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佳瑾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上阅读课,文本解读是第一步。正确、准确地解读文本,这是教师在执教每篇课文时应该确保的底线,也是语文教师正确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关乎到学生学习经历是否有效。
在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到“知人论世”这一解读文本的方法,通过提供文本作者背景和社会背景,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意。“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可以说是古代先哲孟子所提出的一种文本解读方法,也的确是帮助我们解读文本的有效手段。但其实除了众所周知的“知人论世”,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一篇中,还提出了另一种解读文本的方法,即“以意逆志”,就是从文章的字面意思入手,追溯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在个人的文本解读中,可以把“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这两种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方法相结合,来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但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师引领学生沉浸文本“愈研愈入”的过程中,还是要合理地运用这两种方法。
一、“以意逆志”应是解读文本的首要途径
“以意逆志”是把握文本的内部信息,“知人论世”是注意收集有关文本的外部信息。很多时候,一篇文本的作者、背景并不能给我们提供有效的解读文本的信息;又或者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去查阅有关作者的背景信息,我们能看到的往往只有文本本身,这时就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从文本内容以及语言表现形式出发去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解读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这两篇文本时,乍一看能读出来在讲环境保护,这也是学生能读懂的内容,但真的只是在讲要保护环境吗?作者是否另有深意?就这两篇文章而言,是不可能凭借“知人论世”挖掘出文本内涵的。那就只能进入文本,通过“以意逆志”把握作者的思路、情感脉络,真正读懂文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其实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作者先是通过对罗布泊今日和昔日的对比,表达出对今日罗布泊的沉重叹惋;接着通过大量数据说明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中暗含作者的惋惜、痛心之情。如果仅仅是讲环保,至此现象也写了,原因也交代了,文章也可以结束了。但为何作者还写之后的胡杨林以及青海湖、月牙泉?在描写胡杨林的段落中,作者运用更多的描写甚至直接的抒情表达了悲痛、无奈之情。作者写胡杨林“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如果这里作者的情感还是含而不发,那么紧接着作者由罗布泊的悲剧联想到青海湖、月牙泉的悲剧,发出“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的感慨,情感一次比一次直接、强烈,最终变为无限愤慨,发出强烈呼吁,提醒人们不能再制造悲剧。同样,《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作者也是由芦荡的命运,联想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与消费,提出严峻的能源与资源问题。继而又更深入地想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但是人正在逐渐远离思想。从而表达了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和由此可能会带来荒凉的未来世界的恐惧。这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思考在不断地往深处走,这样的解读必须以文本本身为基础“以意逆志”才能达到的。
又如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二十年后》。这篇小说固然有其创作背景,但我们不妨先不“知人论世”,直接从文本出发进行解读。初读文本我们能感受到作为通缉犯的鲍勃身上重情义的美好品质,再深入一点可以读出欧·亨利在小说中表现的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但这究竟是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呢?如何再往小说深处走进一步?我们可能会想到要了解这篇小说的作者所处的环境、时代甚至作者是在何种情况下写下这篇小说。我们不妨先不去外部寻找资料,先“以意逆志”,深入文本去仔细看一看,也会发现一些关键信息。例如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这一带没有多少夜市,你时不时可以看到烟铺或者通宵食品店的灯光,可是绝大部分的门面是属于大商号的,都早已关得严严的。”二十年前的大乔布雷迪餐馆也已经在五年前拆掉了。这些信息都可以让我们隐约感受到当时处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时期。而通过鲍勃脸上“雪白的疤痕”,“领带别针是一大颗钻石”“表盖上镶着些小钻石”的怀表这些细节,以及“我得同一些极其精明的人竞争才能发财……在西部就像刀架在脖子上,惶惶不可终日”这些语言,可以感受到西部充满掠夺与冒险的资本积累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美国,积累财富这一目标被大大提倡甚至过于强调,这就使得一些很难通过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为了创造财富不得不违反社会行为规范。因此,我们不得不同情鲍勃成为这样一个社会的牺牲品。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杰米,欧·亨利是这样描写他的出场的:“这个警察人高马大,气派非凡,他的警棍舞出种种花样,挨门挨户地察看,不是警觉地瞧着平静的大道,那样子活像一尊和平的保护神”。从最后杰米写给鲍勃的纸条上“我及时到达约定地点”中可以看出,杰米是记得这个约定的,也的确去赴约了。但在杰米身上我们看不出任何一点要和阔别二十年的好朋友相聚该有的欣喜与期待。而当杰米通过擦亮的火柴光照出的朋友是通缉犯时,他更没有一丝震惊,平静地和鲍勃交谈几句,道晚安后,仍然“一路巡逻下去,对每道门察看一番”。和鲍勃冒着被逮捕的危险不远千里赶来赴约,以及谈论起朋友的滔滔不绝相比,杰米更像一台无血无情、准确无误的巡逻机器。杰米的这种僵化和腐朽违背了人的美好天性。我们同样为杰米的人性悲剧而叹惋痛心。至此,可以说我们对这篇小说主题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
可见,通过“以意逆志”细读文本,同样可以接近作者的表达意图,而这种文本解读的能力是教师更应该教会学生的。
