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黄梅戏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探究——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例

  • 投稿凭江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57次
  • 评分4
  • 78
  • 0

严 军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摘 要: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亮丽的瑰宝.相同的是,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突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目的首先是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角度对不同阶段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形式(具体包括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唱词以及表演动作)进行分析,并且分析黄梅戏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其次分析两者精神层面的互通之处,并提出加强对黄梅戏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弘扬以及传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黄梅戏;民族传统体育;关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J825;G8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93-02

1 前言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戏作为一个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种,曾在20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享誉全国,它的影响甚至还波及到港台、海外,在当时可谓是影响甚远.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经过历史筛选、沿袭下来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体育文化特质和体育文化模式,同样也是整个民族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积极、影响最直接、最广泛和最深远的部分.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大多数研究都着力于在如何开拓竞技性和表演性项目上,其重点在于训练和比赛的成果,而对于体育和艺术之间的联系或是影响却很少涉及.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同为中华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之间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与此同时,两种文化在不同的领域的发展均遇到了瓶颈.因此,研究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150名,高校音乐专业学生150名,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及领导50名,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及领导50名,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2份,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97.2%;以问卷调查和对黄梅戏专家的访谈,获得了有关黄梅戏发展的真实资料;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互联网及相关文献和期刊,广泛搜集黄梅戏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资料,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支持和理论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专业及音乐专业师生对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相关专业师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少涉及到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但凡是与本课题相关的知识,大都一带而过,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相关专业学生大都没有认识到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更没有起到必要的宣传作用.

3.2 黄梅戏萌芽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关于黄梅戏的源流,新中国成立以前,很少有文字记载,现据民间传说和老艺人的回忆,参照有关地方史志资料,介绍一下这个剧种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的黄梅戏,在历史上还有过一些别名.顾名思义,往往可以看出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踪迹.历史上黄梅戏的别名有黄梅调、采茶调或采茶戏、花鼓戏或化谷戏、二高腔、皖剧、徽戏、怀腔或府调、汉剧、弥腔,上述这些都是黄梅戏的别名,从中不难看出黄梅戏与采茶歌、花鼓调有密切关系,并受到青阳腔、汉剧、徽调的影响,后在安徽安庆形成了特色“怀腔”,也就是后来的黄梅戏.在其萌芽阶段,吸收了民族传统体育中舞龙舞狮、放风筝、打秋千、抓子的不少营养,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是黄梅戏发展的摇篮和土壤.具体表现为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黄梅戏的戏词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舞龙,又名龙舞、玩龙灯,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之一.在黄梅戏《二姑娘观灯》中于老四接未婚妻张二女看灯,观灯过程中充满了幸福和喜悦,他们最先看的是“龙灯凤灯绣球灯”,于老四和张二女本是黄梅地区的人,所看的龙灯也是黄梅地区在灯节和新春期间每个村庄百龙竞舞的纸龙灯,顿时百龙竞舞,让人目不暇接.《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夫妇, 在北宋著名都城汴梁城的灯会上,兴高采烈地看了舞龙.王妻李蛟蛾唱:“我与当家的街前行,前面来了几班灯.观长的,是龙灯!”有的演出本为:夫妻二人把城进,城内四门都是灯.龙灯,京城作为皇都的龙灯,比民间更是繁荣、美丽万分,街上是千龙竞耍,草龙争辉.正是因为龙灯舞得好,所以观看的人才特别多: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是高矮胖瘦都挤到人前看舞龙灯.拥挤十分的街道将胖子挤得大汗淋漓,将瘦子也挤的如面条一般.王的妻子也因只顾看龙灯,被人们挤得踩掉了绣鞋,她却丝毫不知光着脚在那里观看龙灯.唱正月时,《张先生讨学钱》《闺女自叹》等戏也有“一走走到大街心,长的是龙灯”的唱段.

(2)舞狮,舞狮为黄梅民歌提供的素材有《狮子调》中的“花灯本是唐朝起,狮子本是宋朝兴.唐朝天子许大愿,永乐堂上闹花灯.”“狮子来到笑洋洋,滚起绣球下天堂.头顶七星朝北斗,脚踏八卦走四方.”“狮子上门喜洋洋,带来五谷堆满仓.狮来六畜多兴旺,贵府人口多吉祥.”黄梅戏中舞狮的片段也有很多,例如:《有二姑娘观灯》:于老四同张二妹两人兴高采烈地看了狮灯和象灯,《夫妻观灯》中王小六夫妇,在观看了武狮子的舞蹈:狮子灯之后,又看了跳三跳.《卖斗萝》中朱三哥,娶了个光吃不做的老婆,做的衣服粗糙的像狮皮一样:只见他在地下打滚,好像舞狮子一般.《讨学钱》中的张先生,也是在正月看了短的狮子灯,狮子张大嘴等狮舞表演.

