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

  • 投稿魏大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32次
  • 评分4
  • 60
  • 0

高文杰 冯建中

河南封丘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封丘45330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9例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开腹手术组(A组,n=69)和腹腔镜组(B组,n=60)两组。记录其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创口直径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B组手术时间(35.6±14.6) min、术后出血量(29.6±10.1)mL与创口直径(3.4±0.9) cm均低于A组患者(83.4±13.3) min、(77.9±15.8) ml、(11.9±2.6) cm,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0.05);②B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13.04%,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创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省术后恢复时长,治疗效果明确,有临床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腹腔镜手术;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133-02

[作者简介] 高文杰(1974-),男,汉族,河南封丘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胃肠病的诊治。

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病菌感染、环境刺激、不良生活习惯或胆囊管内结石等均为致病病因。临床治疗对比后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相较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而言,具有微创、便捷、痛苦小、恢复期短、术后感染风险低等优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为研究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选取129例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案与腹腔镜手术方案完成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9例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其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超过正常成年人(4.0~10.0)×109/L的计数标准,存在呕吐、发热、黄疸、腹痛等临床表现,被确诊为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其中男50例,女79例;年龄39~79岁,平均(60.3±4.2)岁;通过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开腹手术组(A组,n=69)和腹腔镜组(B组,n=60)两组。A组中男30例,女39例;年龄37~72岁,平均(57.3±4.6)岁;B组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39-79岁,平均(60.1±4.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①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于腹直肌正中行直切口;②摸排腹腔,掌握胆囊病变程度及周围组织病变情况;③显露胆囊三角,医用丝线牵引胆囊管,后双重结扎并切断胆囊动脉;④于胆囊床上分离胆囊,并在距胆总管40mm处切断胆囊管,医用丝线双重结扎端口;⑤间断缝合胆囊床、清理腹腔,确认无出血点后缝合腹壁组织。

1.2.2 B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①全麻,取仰卧位,将二氧化碳灌入腹腔形成气腹。②于肚脐下缘切直径约15 mm的切口,直至皮下,使用气腹针穿刺至腹腔,维持二氧化碳灌注,确保腹腔气压稳定。③四点法:于肚脐下缘切口插入锥鞘后置入腹腔镜(孔a);于患者右侧肋缘下部30 mm处行5 mm深切口,插入锥鞘后置入腹腔镜(孔b);于右侧锁骨肋下30 mm行5 mm深切口并置入锥鞘,后插入腹腔镜(孔c);于剑突下60 mm处切开1 cm深切口,后置入锥鞘插入腹腔镜(孔d);④四点探查胆囊病变情况,分离胆囊管与胆囊动脉,钛夹夹闭动脉并切断动脉;⑤分离胆囊及胆囊床,切除胆囊,确认无腹腔出血或积液后拔除腹腔镜,闭合切口。

1.3 观察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创口直径等指标,对比其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使用卡方检验,对比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对比分析

B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与创口直径分别为(35.6±14.6) min、(29.6±10.1) mL和(3.4±0.9) cm,明显优于A组患者的(83.4±13.3) min、(77.9±15.8) mL和(11.9±2.6) cm,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0.05);详细见下表1。

2.2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分析

B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2±3.1) d,下床时间为术后(23.2±8.6) h、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2.8±4.7) h,明显短于A组患者的(11.3±5.5) d、(49.6±11.5) h与(47.9±10.4) h,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细见下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13.04%,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3 讨论

自上世纪90年代将LC引入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LC方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在科学技术的改进与创新中、在各项医疗设备的改进下,LC的临床适应症也随之增加,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等均合并为该技术的适应症[5],增强了LC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由以上结果可知,行开腹手术的A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创口直径分别为(83.4±13.3) min、(77.9±15.8) mL及(11.9±2.6) cm;而行腹腔镜手术的B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35.6±14.6) min、(29.6±10.1) mL及(3.4±0.9) cm,B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与创口直径明显优于对照组。B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2±3.1) d,下床时间为术后(23.2±8.6) h、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2.8±4.7) h,明显短于A组患者的(11.3±5.5) d、(49.6±11.5) h与(47.9±10.4) h,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13.04%,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上结果与陈祥,佴玉群,刘厚宝等[5]在关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其本次研究发现,采用LC方案的B组患者均约为传统OC方案A组患者的1/2,术后创口直径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却不足OC方案的1/4,说明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可充分发挥其微创、便捷、痛苦小、恢复期短等优势,微型创口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感染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接受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具有更优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临床研究证实[6],传统的OC治疗方法虽然对胆囊结石的清理效果及对炎症的控制与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但作为大部分患病群体的中老年患者而言,自身免疫水平低下、身体机能老化等因素导致其对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耐受性低,易造成较大手术风险或增加术后并发症与感染发生率,对其生存率的提升不利。丁宗龙等[7]部分研究者研究结论与本次研究基本一致,其认为中老年群体的治疗应当谨慎,可先根据患者病情安排非手术治疗控制炎症,选择适当时机行手术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创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省术后恢复时长,降低并发症与感染风险,对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其接受性与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丁宗龙,宗明.胆囊结石嵌顿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高张力胆囊的腹腔镜手术体会[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8):561.

[2]王海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121-122.

[3]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60-263.

[4]宋建宁,罗玉政,洪明,等.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130例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5):553-554.

[5]陈祥,佴玉群,刘厚宝,等.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1):30-32.

[6]汪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27例报告[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2):1528-1529.

[7]谢德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4(13):1637-1638.

(收稿日期:2014-09-28)

正文主体部分之“讨论”

1.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

2.应将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比较,并将本研究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

3.不必重述已在前言部分介绍过的背景和在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不应列入图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