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2014年4月1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教育系统“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座谈会,提出净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4月1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2014年5月26日,北京市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规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一系列文件表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小学网络德育生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本期,我们通过典型案例、观察分析、思考评论、专家视野、国外经验五部分,力求为读者呈现网络时代中小学德育的概貌。典型案例:选取五个案例,以叙事的形式讲述中小学网络德育故事,重点展现网络德育创新的手段、丰富的形式,突出故事的典型性、可读性以及教育意义。观察分析: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从青少年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出发,畅谈如何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考评论:结合网络时代特征以及青少年的特点,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形式多样的网络活动及思潮进行分析,探寻行之有效的网络德育新途径。专家视野:以访谈的形式,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网络德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行动方向。国外经验:对国外公民德育文献进行综述,提出用证据进行道德推理可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从而促进道德进步,树立公民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伴随着互联网的演进,人们已然生活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网络之中。毫无疑问,广大的青少年是网络时代的生力军。学生们借助互联网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由于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我们要特别关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强调,“网络对德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然而正面影响往往被人忽视。”透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组组生动的动漫,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一段段精致的微视频,我们不难发现:符合网络时代特征和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正能量”正在积聚、生长……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