报时评版均列为常说常新的话题,经常在晚报QQ评论群里及时发布,并适时约请国内知名时评人和本地写手加以锐评,如小到公交改线何不听听草根声音、曹集萝卜还要爱心帮几次、阜阳好人老邦、好党员苗为民,大到如何优先发展高铁、纳入中原经济区阜阳如何起跳、阜阳城市如何扩容等话题,都集纳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这些本地的热点话题,都进一步放大了新闻报道的声音,扩大了纸媒加强舆论引导的作用,传递了正能量,达到了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社会功效。

可喜的变化是,经过几年有意识地加强编者与作者的互动,《颍州晚报》拥有一批固定的自由写手或业余时评人,他们数年间脱颖而出,从《颍州晚报》逐步走向一些知名媒体。譬如给《颍州晚报》时评版经常供稿的陈怀瑜(随遇儿)、谢应富、舒锐、王传言、石向阳、徐剑锋、郭元鹏、倪恒虎,郭元鹏、周二中、李英锋等时评写手或漫画作者,起初都寂寂无名,而短短三五年间,如今频频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潇湘晨报》、《经济日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上发稿,且稿件质量颇高,赢得业界的好评。毫无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市报时评版的档次和业界声誉。

在一个缺观点而不缺信息的时代,笔者深知,谁掌握了评论权谁就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颍州晚报》作为一张地级报,从创办起迄今已二十余个年头,培植了一大批稳定的读者群和业余作者队伍,并聚集了省内乃至全国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写手。尤其是评论版块,自本报十年前开办以来,历经调整,尤其在近几年盘活存量、改革增量的系列措施一一落地后,时评版发声越来越强大,音质越来越铿锵,初步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场,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参与,新闻评论版的集束效应日益凸显。笔者相信,尽管它不是一枝独秀,但时刻为党和人民代言发声、为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为社会提供价值坐标,在交流、交融乃至交锋中传递“阜阳好声音”,不断推进阜阳经济社会文化前进的步伐,乃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自信,亦是我们始终如一的期待。

(作者:阜阳日报社编辑)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