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地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创新研究论文(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4-03
  • 阅读量334次
  • 评分0

  导读:毕业论文撰写是毕业生们最后的一个考核,而且这里面的过程也是非常繁琐的,对于初次写作的毕业生们来说,更是不知道应该无从下手,本论文分类为基础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地理教学论文供参考


  第1篇: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苏燕萍、郭国金(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乡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文章尝试性地利用乡土资源设计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编制地理试题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乡土资源;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乡土资源是众多地理资源中的一种,是真实的地理情境。乡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理念。


  一、乡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越是熟悉的事物,越容易引发人的兴趣。”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学生所熟悉的乡土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地理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乡土资源是真实的地理情境,是在不同的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各要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综合体。选取乡土资源作为地理教学素材,这就要求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知地理环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目的。


  3.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加强地理实践,将实践的内涵提升到行动落实的层面,并从提升素养的高度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1]加强地理实践能加深对地理知识体系的理解,能挖掘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能促使学生切实关注人地关系的发展,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而乡土资源则是学生本乡本土的资源,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便于开展考察、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


  二、乡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实际教学的应用尝试


  1.利用乡土资源设计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重点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高一新生来说,自然地理内容晦涩难懂,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较多。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引入乡土资源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识。


  结合2017年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基于纪录片《地理中国》中的《海域奇象·崇武古城之谜(下)》,重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教材内容,设计了以下问题式教学案例(见表1)。


  2.利用乡土资源编制地理试题


  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渗透入地理试题中,即把乡土地理知识以试题素材的形式糅合在地理试题中,以试题的背景材料、题干、图表等形式呈现,在考查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习有关乡土地理知识。[4]选取乡土课程资源应遵循以下原则:乡土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取性原则、精准性原则和具有乡土地理教育功能的原则。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六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选取泉州市洛阳桥的相关素材进行分析。


  材料一:洛阳桥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在洛江区桥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洛阳街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洛阳江上游的水从西奔流而来,在尚未建桥之时,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常因风高浪大而舟覆人溺,“万安渡头行人悲”,渡桥十分危险。


  材料二:桥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开创了现代称为“筏形基础”的新型桥基,即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江面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桥墩全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见图1)。


  材料三:北宋时期泉州所建的桥梁多为梁架式石桥,以花岗岩作为建桥材料,而花岗岩质地沉重,难以搬运。老一辈著名桥梁专家罗英,在他所撰写的《中国石桥》中曾经提到,在洛阳桥的建设过程中,建桥工人们将沿岸采集到的石梁预先放在木排上,趁涨潮之时驰入两个石墩之间,等到潮落木排下降,石梁便架在了石墩上面。


  材料四:“蛎固基法”也可以称为“牡蛎固桥法”或者“种蛎固基法”。牡蛎密集繁生,能够把分散的石块或直条石胶结成很牢固的整体。潘洪萱先生在《中国的古名桥》中提到,洛阳桥的基础是用牡蛎加固的。为了巩固桥基,当时的人们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此外,包裹住石头桥墩的牡蛎,在桥墩表面形成了保护层,既能防止洪水的直接冲击,又能减少水污染对桥墩的腐蚀。


  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当初建设洛阳桥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一中“上游的水从西奔流而来”和“风高浪大”,说明洛阳江水流速度快、入海口处风浪大;材料三中“但花岗岩质地沉重,难以搬运”,说明当初修建洛阳桥就地取材时所遇到的困难;材料四中“包裹住石头桥墩的牡蛎,在桥墩表面形成了保护层,能防止洪水的直接冲击”,侧面反映洪水容易把分散的石块或直条石冲毁,而洪水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地势密切相关。以上都是当初建设洛阳桥时面临的主要自然困难。


  进一步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二中采用“筏形基础”的新型桥基,即桥墩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材料三中利用涨潮、落潮把花岗岩石梁架在石墩上面;材料四中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以上都是当初桥工针对修桥所面临的自然困难提出并实施的措施。


  该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影响桥梁修建的自然地理因素”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从给定的图文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并进行逻辑表达,回答主要自然困难的同时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这要求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人运用人地协调观修建了洛阳桥的智慧。