3.3 黄梅戏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在黄梅戏的发展过程中,踩高跷为黄梅戏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让黄梅戏的表演大放异彩.高跷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安徽、湖北等地普遍流行.高跷,我国著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灯节的时候,青年男子以三人一组、五人一班的形式,专门受人聘请,经过化妆后踩着高跷,在灯节的时候去街上演唱.他们主要的表演形式是在灯节或赛会期间,由男女青年组成的七至九人小组,身着古装列队跟随灯会表演和巡游.具体表演形式中又分为带唱的高跷,身踩高跷或兼用其他民间歌舞进行演唱,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的人打连降,也有人骑竹马,亦或是扭秧歌,还有的采茶扑蝶、拉犟驴、耍蚌壳精.更有技术高超者,踩着高跷表演肩上驮人跳单眼、两腿劈叉、横跨板凳等高难度动作.他们演唱的主要内容有花鼓或小调,如《偷笋》、《唱八仙》、《王母庆寿》、《绣香袋》、《小游春》等;而另外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以大量的高跷历史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高跷与黄梅戏合二为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名旦练就过硬的本领,从而能提高其表演艺术,踩着六到八寸的低跷进行表演.踩高跷者往往选择反映历代兴亡、忠奸斗争的故事以及广为人知的民间传说,又或者是男女爱情的故事造型.如《梁祝姻缘》、《天女散花》、《孟姜女》、《楚汉相争》、《东吴招亲》、《三顾茅庐》等.踩高跷者手里拿着标志所扮演历史人物的道具,鲜明地阐释了人物特色.按照民俗跷应由美丽动人、落落大方的姑娘去踩,可当时处在在半殖半封的旧中国,有权势和富人的女儿多会把头跷揽入怀中.高跷这一特定的表演为黄梅戏的表演形式增添了新的色彩,更加利于黄梅戏的广泛传播.

3.4 黄梅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梅戏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待到黄梅戏发展到皖西南、鄂东南等地时,作为逃荒手段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形式,又是它发展、传播的工具和媒介.作为黄梅戏“原产地”湖北黄梅县背依山岗,面临江湖,经常发生水旱灾害,其中以水灾次数最多,危害最大.明清两朝就发生过数十次水灾,真是妻离子散,民不聊生.黄梅人迫于生计,不得不逃到其他地方,除了本省的蕲春、麻城一带,还有江西的九江、湖口以及安庆的宿松、太湖、望江、怀宁等地.除了小部分人出卖劳力,大部分人都以卖唱糊口.黄梅戏早期唱词中就有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期间更是运用高跷和黄梅戏相结合,无形之中加大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后期随着黄梅戏的不断发展,其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深入人心,无疑又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发扬了民族传统体育.

3.5 黄梅戏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层面互通之处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不仅仅因为它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的文化价值也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黄梅戏作为人们逃荒时糊口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身处颠沛流离之中,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状态.而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容纳新的元素,不断丰富其表现形式,这也直接反映了黄梅戏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及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此外,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更是经历了大融合、大交流,才形成了和谐统一的风范.两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汲取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也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两种文化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彼此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在黄梅戏的萌芽、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它产生的作用(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黄梅戏的戏词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为黄梅戏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在黄梅戏发展的过程中,也无形对民族传统体育起到了宣传作用,在黄梅戏的表演形式中大量采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戏词中也包含了大量信息,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从精神层面来说,两者都具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还从各自的表现形式中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4.2 建议

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与此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通过本研究调查显示,即使是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此也是了解甚少,所以可以看出目前两种文化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处于瓶颈时期.两种宝贵的文化既然代代相传,那么在我们新一代手中更应该得到传承,更应该得到大力的宣传,使其发扬光大.本人认为:首先应该在高校、社会大力宣传,并且通过高校、社会向其他方面不断扩大影响.其次应该让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更加深入、更加透彻的学习,对两种文化的传承起到应有的作用.三应该在中小学进行大力宣传,让中小学生对此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深刻的认识,对两种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延超,饶远,李艳波.符号之缘——黄梅戏中的民族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92.

〔2〕赵天辉,张明曦.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61-62.

〔3〕王虁.黄梅戏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戏曲研究,2004(1):70-89.

〔4〕王林辉.全民健身运动背景下滁州市空巢老人的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运动,2013(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