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投稿忆片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31次
  • 评分4
  • 47
  • 0

刘海林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210001)

摘要:在通用技术课程理解中目前还存在着教师原有的课程背景对通用技术课程理解所造成的惯性障碍;教师的课标意识淡漠对通用技术课程理解形成了“破多立少”的乱象;缺乏与教材设计者的思想、意图和设计的主旨的理解与对话,造成了教师对教材的盲从与无视并存的现象频频出现。加强通用技术专业化培训是帮助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的前提保障,加深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是引导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经之路,加强课程设计者与一线教师的对话与交流是促进教师课程理解的有效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通用技术 课程理解 问题 对策

关于“课程理解”的含义,余娟和郭元祥认为,“教师的课程理解是基于具体的课程情境,通过与其课程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形成一套合价值、合目的、合规律的教育理念和对课程问题最基本的判断”。陈丽华认为,“教师的课程理解是指教师基于自身的知能情意与思维方式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对课程现象、文本、事件等方面理解的过程,相对来说,其中教师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是显性而常规的”。他们对课程理解的界定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通过教师对课程文本的认同、理解、对话与交流,达到对课程与课程事件赋予新的意义的最终目的,所以课程理解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指向于课程与课程开发过程的根本转变。对于通用技术课程而言,不论是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通用技术课程面前都是新手,都会面临着几乎同样的难题和考验。本文试图就目前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原有的课程背景对课程理解有惯性障碍

全国几乎所有通用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转过来的,缺乏技术教育的专业背景,有专家就戏称“不要告诉你的学科背景,我只要通过听课就可以知道这位通用技术教师原来是教什么的”。教师原来的学科背景对他们的课程理解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在公开课听课过程中就可以略见一斑。当然,并不是有了其他学科背景就一定不是好事,关键是不要用原学科的惯性思维来理解通用技术课程。

(二)教师的技术意识淡漠对课程理解形成了“破多立少”的乱象

笔者曾去某地给参加全国通用技术教师技能比赛的教师进行辅导,在辅导中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从来没有看过课程标准。这种现象对于通用技术教师来说可能并不是个案。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还是以“稳固结构的探悉”一节内容为例,在课程标准相关的内容目标中指出“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通过分析可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设计一个实践活动,能让学生通过技术试验亲身经历、体验和讨论,从而分析出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用试验报告的形式把自己的研究过程呈现出来。如果教师不看课程标准或对课程标准不理解,那这节课就会被上成其他课。

(三)缺乏与教材设计者的思想、意图和设计主旨的理解与对话,造成了教师对教材的盲从与无视并存的现象频频出现

顾建军教授指出,教材是课程实施中师生对话的平台和主要资源,如何使用教材、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是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通用技术教材使用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完全把教材当作教学的出发点、内容和目的,一是干脆脱离教材,自己重组课程内容体系。对于完全脱离教材的做法,从通用技术的实际来看弊端是很明显的。教师完全脱离教材去寻找素材甚至重新建构体系是一件在短期内很难把握、很难实现、很难做好的事;而完全依赖教材,认为教材自身就是教学的目的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因而,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把教材当作师生对话、共同创造的平台。因此,教师尊重教材、研读教材、吃准编写意图是前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活用教材,通过重组、增删、活化、延伸等促使课程资源的生成。有些教师认为现行的教材过于笼统,不够具体,笔者认为这正是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体现方式,这种教材无形中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和自由的空间。所以,教师要理解教材设计者的思想、意图和设计主旨,避免走偏。

二、提升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的对策

(一)加强通用技术课程专业化培训是帮助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的前提保障

对于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应是较为长期的,使教师能够在一个长期的、系统的、专业的培训中逐渐成长起来。例如,南京市教育局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四个暑假各集中10天时间,组织通用技术教师在东南大学封闭学习和训练与技术课程相关的专业技能,未来还将对教师的技术设计能力和课程规划与实施能力等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从培训结果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很多教师从技术的门外汉成功地跨入门槛,举手投足间充满了技术的味道,教学时更加自信与自如。但是由于培训时间较为分散,培训效能打了很大的折扣。所以,加强通用技术课程专业化的长期、连续、系统的培训是帮助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经之路。

(二)加深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是引导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的必经之路

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核心,要做到课程理解,其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即是对课程设计者的思想、意图的理解。这是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只有在此基础上的一切教学活动和策略才是有目的、有指导思想的。教育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是通过文字表述的,教师对其意义的理解的深度如何,实难预料。如果没有对课程目标的深入理解,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按部就班地传授课程内容,只要学生掌握了、记住了,考试及格了,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课程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为什么选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学习了课程之后能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根本就没有什么想法,这种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教师要在理解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榜样,开发出既能满足课程目标,又能充分体现教学个性化的校本教材。

(三)加强课程设计者与一线教师的对话与交流是促进教师课程理解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课程设计者应该深入实践,到学校、班级中参与教学,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师的理解层次,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种深入实践的活动应该是经常性的、广泛性的,不光是在课程实施以前,而且在课程实施以后也应该这样。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参与到课程设计工作中,对课程设计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看法,通过各种方式(如信件、网络等)与设计者进行交流,提出意见或请求帮助。显然这种与课程设计者进行坦诚相对、平等交流、互换思想的做法是教师课程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在全国通用技术课程发展的实际调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南京、海南、浙江和北京等地的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比较好,这与课程设计者主要分布在这几个地区有着必然的联系。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研究》(课题号DHA070157)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余娟,郭元祥,教师的课程创生——意蕴与条件[J].教育发展研究,2009 (12)

[2]陈丽华,教师课程理解意蕴与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2(3)

[3]袁桂林,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3 (1)

[4]张秀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的基本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8)

[5]刘兼,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和特点分析[J].人民教育,2001(2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顾建军,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几个关键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09(5)

[8]王守纪,教师的课程理解对课程实施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