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学教学论文范文,科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儿童小组论证的观察和分析

  • 投稿铁柱
  • 更新时间2015-10-11
  • 阅读量202次
  • 评分4
  • 37
  • 0

孙婕婷

一、研究目标

在开展集体论证的教学研究中,往往对于小组内的论证很少关注。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论证,通常没有教师指导或干预,那么学生会如何进行论证呢?通过观察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小团体论证交互,有助于教师更清楚地指导学生班级论证。

我们试图观察和分析小组论证中的几个现象:

1.论证交互的特点分析。什么样的学生发言次数较多?有交互的发言占总发言次数的比例是多少?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小组的论证交互?

2.论证言语的语义分析。与议题相关和不相关的言语比例是多少?总体论证的水平如何?

3.论证结果分析。有多少小组达成了共识?小组成员是如何形成共识的?什么样的观点会被记录下来?什么样的观点会成为小组成员最终参与班级论证的观点?

二、研究过程

选择年级:五年级5个自然班268名学生。

研究内容:《光》和《地球运动》两个单元。

研究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在小组论证时放置录音笔,发给孩子白纸,让孩子记录被全组肯定的观点;随机选择小组,对学生的对话进行文本还原和分析;对个别小组进行访谈。

样本选择:

1.教学内容样本。我们选择了学习完《地球的运动》单元后的一个探究问题:如果地轴不倾斜,地球又会有什么现象呢?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学习后,有了一定的基础,观察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议题,有助于儿童开展论证。

2.学生样本。在5个班中各随机选择2个小组,共10个小组,对他们进行录像。由于学生已经被这样的方式观察过一段时间,他们已适应这种教学观察,所以录音录像对他们之间的论证对话影响很小。

三、研究分析

(一)论证交互特点

1.学生发言次数与他在小组中序号有关。

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排序编号,以便学生进行记录,如何排序是小组成员自行决定的。小组发言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纸上记录一些观点。

这是第10小组中学生发言次数统计。从统计结果看,序号靠前的学生发言次数较多。

我们发现,孩子在组内的发言次数与序号有“高度的相关”。1号同学发言总次数明显高于4、5、6号。其原因可能有:①小组长通常被默认为l号,小组长为了组织大家发言,更为主动积极;②与交互模式有关。一些小组会按序号轮流发言,在论证末期,话题则主要由前面的学生把控了,所以前面的同学发言次数多;一些小组由组长叫号发言,排序较前的学生被叫次数多。

2.反馈交互较少。

小组交流中,超过一半学生的发言没有得到同学反馈,且有“理由、证据”的反馈占比不到20%。但如果孩子采用“询问”方式发言,就会比提出自己观点的发言得到超过50%反馈,如果“指名道姓”向某位组员提问,得到的反馈是100%。

交互的反馈较少,这不仅与儿童对他人的言语不重视、不倾听、不理解有关,也与儿童发言的沟通技巧有关,学生还不太注意用眼神、语气、体态、句式等技巧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二)论证言语的语义分析

将学生讨论的每句话(除去一些简单回应的语言如“是”“对”等)记录下来,对每句话的语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

1.小组讨论时,与论证有关的语言只占60%左右,而用于组织管理或无关议题的语言占了40%。也就是说,小组在对话中,只有60%的话语用于有关议题的论证,效率不高。组织管理的语言占了36%,说明儿童在小组讨论时需要组员相互提醒或自我管理才能有效开展下去。

2.小组论证中,论证的水平较低。根据Osborne等(2004)对论证水平的分级指标来看(见下图)。小组的论证大多数处于第一水平,有少数处于第二、三级水平。

(三)论证结果分析

1.小组达成共识的观点很少,但记录下来的观点很多。

小组讨论形成的观点占14%,讨论中形成有理由或有证据支持的观点只占3%左右。在记录表中,有12%的观点是组员自己写上去的,59%的观点只是告知一声而没有真正讨论就被记录。这也导致学生在汇报交流时,通常用“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来表达。

2.小组内缺少决议机制或评价标准

小组讨论中,很少出现学生因意见被否定而“据理力争”的现象,学生也不能自觉地用证据来判断观点是否正确。所以,基于证据争论后形成的观点只占2%左右。

3.采用实名记录时,会出现学生“友情赠送”观点的情况。

如果采用实名记录时,有些孩子会表现出一些“人情世故”,将讨论中自己的观点赠送给没有表达观点的同学。

四、研究启示

1.需要改进小组论证的交互。

小组自我管理、自行排序、自由发言,看似公平合理,但实际上交互模式和排序都会影响学生在论证时发言次数、议题提出和主动反馈等情况。教师应当让小组在自我管理中,采用更多的方式来组织论证交互。比如,根据论证要素组织发言,一个学生发言后,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就这一观点发表评论,这既解决了发言次数不公的问题,又让儿童真正进入论证的第2或第3级水平。

2.要加强论证效率。

小组论证时,大多数学生处于各抒己见的较低水平的论证阶段,应当加强评价证据、甄别观点、推敲推理等较高水平的论证活动。教师可以设计组织小组论证发言的形式,比如采用书写提板或阅读探究记录表等方式来辅助论证,由阅读一方主动提问来展开讨论。

3.要帮助小组形成共识。

有些小组在做实验时有决策机制,在小组论证中也可以形成决议机制。教师可以灵活地制定一些标准或规则来帮助儿童形成共识。比如,可以用记录票数的方式来引导儿童对小组中的观点进行标记,比如某观点,支持有多少票,反对有多少票。支持的证据是什么,反对的证据是什么。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5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