  3.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5]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使其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笔者学校东校区与泉州市开元寺后门仅隔着一条小巷子,高一、二年段的学生们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或班级里就能清楚地看到“东西塔”这一泉州市地标性建筑。


  寺庙等传统建筑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紧密相关,实地考察泉州开元寺能够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够理解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上的体现。


  第2篇:基于现代说服理论的地理教学活动创新研究*


  方曌、张涛(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地理教学过程是一种改变学习者地理认知和态度的说服过程。说服理论的四个要素:说服者、说服内容、说服渠道和说服对象,可以对应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四大要素:地理教师、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方法和媒体、学生。本文将地理教学效果与说服效果相联系,从地理教学活动的四大要素出发,通过地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地理教学方法媒体的选择、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等途径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为地理教学活动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说服理论;地理教学;创新


  说服是改变个人态度的主要途径。现代说服理论主要探讨信息传播如何影响传播对象的习惯、观念、行为等,并通过有效的设计,使得信息传播能够收到最佳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1]。地理教学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改变学习者地理认知和态度的说服过程,可以将现代说服理论引入地理教学,将其作为指导地理教学的理论之一。


  一、现代说服理论与地理教学


  1.现代说服理论及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


  现代说服效果研究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多温·卡特赖特、费斯廷格、海德、卡尔·霍夫兰是态度改变理论模型研究的代表人物[2]。多温·卡特赖特发现,要想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认为,信息传播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并且信息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他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于1959年提出“霍夫兰说服模型”,描述了说服产生的内在机制和过程。根据“霍夫兰说服模型”,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有四个:说服者、说服内容、说服渠道和被说服者。说服者,也就是信息的传达方,包括说服者的声望、能力、着装,与说服对象的关系等。说服内容指论据的质量、信息对个体的重要程度、内容呈现的顺序等。说服渠道指说服途径的采用、说服对象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说服素材的选择。说服对象,即信息的接受方,包括说服对象的动机和能力、认知需要、年龄与生命周期特征等[3][4]。


  关于说服效应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双加工模型和自我功效理论[5]。说服双加工模型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佩蒂、卡西窝波和休曼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着眼于探讨说服过程中个体态度的改变过程,该模型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信息接收者(说服对象)在处理说服性信息时,既不是一贯的深思熟虑,也不是完全的心不在焉,而是根据评估态度客体的动机强弱和能力高低存在一个精细加工可能区间。自我功效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在接受说服性信息形成最初想法之后,还会对所形成的想法本身或想法形成过程进行思考,即元认知思考[6]。


  2.现代说服理论与地理教学活动的联系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中提出人格诉诸、情感诉诸、逻辑诉诸等“说服三原则”,对课堂教学具有启迪意义[7]。王敬红等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也是说服过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说服要素分别对应为教师、大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8]。地理教学活动是地理教师通过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选取和组织多种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和能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地理教师通过地理教学活动,改变学生对自己、他人、国家、世界、自然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判断,与说服在改变说服对象态度的目标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地理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作为重要依据来选择教学方法、预设和实施教学过程,与说服理论在内容和过程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说服理论的四个要素:说服者、说服内容、说服渠道和说服对象,可以对应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地理教师、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方法和媒体、学生。从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中的说服对象的联系来看,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既不是一贯的全神贯注,也不是完全游离于课堂,这与说服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中说服对象“既不是一贯的深思熟虑,也不是完全的心不在焉”相对应。


  二、说服者与地理教师自身素养提升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在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地理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扮演了说服者的角色。根据说服理论对说服者的要求,地理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9]:(1)树立并维护自身良好的形象,明确身为教师的责任与任务,保持令学生信服的威严,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和带动学生。(2)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和地理教学评价能力[10]。地理教师要使自己具备最基本的地理教育教学能力并不断发展提高,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保持一定量的知识输入,关注社会现状,关注地理科学的发展,研读相关书籍和论文,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地理教育专业人员。(3)创造师生和谐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在地理探究学习过程中,要营造师生和谐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表达和交流。根据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格诉诸,教师还要依靠人格魅力提升教学效果[11]。


  三、说服内容与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1.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


