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神话类文体”该怎么教——以《盘古开天地》一课为例

  • 投稿温酒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91次
  • 评分4
  • 79
  • 0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入选了近十篇神话文体的课文。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阅读神话故事。我们在教学中,既要考虑神话的本体价值(如神话的想象能力、文明源头、神话精义等等),也要考虑它作为教材的教学价值(语言文字的品悟和复述等语文特点)。如何更好地进行“神话文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以人教版中第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为例,谈谈神话文体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什么:神话文体的本体性知识

1.文本概述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是小学生在教材中接触到的第一篇神话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个故事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天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的情景;第二部分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天地分开的情景;第三部分主要讲盘古身上的所有器官都变成了大地中的一切。全文情节简单,想象丰富,适合讲述。

2.目标定位

在教学这篇童话故事时,有两种教学偏向:一是过于关注故事情节的分析。如:盘古醒后是怎么做的?天和地发生了什么变化?盘古的身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整节课以情节为线索进行分析,重点在读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过于关注人物品质的挖掘。如:盘古开天辟地时,他在想什么?我们要向盘古学习什么?他为什么能如此伟大呢?课堂中重点在于对人物高尚品质的渲染。

笔者以为,以上两种教学都不是神话教学的重点所在。小学阶段神话故事的情节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纠缠于故事情节和注重人物品质的引导价值不大:一是破坏了神话故事的神奇性,支离破碎的情节分析易让学生对故事产生反感;二是故事情节学生一看就懂,这样的教学纯属浪费时间,是在为学生已理解的情节而理解:三是神话教学要重视故事本身的神奇、有趣,而不是说教的载体,情感目标只能渗透在其他的学习中。

吴忠豪教授指出: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反映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和语文技能。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等。在定位神话文体的教学目标时,也要把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于是,这节课除了语文课学习的基础目标以外(生字词学习、读通课文等),我们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两个方面:讲故事,写泡泡。采用这两种形式一是让学生学会讲这个神话故事,这是学习神话文体的个性的目标指向;二是品味神话的语言特点,借写泡泡的文本特有形式来习得语言特点。

二、怎么学:搭建讲故事的三级平台

目标一旦设定,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就有了雏形。以“讲故事”为教学主线,以“品语言”为教学重点,以“学表达”为教学难点。以故事的开始、发展、结尾为三大板块,顺着故事学,搭建讲故事的三级平台。

板块一:在朗读中学会讲故事

课始,就学讲故事,马上奠定了这节课的基调。对于讲故事,学生并不陌生,但在课堂中如何具体展开,以达到人人参与,还是需要搭建平台的。第一步,从读转讲。首先出示第一段,指名读,师范读,比较不同点,再读,再讲。这种看似朴素、简单的教学环节,加强了学生的朗读实践,在实践和比较中慢慢悟出讲故事的“讲味”和“朗读”的不同之处。第二步,从背转讲。能脱离文本把内容讲出来,得记住文本的一些关键文字,从背慢慢转为讲。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段中出现的两个相同词——“混沌”,然后借助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尝试着讲故事。

板块二:在品味语言中学会讲故事

如果说第一板块更多的是激发学生讲故事的兴趣,那么第二板块则更多的是品味语言和讲故事齐头并进。第一步,找出盘古做的两件大事,用“开天辟地和顶天立地”来概括,进行朗读训练;第二步,品味写天地变化的语句。首先借助泡泡的提示,学会泡泡里的语句,理解句子中用了很多的反义词,然后进一步发现结构上的对偶,接着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这个句子这样写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感觉,最后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到写法相似的句子。步步跟进,步步深入,借泡泡的提示学习这个句子的特点;第三步,借用文本句子学写泡泡。出示写盘古开天辟地和顶天立地的两组句子,让学生写写泡泡里的内容——“我”发现了什么?(可以是内容上的,“我”发现这两段文字写了盘古开天辟地和顶天立地;也可以写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这两段文字用了不少的动词)第四步,选讲故事片段。让学生回忆这部分都分两大块写,一写盘古怎么做,二写天地的变化,然后根据神话的语言特点进行讲故事。

板块三:在理清结构和想象中学会讲故事

第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用总分的结构写了盘古全身发生的巨大变化,集聚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一板块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感悟段落的结构,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继而发现神话想象的规律性。

第一步,创设情境,感悟结构。创设情境:如果这段话需要多人合作讲故事,我们需要叫几个人一起讲?从学生不同的答案中引导他们明白总分结构以及分写部分的并列结构。

第二步,借助泡泡,感受想象。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泡泡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怎么样才能看到这样的画面?靠的是想象。盘古的身体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变化?靠的是想象。你还能说出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靠的是想象。然后再让学生给第四自然段写泡泡,学生自然也往“想象”上去写:我发现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我发现神话的想象力真是神奇。在一步步的学习中,学生一步步地进入想象,感受想象,享受想象。

第三步,学讲故事,发现规律。神话故事的想象不是随意的,有它内在的规律。我们在讲故事时,要梳理一下文章各自然段神在哪里?“睡、劈、长、变”是各部分神奇的想象点,让学生用写泡泡的方式给每个自然段加泡泡,然后引申其他神话作品的想象点:器具、长相、吃饭等等。从而进一步感悟到神话题目的一般特点:谁十做什么。发现规律后,再连起来讲这个故事,就会更加顺畅。

三、为什么这样学:学理高度与文体意识的无痕对接

1.关注文体意识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把童话教成童话,把神话教成神话,把诗歌教成诗歌,这是在文体意识观照下对不同文体教学的一个具体形象的说法。如在文体意识的观照下,本节课的设计紧扣神话文体教学特点,聚焦神话的“神”,聚焦神话的“语言习得”,聚焦神话的“想象规律”,让学生充分感受神话文体的魅力所在。

2.关注学习起点

有文体意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文体特征进行有效教学,这自然还要了解学生对这类文体的学习起点。第一,学生学习这类文体的兴趣起点。这是学生第一次在正式文本中接触神话(可能课外已自主阅读过神话故事),我们在教学中务必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神话的美好,为他们今后更多地接触神话故事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对这种文体保持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于是,在课始以讲故事开头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中选择学生对这类文体最感兴趣的内容重点学习,如盘古的开天辟地,盘古的身体变化,这是神话故事中最吸引学生的,这些内容的教学不可忽视。课尾在梳理神话想象规律的同时,拓展学生阅读其他的神话故事。第二,学生学习这类文本的能力起点。三上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强的识字能力,具有初步的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能力,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还不能抓要点来复述课文(讲故事)。于是,这节课的教学中对讲故事的要求,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抓要点、用自己的话讲这个神话故事”,而不是“独立复述”,更不是“创造性地复述”。

3.关注编写基点

不管哪一类文体,选入教材,它便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整个语文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要努力研究编者的逻辑起点。要充分关注编者的意图和教材本身具有的“例子”功能。关注编者意图,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综合价值,更好地使用教材。在这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特别注意了课后题和教材中泡泡里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本身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仔细分析这些内容才能理解编者思考的基点。

课后题中有“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一题,这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而复述学生以前练得不多,因此,我们把复述定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在教学中,以此为线索,搭建三个平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材中还有两处泡泡,分别是“我发现了这一段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词”“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这其实就是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通过想象朗读来再现课文的内容。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借助这个形式,从学泡泡内容到自己学写泡泡内容,把学习文体的语言表达形式作为学习重点。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 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