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311600) 章红光
语篇意识是指教师要有语言的滚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即结合教材将新知与旧知巧妙融合,寓语言学习于语言操练中、寓语言操练于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中学习、积累、运用英语,培养语感。简单地说,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由词串句,由句串篇”,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个不断滚雪球的过程。笔者以《Our School 》一课为教学案例来阐述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基于语篇的有效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
一、创情境,激活交流需求
人们之间进行谈话交流,多数情况下是在特定情境下,彼此都想了解对方的信息,从而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和想法。英语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会话交流,就必须创设一定情境,使他们产生想从对方了解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和需求,产生开口说英语的动机。
二、架结构,建立语篇实体
学生的语言输出常会面临“言之无物”的尴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语言支架(scheme)使学生言之有物。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出示该学校现在的照片,并让学生根据事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如该校现有多少学生、老师、班级、教室、教学楼等等,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语言输出中有了一定的目标与内容。
1.出示现在学校照片引发学生讨论
学生在熟悉了该校的前身之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讨论现在学校的情况并试着完成下列表格。
在此环节,学生在反馈的时候要求用句型“there is/are...”来说,培养学生说句子的习惯。
2.学会运用 there be句型来描述学校概况
在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最简单的句子对学校进行整体的描述,使学生具有初步简单对某一事物进行描述的能力,促使其语言能力的初步提高,并为后面的具体描述打下语言基础。
3. 出示学校专用教室的图片教学单词
在此环节,学生们既可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又可以在说数来宝中学会如何来描述专用教室,更可以在说说唱唱中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三、供范本,帮助语篇输出
正如一些交际教学法的批判者所言,当语言输出只关注意义建构时往往会导致结构准确性的缺失,在语篇教学中关注情境创设及语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其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在本案例中,在要求学生输出一长段语言之前,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Sample Material, 让学生在语言输出的同时能有清晰的思路并关注语篇结构的准确性。
学生试着看自己学校的台历向同学或其他听课老师介绍自己的学校(恰逢校庆,学生人手一本介绍学校的台历)。有了清晰的思路和范本,介绍起来都显得底气十足,声音高亢而有激情,达到了真正的语言输出,实现了“语用”功能和语言的交际功能。
四、搭平台,发展语用能力
在给了学生一个Sample Material之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不被限定和固化,就必须给学生搭建另一个运用语言的平台,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和新授知识进行连接、组织和运用,让学生说有运用意义的语言,真正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达到“语用”的目的。
本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就设计并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在会描述现有学校的基础上以“My ideal school”为题,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以此实现新旧知识的滚动、思维的拓展和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如:
学生1:我喜欢游泳和踢足球,因此我理想的学校应该有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和碧波荡漾的游泳池。
Hello, everyone! Look at me. Am I strong? Am I healthy? Yes, I think so. How can I be so strong and healthy? Let me tell you. It is that I like sports.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and swimming very much.
So look at my ideal school, There is a big football court and a swimming –pool. And I think, after class, I can often swim and play football. Near the swimming-pool, there is a fountain .It’s beautiful.
在本环节,学生们搜肠刮肚地想出能描述他们所画的学校的单词和句子,有的甚至用起了步步高电子词典,为的是能多用几句话来形容他们理想的学校。就在这搜肠刮肚中,学生们不仅把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语言真正地用起来了。更可喜的是他们能主动地学会了一些表达法,如 peach-shaped,A-shaped, fountain 等等。学生们兴趣盎然,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
(特约编辑 施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