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月利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部更加崇尚素质教育及提倡有效率的教学,有效率的教学即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学生的课堂时间,从而实现“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本文旨在探讨“少教多学”的理论价值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初中语文;少教多学;理论价值;具体运用
1.前言
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在教学中,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多学,而教师少教”这就是如今我国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之一“少教多学”。“少教多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把握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出课堂时间让学生自己多思考,多与同学交流探讨。而学生要在这充分的课堂时间下,把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
2.“少教多学”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在教育界中,当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出来时总会收到不少的质疑,同时也会收到一片叫好声。而“少教多学”这个教学理论是经过多年的时间与大量的教学实验与教学经验而得出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对这种教学状态赞赏有加,认为这种教学状态是教育者所应该追求的,所以“少教多学”理论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同时,也要考虑到“少教多学”在我国是都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发生。然而经过不少学校的教学反馈,认为“少教多学”十分符合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因为“少教多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格,这对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时做了很好的铺垫。然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早已习惯听从于教师的指示而来学习,教师也早已习惯于口若悬河的讲课方式,一整堂课都是教师讲,而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思考,更别说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了。因此这对教师的宏观指导能力有很大的要求。教师需要在不过多干涉学生的情况下,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多维度的做到知识、技能、心智的三者和谐统一,而要做到这三个方面就要实现“少教多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学生要在课堂上做到自主与合作相统一,课余时间中,能在完成老师要求的情况下做到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因此,“少教多学”的实现能有效地激发到学生的最大潜力,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也对社会上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少教多学”的具体运用及实际效果
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下,把“少教多学”具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仍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首先要让教师深刻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法。就如农民插秧一般,以往农民插秧的方式是把一株株的秧苗密密地插进田里,而这种想要多收获的心情却得不到实现,因为密集的插秧方式不仅不能使收成多大增加,反而会抑制住秧苗的健康生长。反而,后来农民采用手抛的方式来种植秧苗,这样轻松又简单的方式反而能收获不少。这样说来,插秧正如教育。有的老师教生心切,总想要通过高强度地,紧凑的上课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往往却事与愿违。学生在课堂上为了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只能一直动手记笔记,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这样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听,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目的。而“少教多学”提倡的是把教学的时间与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体会思维的过程,而老师只需要在大方向偏离的时候给他们指引一个总的思考方向即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学起来也能更加快乐和自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少教多学”呢?这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上少讲析、有耐心、平等心。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八课《女娲造人》时,倘若教师仍按照以往的上课方式,把大文章分成一段段、一句句来讲析,那毫无疑问会十分的无聊。但是教师可以从讲故事的切入口去讲解。比如,这篇文章讲的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那么可以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教师用叙述故事的方式把课文讲解出来。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一定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了解,上课的氛围以及学生的专注度会很高。教师可以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来品读一遍文章。这时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新想法的出现,并且在不太过分干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朝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学生求同存异,要善于思考与合作,并在课堂后对自己所学成果进行总结与再思考。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
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很好的彰显了现代的教学理念。教育家狄斯哆惠说过:“愚蠢的教师是教给学生真理,而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这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作为教师不仅仅自己要具备足够胜任教师这个职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的本领,这才是教师的最终职责所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四期
[2]陈建翔,王松涛著.《新教育:为学习服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李源屯镇第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