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娟
课堂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载体,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在西藏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中,除必须使用学生母语加以译释,师生间的交流、传授知识、启迪思维、表达情感等都必须以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为依托。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提高汉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所帮助。
课堂教学语言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讲解与呈现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师生双向交流、评价学生行为等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是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外在的、直观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这个舞台上,教师扮演着既是导演又是演员的角色,教师要把对各种知识全面科学的理解与精湛优美的语言表达融为一体,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对教师来说,讨论课堂教学语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针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教师汉语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是否恰当、得体、到位,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体现汉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学能力的强弱。
那么,汉语教师如何把课堂教学语言与学生的汉语交际活动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实交际挂钩,从而提高我区汉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堂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汉语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为此,汉语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语言教学规律和多种方法,具备坚实的汉语专业基础以及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对国内外人文地理、重大历史事件、科技知识、比较文化知识以及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均应该有所了解,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对语言教学的需要,同时,不断培养自己敏捷的思维能力。唯有如此,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丰富充实。
二、熟悉教学对象,使用有针对性的课堂用语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片面强调教师的讲授,而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课堂教学语言将成为无的之矢。在汉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构成、兴趣范围和汉语基础,特别是学习语言的能力,教师都应熟悉;对他们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应有所了解。熟悉教学对象是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所以汉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汉语言运用能力,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出发,在学生听懂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有一定难度的语言输入。同时,在语言表述上,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力求通俗易懂,且生动、具有感染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语言输入,以确保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肢体语言和调节输入(如重复、解释或放慢语速)等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既符合语言规律,又适合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那种忽视学生的汉语水平,课堂教学语言使用随意,实行大量的语言扩展甚至是满堂灌的做法,只能是失败的语言输入。
三、转变课堂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鼓励者、引导者的角色特征,意味着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不能演“独角”戏。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共同参与,默契配合,成为语言学习活动的“主角”,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主动接收、编译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来认识、理解新知识、新事物。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注意力的真正中心不在自己的讲述,而在学生的思维状况,他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各种反应,并根据课堂教学反馈,及时、巧妙地做出语言的相应变动,使自己的语言与学生的思维活动保持一致,并积极调控学生思维的方向,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学习的最佳效果。
四、创设情境进行汉语言表达训练
心理学家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大脑神经放松,唤起参与者的兴趣,从而轻松自然地参与课堂活动。汉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语言营造一种互动——合作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和谐、生动、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为丰富,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得到充分提升,学生在这种交际性的课堂氛围中可以接触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因此,汉语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进行汉语言表达训练。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非常有限,大多数未有过学前教育,进入小学、初中阶段,而包括汉语在内的教师大多是本地藏族教师,师生之间使用的主要是藏语,学校缺少汉语言的交际环境,因此,课堂上汉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营造语言环境,比如课前五分钟演讲、讲故事、试当老师、小记者、学做主持人等活动,这样的训练既生动活泼又贴近生活,学生也能放得开。
同时,课堂教学语言也应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积极引导、协助学生完成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重视学生语言输出的教学能把课堂社会化,交际真实化,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更为广泛,保证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投入、参与和运用语言的量,并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从而达到从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的目的。
总之,汉语课堂教学语言是进行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的语言基础、表达方式和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汉语教师要在优化课堂教学用语上多下功夫,力求以自身的语言魅力,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乐此不疲。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汉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从而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涛.教师语言行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启明,赵林森主编.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3]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邓红娟 西藏拉萨市第三中学 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