  地理教学内容由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两大部分构成。知识内容是基础,能力培养是关键[12]。信息源的可信度对说服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理教学内容也必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时效性特征,且不可在一些文献中断章取义,导致学生获取的知识和形成的思维方式与在原文中的事实材料不符[13]。劝说信息对个体的重要程度影响说服效果[14]。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时,应考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即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学习欲望是否较高,是否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等。如果难以契合这些要求,则可以考虑变换地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如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设置问题情境、从生活出发学习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无论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还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生活。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学习地理尤为重要:(1)贴近生活的地理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象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较为复杂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走进自然或社会,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复杂的现象,感悟学习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2.地理教学内容的呈现


  地理知识分为地理感性知识和地理理性知识两大类。地理感性知识又叫事实性地理知识,包括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地理理性知识又叫程序性地理知识,由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地理原理四部分组成[15]。地理感性知识一般表达地理事象是什么、在哪里,学习层次较浅,学习要求较低,因此可先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学习。而地理理性知识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可安排在感性知识之后进行理解和探究。另外,地理感性知识与地理理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组合也要灵活多样,难度和数量也要适中。


  四、说服渠道与地理教学方法的媒体选择


  1.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


  说服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提出,认知需求高的人,关注相关的论据,说服过程中多采用中心路径,而认知需求低的人依赖周边的线索,多采用外围路径进行说服[16]。说服理论提出,在说服过程中,主动的参与会强化人们的态度[17]。由于地理教学方法在实施中较为复杂,并且社会心理学与地理学科教学的专业相关性有限,因此难以将地理教学方法完全地分为“中心路径”和“外围路径”,但教学方法的选用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对认知需求普遍较高的学生群体,可采取一些学生参与度高、注重学生实践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而对于认知需求普遍较低的学生群体,可采取以直接感知和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使学生在低努力程度下也能获取部分地理知识,体验地理学习过程,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地理认知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学方法的选用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地理教学目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地理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本校的设备条件等[18]。除了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外,根据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诉诸,教师还要合理利用与教学内容关联的论证技巧,运用富于理性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授地理知识[19]。


  2.地理教学媒体的选取


  地理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工具,主要分为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和现代地理教学媒体,传统地理教学媒体主要有地理教科书、地理图片、地图、地理标本、地理模型和地球仪等,现代地理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录音、录像、计算机、影视和多媒体网络化专用教室等[20]。说服理论提出说服素材的说服力从大到小排序为:现场(面对面人际接触)、录像、录音、文字[21]。在地理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学媒体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浅、学习时知识领悟程度的深浅也与此序列类似。因此选择教学媒体时也可参考此项结论,避免过多地使用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导致课堂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在选取媒体时也有差异。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冷暖锋过境的天气状况、水循环等地理过程类的知识可播放动画辅助讲解,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教学则可借助地球仪。


  五、说服对象与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及元认知能力培养


  1.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


  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所有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地理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以及地理教学策略的采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地理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都要考虑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能力、地理认知需要、心理年龄特征等因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辨别、把握并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22]。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态和动作手势,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安排。再者,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地理教师要通过测验法、调查法或学生自我评价法,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要善于从收集到的事实材料中发现问题,从教师的视角分析学生的地理学习障碍,如在地理知识的学习、地理技能的掌握、地理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表现出的困难,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后评价,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地理学习障碍[23]。


  2.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


  根据说服理论模型中的自我功效理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高中阶段学生的地理元认知能力,是指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地理图像,应用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在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指导下,着眼于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研究,合理制定区域开发计划,根据现状反思并调控资源利用及综合整治环境的能力。高中地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环节有:(1)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2)做出计划,使学生明确认知行为的方向、步骤和结果。(3)监控实施,激发学生完成计划的兴趣和自觉性。(4)反思评价,学生元认知形成的关键步骤,学生在自评和他评中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有利于认知能力的提高。(5)及时补救,根据自评和他评的结果,找出认知过程中的不足,及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使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认知行为完成之后能够有所提高[24]。


  六、结语


  基于现代说服理论研究地理教学活动,可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为地理教学活动的改进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较强的学科相关性,地理教学活动中每一个要素的研究都离不开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地理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指导理论。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都要形成问题的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意识,提高自身的地理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的研究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自身的发展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