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组织中学体育课教学

  • 投稿老妖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506次
  • 评分4
  • 88
  • 0

罗明

(宜宾市六中四川宜宾644000)

体育教学是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于一体的开放式教学形式,以传递、加工动态信息为主要特征的认知操作过程。这相对给教师施教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心理服从于教学,服从于教师,达到教与学一致性,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显得格外重要。

教学实践中,鉴于不少教师教法单一、僵化、脱离青少年心理、特点、形成教师强令,学生盲目服从,或身心不服从的局面,缺乏活跃的气息和愉快的情趣,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利用甚至依靠师生的集体心态,以优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1.体育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的形成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就是指教师的精神,作必要的示范,而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让学生在求精练中掌握技术要领。可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意向、动机、兴趣等是在一定情况中产生的,认知的进行;技能的形成、创造性的开发,都是在体育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A . 班尼认为:“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决定着教学总量,而且是集体的情绪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要决定因素。”这种微观的社会环境在学生身心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的定位,只是外在的制约,主要是通过情绪去起作用。

本人认为,作为主导角色的教师,并非是强令执教,而是通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调控教学气氛,是通过教师素质的感召力、渗透力和教学情景的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建立起主导与服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同时,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也体现了教学集体相对稳定的集体心态,是一种作为师生心理情景的凝练表达。表达了师生间稳定的人际关系,典型的情感特征和经常的表现的行为、意向、含有认知交往、情感交流、行为影响、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教师的个性心理等因素,构成了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纬度的动态网络。

不言而喻,教师的主导途径,通过自身影响和情景影响的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合理连网施教,释放出强大的感召力,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外界刺激,使学生不仅积极主动的服从于教师,而且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主导的多种施教因素,也是评估体育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优劣的主要指标。

2.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服从的不良因素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体会,认为影响体育教学中学生服从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2.1学生受社会思潮影响,认为体育课属“小三门”,不重要,存在着重主科、轻视副科的偏见心理。

2.2教师组织教学欠严谨,如“放养式”教学,对学生缺乏制约力,造成学生组织纪律涣散。

2.3教师采用命令型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有压抑感,对越轨行为的学生有过激的语言或行为,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4教师关心、爱护或尊敬学生不够,缺乏尊师爱生、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2.5教师的教法单一,缺乏活跃的气息和愉快的情趣,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2.6教师教学能力较差,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2.7体育课的强度过大,学习的技术过难、危险,缺乏合理的安全措施,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2.8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个人意识强烈,没有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练,缺乏吃苦精神,因此,在体育课中经不住脏、累、冷、热的考验,造成意志品质薄弱。

2.9品行差的学生,想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懒散、懈怠。

2.10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女性青春期的早熟,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他们有的在体育课中表现羞燥不安,造成惰性心理甚至产生焦虑情绪。

3.只有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进行优化,组织体育教学才有效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的优化,具有使学生接受并唤起意向的能力,并化为行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的优化,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师生在教学课堂中的积极因素,利用师生心理相融在意向发生的作用建立健康、充满活力、有着团结向上的氛围的集体意识,使师生情感融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处于最和谐的状态。活动协调于认知------操作的教学之上,推动教学的整体发展,从而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使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归属感和树立主人翁的态度,产生求知的乐趣,唤起并发展其体力、智力、强化道德修养,奠定良好的体能促使其完善健康的人格。

4.优化的基本途径

前面通过体育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结构的论述,我们就不难找出体育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系的优化途径。

(1)提高自身影响,创造良好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是模仿的对象,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思想道德、专业水平、业务技能、管理能力、个性特征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也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及行动规范的“催化剂”。教师必须发展自身的智能水平,提高组织教学管理能力,充分发展自身的非权利自然影响因素,把教学任务及教师的意图贯注于全体学生,有效的影响或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活动的需求不断满足,从内心钦佩、尊重、信赖教师,从而形成师生间良好的心理定势。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投情入境,兴趣倍增。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科学性,还要有教育性和艺术性,融育德、育智、健身、染情和添趣于一体,使学生在心里意向中产生欣赏、羡慕、向往、注意、思维、操作等连锁式的反映过程,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体育教学应以活泼为主、兼顾严肃、避免长时间的单一练习方式引起超限抑制。易将传习式的体育教法,发展为创新式的体育教学,力求使本身单凋的教学内容具有新意,唤起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愿望。如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安排音乐伴操,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准备活动的兴奋性和整理活动的放松性,而且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为体育教学增添了艺术色彩。

(2) 强化集体意识,发展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上进心,有着争取自己成功的高度愿望。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训练和培养。教学过程中经常有的放矢的采用游戏、竞赛等集体活动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增强教学的色彩和情趣,强化学生集体意识观念,增强教学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自觉的适应,和遵从角色规范要求,从内心意识到服从纪律是集体的意愿,又是自身学习的需要。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和性格不同,接受掌握技能的能力有差异,因而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既注重一般素质的培养,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在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创造条件,给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并分别指导,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善于调动体育骨干的积极性,如让他们参与管理、作示范、帮助差生纠正错误动作等,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从而真正体会到体育课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身心快乐。

(3)师生平等互爱,开辟交往渠道

师生人格平等,容易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共振”,心理“共鸣”,达到最佳心境交流和信息传递,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发挥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既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同时又是练习中的一员,而不是只发布指令、结果的监督员。对待自己的教学过失应勇于承认,立即纠正。而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或其他不良表现要耐心指导,注意言语要把握分寸,严禁粗暴的教学手段,避免伤害学生。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长处,经常表扬、鼓励、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交往对学生而言,无疑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频率的接触集体,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起到外界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师要善于从交往的范围,深度等方面加以指导,提倡多层次,多指向交往方式,开辟多向交往渠道,提供频繁交往机会和合作的众多场合,建立师生之间,学生骨干与学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交往,使学生之间的学习目的、动机和定向不断交流,利用集体的智能取长补短,弥补个人的不足,充分体现教学中民主的人际关系。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真整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是组织好体育课的重要条件,需要教师做到端正教学态度,选择好教学方法、手段、工作认真严谨,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的优化效果,并利用其优化效能组织好中学体育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