二、在“以意逆志”的基础上“知人论世”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知人论世”这一方法论正体现了这样一个观点。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的产物,因此作品与作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思想情感、性格气质、艺术修养等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了解作者其人肯定能更深刻透彻地理解他的作品。同时,作者的思想情感很多时候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他那个时代人文环境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因此了解作者其人、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对他的影响,是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的。“知人论世”在必要的时候的确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感受作品甚至产生对作品的阅读兴趣。故此,必要的时候我们不妨在“以意逆志”的前提下“知人论世”,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前面提到的小说《二十年后》,教师在引领学生通过“以意逆志”分析小说环境、人物描写的细微之处,读出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后再提供作者欧·亨利所身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美国当时的资本快速积累时期所反映出的种种弊端。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说主人公鲍勃和杰米的悲剧,也对学生今后阅读欧·亨利的其他小说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就这篇文本而言,还可以通过课后存疑: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符合人性的发展。这一问题并不需学生立刻就给出一个结果,其目的在于为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打开一扇窗。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达到文学阅读的更高台阶,也符合“语文即生活”的教育理念。笔者想这样一种“知人论世”会更为有效。
再如柳宗元的作品《小石潭记》,在教学时先通过“以意逆志”体会小石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感受到作者先乐后忧的情感变化。但这篇作品仅仅读懂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往文本深处再走一走。于是提问:作者的情感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时就需要通过“知人论世”才能理解。这时,有了之前学生对小石潭环境特点的理解,就能顺利地结合作者的遭遇感受到作者似乐实忧的情感。但如果没有之前“以意逆志”的解读基础,直接通过“知人论世”来让学生理解,就会产生灌输知识的弊端,既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没有关注到学生学的经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知人论世”一定要以“以意逆志”为基础。
三、“知人论世”要适时适度
课堂教学好比是一盘棋,如何将这盘棋下好,需要棋手具有超强的全局意识,动脑筋、抓时机。众所周知,课堂是不能完全预设的,而是生成的,能否利用好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是一名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它更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把握好时机。当下很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的开始完成“知人论世”这一环节,不管它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的衔接是否紧密,这就给人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例如讲《口哨》、《秋天的怀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先出示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材料。尤其是讲文言诗文,就先把这些文学大家生平、代表作品、作品特色全都介绍一遍。且不说这样固定化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让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从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来说,这样的“知人论世”恐怕也没有多少成效。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地进行这样的“知人论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很有可能就造成学生“贴标签”式的机械化文本解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把握好“知人论世”这一阅读策略的应用时机,并做到有取舍有整合地传递给学生。
譬如在教《承天寺夜游》一课时,完全不需要一开始就对苏轼做过多灌输式的讲授,还是先从文本出发进行理解。但对于这篇文章来说“闲人”一词的理解是难点,课下注释是“清闲的人”。那岂不就是无事可做的人了?这时教师可以提供有关背景材料:“苏轼以犯人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又有‘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还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这时,通过之前对作者夜游承天寺所描绘的如水月色的解读,能顺利地理解“闲人”是“有闲情雅致的人”。在学生有了这一层理解后,教师再补充背景资料:“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38岁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0岁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灾,力挽狂澜;43岁任湖州太守。同年,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44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同时提问:“刚才我们感觉到苏东坡的内心的确很悠闲,现在你觉得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想做这样一个白天忙种田、晚上欣赏风景的无官一身轻的闲人吗?”由此学生的理解就能顺利到达一个新的高度,理解这“闲人”二字中所包含的辛酸、苦闷、感伤,体会出作者的无奈与自嘲。
这个环节中虽然教师对苏轼的背景资料穿插的量不少,但却很有效。这种引入切实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让学生读深了文本,读懂了作者。这样的“知人论世”可谓是既做到了“适时”,又做到了“适度”。
由此可见,孟子所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两种方法,的确可以有效运用于我们语文教学中。但如何做到“两相宜”,还需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为根本,不断摸索方法积累经验。
(钱佳瑾 上海回民中学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