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摒弃形式 追求实效

  • 投稿Lesl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50次
  • 评分4
  • 98
  • 0

江苏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225101) 陶宏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不断进行着探索,锐意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活泼,教学手段也异彩纷呈。然而,透过热闹非凡的教学场景,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感情朗读不能装腔作势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毋庸置疑,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也是学习语文极其重要的方法。

然而,纵观目前的许多语文课,貌似书声琅琅。但仔细一听,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放手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男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走过场地让学生读,只求书声琅琅的现象,根本不顾学生有没有读完,有没有读进去。感情朗读表现出“表演腔”太浓,矫情做作,腔调统一,没有个性,语气夸张,对作品的理解不到位等。

好的朗读应首先把握课文的基调。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不同,有喜有忧,有舒有缓,有笑有泪……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要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才会有真情。

其次,朗读要因文而异。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感情朗读的。同一篇课文,也不是每一段都是一样的感情,有些叙述性的句子,只要读正确、流利就可以了,不需要装腔作势地进行感情朗读。

第三,感情朗读也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使用的语气、语调是不一样的。教师不要强调必须这样读,不能那样读,而要让学生在朗读时感情自然地流淌。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朗读的要求也应该不一样。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地朗读,真切地感悟。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学习其中一段话:“洪教头恼恨林冲……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棍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窦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的。

生1:“来!来!来!”

师:你是由低到高地喝。

师:从语言的停顿上,还可以是两字在前地喝——

生2:来来——来!

师:既然如此,从语言的停顿上来读,还会有两字在后地喝。

生3:来——来来!”

师:当然还可能从语气的节奏上来读,语气很快——

生4:“来!来!来!”

师:从语气的节奏上读,用缓的语气。

生5: “来——来——来——”

窦老师从语言的停顿上,从语气的变化上引导学生读,读得生动传神。可见,朗读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精心设计读书的过程,要重引导,做到有目的、有情境、有层次、有方法、有真情。

二、小组合作不能秀而不实

为了体现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一时间,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当我们走进学生的讨论交流时,经常会发现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是某个人在“唱独角戏”,其他人充当看客;有时学生们不知所措;有时学生们东拉西扯……教师只是象征性地来回巡视,等待时间一到便终止交流。

我觉得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小组合作学习不好,而是教师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不能把合作学习当做摆设,视为作秀,只在课堂上呈现一时的热闹而已。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合作学习,关注合作状态,加强指导,真正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了齐白石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回忆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步骤学习的。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出抓关键词、反复品读、补充资料的学习步骤,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合作学习其他两位名人的故事,说说他们身上的滴水穿石的精神。教师应明确要求:1.品读文字,画出关键词,说感受。2.结合课文内容收集资料,说说对滴水穿石精神的理解。3.再读有关句子,丰富对任务的理解。4.组长做好分工,组员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还要注意倾听。5.小组交流后及时进行评价,评出“最佳合作奖”“共同进步奖”……接下来,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教师行间巡视、倾听,不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适时指导、提醒。

我认为,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要做到以下几点:1.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教材中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去学的,教师要进行选择,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有价值的内容。问题的提出也要有开放性和思考性,有利于学生讨论、交流。2.分工要明确。小组分工要明确,只有这样,学生在合作时才不会无所事事。在一段时间后,小组分工还要调整,以便让学生适应各种角色。3.时间要安排合理。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宜过短,时间短了,合作交流的过程无法完成。当然也不宜过长,时间太长就会消磨学生的激情,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被削弱。4.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如何,和教师的精心指导分不开。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不断巡视,深入学生,实时指导、调控。5.评价要适度。教师、学生要进行实时、客观、积极的评价,注重激励性。

三、课堂练笔不能牵强附会

阅读教学,不能止步于对文章的理解,而应适当关注写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已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共识。很多语文教师已开始在教学中不断挖掘课文中能体现语言规律的知识点进行训练,试图以此训练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课堂小练笔是打通阅读和写作的通道,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练笔如今已成了语文教学中靓丽的“风景线”。但是纵观我们语文课堂的小练笔,虽然“繁花似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现在很多语文课在结束时都会安排一个练笔: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先写再说)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有时还不分年级与学习对象的知识背景,不问教材的主流价值,一概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种牵强附会的语言训练重形式、轻实质,成了“走过场”。这样的小练笔既没有挖掘文本的意蕴,也没有活化学生的言语心智,更谈不上表达方式的迁移,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不会得到提高。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当学生读出了对话,读出了事情有趣时,于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写得多好,第一选材好,第二细节刻画好,第三对话写得好,细节写得清楚。平时习作就要注意这三个方面。作者写人物对话,是怎么写的?

生:分段写。

师:对,读文章也要抱着写的态度去读,每本书都在告诉我们如何写作文。现在老师布置一个很难的任务。生活中,从我们记事开始,一定有许多有趣的事,选择一件写下来,要写对话,细节也要写好,字不要求多,但是一定要有趣,谁写的让别人笑了,就算不错了。我也写两篇,一篇写我自己,一篇写我小孙女。挑战老师,你读给我听,我也读给你听。给你们10分钟。题目没想好,空着,不会写的字,画圈,对话要分段写。

于老师让学生学着作者的样子回忆有趣的往事。试着用“对话”的形式写一写。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一练笔既有文本的意义,也有文本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学到作者的言语智慧。

可见,要提高拓展训练的实效,应做到:1.训练要顺应学生的心理。教师设计安排拓展训练要把握好训练时机,要在学生思维最活跃、情绪不断迸发、情意共振时,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在阅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实现内化语言、迁移表达的目标。如果生硬地插入训练内容,会影响正常的阅读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2.训练内容要精心选择。拓展训练应致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阅读教学中是否有必要拓展训练,练什么,怎么练,不能随心所欲,要根据文本的核心价值、文本的特点、文本的意蕴有的放矢。这样,学生才能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只重形式,无视效果,而应当切合实际,即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文本的实际,符合训练的实际,自然有效地展开教学,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高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