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网络语言以其独有的幽默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各大门户网站的SNS社区中风靡开来。其中由非语言符号构成的网络语言已被普遍接受,这些非语言符号在网络语言传播中起到了增强亲切感,增进交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网络语言 社交网站
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的各种社交网站和社交软件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成为今天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拟态生存环境。以传统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时代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P2P双向交流模式和O2O线上线下交叉互动模式拔地而起。信息不再被动传给受众,反之,人们把所需要的信息从海量信息中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这些创造出来的信息由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排列组合,然后通过社交网站和社交软件中的评论转发等功能逐渐扩散开来。
一、非语言符号和网络语言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①网络语言随着社交网站和社交软件的迅速普及发展也形成了一套专属网络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已不能满足网友表情达意的需求,于是各种被创造出来的非语言符号应运而生。虽然非语言符号的“能指”范围很窄,但它的“所指”范围同语言符号一样具有很大的宣传效果,甚至超过语言符号。网络语言也经历着曲折和发展,并日趋成熟,汉语网络语言符号的变化发展展现给我们一个更加多元的文化世界,因此,业界对非语言符号的研究是不能停止的。
二、非语言符号在网络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1、标点符号构成的字符符号以及标点符号的咆哮体
字符化恰恰是非语言符号在网络语言中的生动运用。比如用:)来表示笑脸,用:D 来表示大笑,用(;_;)来表示哭泣,用(^.^)来表示高兴等。与网络上的文字符号相比,网络表情符号不再像文字那样具有思维深度,而是用活泼直观的形象表达悲喜滑稽,以进一步拉近交流双方的距离。当我们想用“哈哈”一词表达内心狂喜之情时,“O(∩_∩)O哈哈~”这样一个表情更能让对方感受我们此刻愉悦的心情。这与简单易懂的孤立的文字符号“哈哈”相比,更容易让交谈双方感受多元的情感体验;网络视频聊天固然能达到用户需要的视听感官体验,但当交流双方为弱关系用户时网络表情符号显然在保护交流双方隐私方面更具有效果,甚至会更让人能够接受。
标点符号的“咆哮体”是诸多网民表达情绪的一种简单方式。比如说“真气人!!!!”,四个感叹号的连续运用,虽然不符合标点符号用法规则,但这种形式却很轻易表达了该人的气愤之极的情绪。又比如说“好可爱哇~~~”,表达了此网友对某人某事儿的喜爱或赞美之情。这些符号大大增强了简单文字交流的趣味性,也使交流双方的情感更容易表达。非语言符号通过排列组合以促成这些表情。
2、gif动态贴图的应用
在经过一系列网络表情变革之后,这一领域已经集网络传播符号于一体,如今的网络表情符号不仅仅可以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还融合了动画中一些可爱形象,集动作、表情、手势、神态于一体的表情系列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形象生动或更接近真实的方式吸引用户,以增强用户粘度。以flash的形式出现的渣渣兔、浪小花、酷库熊等不仅比当初的静态图片更加生动,从视觉和听觉来说也更贴切更有趣。在一些聊天室中,例如“鼓掌”“惊叹”之类的声音效果也在增强和改善,网络表情符号也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发展,或许将来表情符号可以直接模拟用户的神态、动作、声音、语境等进行交流。
3、“@”和双“#”的应用
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对“@”情有独钟。随着2009年新浪微博的兴起和“@”功能的推出,一股“@”之潮向网民涌来。“@”在社交网络中的意思是“对……说”,那么对方就会收到一条相关的信息显示在“消息”栏里。拥有了@功能之后,用户之间的交流会更加紧密,也让许多微博用户用得更顺畅。和@一样,#话题#功能也是随着社交网络发展起来的。用双井号把要表达的主题括起来就会形成一个话题,网友们可以在此话题下展开争论、评述等,这个功能加强了有共同关注的网友的联系,从而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舆论场,自此加强网民对社会上问题的看法进行整合归纳的作用。
三、非语言符号在网络语言中表现出的特点
1、生动有趣的助益性
通常来看,非语言符号不能充当文字符号在网络语言中的传播角色。网络语言的主体部分依旧是文字符号,因为它承担着传递完整有效信息的重任,而非语言符号在网络语言的传播过程中起着补全意境,解释说明的作用。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出现在文字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之后时,就能够推测交流对象此时此刻的心境。表情符号是非语言符号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它对网络交谈和表情达意有一定的助益作用。网络交流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只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信息所携带的情感却被网络的虚拟性所阻隔,因此,这些与文字伴生的表情符号影响着用户信息传达的流动性和顺畅性。它在网络交流中虽然是少量的,但是在这种视觉、听觉处于盲区的网络社区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2、天马行空的创意性
通过社交网站或软件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是用户的原生需求,因此,利用标点符号组合出形象生动的原创表情成为用户的兴趣点,动态表情也因这种趋势成为网络交流的引爆点,进一步引发用户对社交网站或社交软件的粘度。其实,动态表情的制作灵感来源于动画对用户的吸引程度。研究发现,动态的图画更能吸引用户的眼球,因此它突破原有的静态符号传播规律,借用动态图画的表现方式,利用动态这一显著特点将感情的丰富性融入其中,来传达更加丰富复杂的感情。例如“:”“、”“)”这三个以静态方式呈现的标点符号,一旦和其它非语言符号合并,就会产生新鲜的表情符号,并且会表达出与先前完全不同的情感信息。
3、形象生动的活泼性
现今的网络中的非语言符号不仅扩展了符号的介质范围,更加充分地借用了古代象形文字和图画文字的象形构造方式。③用静态的普通符号组合成所需要的形象生动的符号,构成可以在社交网站进行即时有效的沟通交流的非语言符号。而这种符号组合更多的是对现实人物的表情模仿,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具有增强交际亲切感的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1628387.htm.
②梅龙宝,《网络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及其形成》[J].《现代元亨教育研究》,2005(3)
③瞿文盼,《以符号学角度分析网络聊天中的非语言符号》[J].《消费导刊》,2008(12):209-210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