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祥
1992年9月,怀揣恩师张明惠“崇德敬业”的教诲,我来到苏中名镇——戴南,站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讲台前,并且一站就是22年。
说来惭愧,回首22年来的语文教学之路,可圈可点的地方实在寥寥无几。然而,从戴南镇首届“十佳师表先进个人”、兴化市第三届“十佳人民满意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些还算得上能映射进取之心的荣誉中,依稀可见我坚守三尺讲台,追寻语文之梦的身影。
毕业那年所上的人生第一堂公开课记忆犹新,执教的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的两位领导都是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他们称赞我的课有语文味,特别表扬了我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捕鸟的动作品读语言的做法。专家领导的夸奖让年轻的我感念不己,“重视语言的诵读品味,将语文课上出语文昧来”从此成为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我搜集整理出许多的背景音乐,为的是能增强诵读的感染力;我努力摸索诵读技巧,为的是找到诵读中融情入境的方法;我经常为学生制作配乐朗诵文件,为的是能调动他们的诵读兴趣。
在连续三年荣获戴南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后,自信满满的我以为深得诵读品味之要旨。然而实践中的不断碰壁,让我对语文渐存敬畏之心;研磨中的切磋反思,则催我在寻梦的旅程中不断前行。
2005年,我试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仿写情境:“文中的几个精彩细节想必已拨动了你的心弦。生活中你的妈妈一定也曾呵护过你,关心过你,替你操心,为你辛劳,对你鞭策,给你鼓励。请你尝试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片段,表述一下对妈妈的感激、赞美或崇敬之情吧。”但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课堂气氛并不理想。参与研磨的兴化市名师王大智认为,新课程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新课程对教师的语言素养、引导水平的要求更高了。王老师建议:在学生不能联系生活畅谈感想时,教师应做好示范的准备。在泗洪育才学校赛课时,王老师的建议立竿见影,我在略带感伤的背景音乐中做了一番精彩的示范后,很快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一位女同学在叙述母亲每周来学校探望自己的细节时竟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一次教学活动中,我声情并茂地范读朱自清的《背影》,读到“肥胖”一词时,课堂上竟传出学生的窃笑之声。听课的一位专家告诉我,仅有入情入境的示范朗诵是远远不够的,须深入钻研文本,适应学情变化,才能让学生走近文本,受到感染。第二次公开执教《背影》时已到了2010年,受孙绍振先生《名著细读》的启发,此时的我已逐步摆脱“教参”的束缚,学会从“文本中的我”“写作时的我”“读者”三个不同的角度自主解读文本。此外,我又认真阅读了王荣生教授《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等书籍,开始赞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建构课堂,根据文体的不同精心设计诵读品味的方法与策略。我在这一时期的公开课赢得同事们“设计巧妙、内容精当、热情不减”的赞誉,当然更值得欣慰的是赢得学生的喜爱。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学生在送给我的新年贺卡中这样写道:“老师,真的很怀念我们的语文课,可以自由地想,自由地说。”
2011年,我有幸当选为泰州市教学能手,并成为兴化市语文名师工作室中的一员。在辅导我校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赛课的研磨活动中,我与他们围绕语言学习这一重点,一起钻研教材,一起分析学情,一起探寻教法与学法。我深信“相观而善之谓摩”乃“教学之大伦”的理念,故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集体研磨中,我有时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想法通过研讨性执教展示出来。比如,如何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何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如何融入生活化语文的理念,如何实现多媒体展示的灵活掌控等等,这种以教代讲的做法,让我收获了许多精彩的课堂“生成之美”,于是我有意记录下这些点滴收获,在《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较有影响的教学类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性论文。这对我后来的“初中语文诵读教学模式初探”这一大市级课题的立项、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都大有裨益。
如今,我虽获得“泰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的荣誉称号,但我时刻牢记导师魏本亚教授到我校调研时勉励的话语:“你的课已经很出色,今后要在厚重大气上狠下工夫。”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他是希望我加倍地读书,加倍地修炼自己的语言。这使我想起了兴化语文界德高望重的柳印生老师的谆谆告诫:“语文老师的语言修炼是终身大事,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2l世纪开始的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语文教改首当其冲,热火朝天。在层出不穷、纷繁芜杂的语文思想、教学模式中,我常有左右不定、迷茫困惑之感,但终究抓牢了语言训练的根,始终追逐着诵读品味的理想境地。虽然我所谓的诵读品味的理想境地,犹如《蒹葭》中的“所谓伊人”,飘忽不定却那样地令人心醉。我愿做一个执著的追梦人,撑起“语言训练”的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不敢奢望能够满载一船星辉,但会做一条语文长河中的不系之舟,“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教学语录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爱心与民主,爱一些并不可爱的学生,善待其不可思议的轻率与鲁莽。
◎在世俗的功利主义教育依然强势的时代,坚持真正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改革犹如戴着镣铐跳舞,我愿追随前辈,怀一颗享受痛苦之心来面对。
◎只要竞争存在,考试定然存在。在我看来,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教育,当力避之;素质教育是致力于人性发展的功德主义教育,当急趋之。
◎尊重个性,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在与自己相处的日子里都能得到合理的成长。这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在选拔与发展尖锐对立时期的担当。
◎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此我们需用一生来备课,那就是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阅读,实践,反思。
◎如果缺失了教学理念的现代化,则施之于课堂的教学手段现代化不是如虎添翼而是为虎作伥。
◎教育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语文老师一定要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上入手,为此必须率先养成堪称良好的行为习惯。
◎千方百计地改变教学观念其实就是千方百计地唤醒学生的三大意识——自主意识、探索意识、实践意识。
◎“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在学什么,学到什么”是反思课堂教学有效性时不可忽略的四大要素。
◎以好奇心和想象力为主要特征的童心童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激活之、开掘之、呵护之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语言修炼是语文老师的终身大事,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唯有从自身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才能悟出传授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之道。
◎储备语言是否丰富,运用语言是否恰当,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素养高低的主要标准。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语文课堂应成为语言训练的丰收地。
◎教学需要预设,但课堂之美在于生成,教师应当在随机应变上狠下工夫。
◎诵读品味是语文味的代名词,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
◎“阅读经典一刻钟”应为每天的第四餐,精神营养不良的老师必然面目可憎。
(江苏省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 22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