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2014年高考语病试题命题特点及分类辨析

  • 投稿levi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269次
  • 评分4
  • 25
  • 0

■ 陈明学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除了北京卷、上海卷以及江苏卷等3套试卷外,其余15套试卷都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除了安徽卷、重庆卷以及福建卷等3套试卷是要求“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外,其余12套试卷都是采用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并且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除了重庆卷和福建卷的分值分别是4分和2分外,其余13套试卷的分值都是3分。

一、考点分布情况

2014年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共设计了41个错例,其考点分布情况如下:

二、命题特点归纳

1.题型上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对句子正误的判断能力。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就有12套试卷设计客观题考查辨析,只有安徽卷、重庆卷以及福建卷设计的是主观题型,要求选出有病的句子并加以修改,难度比纯客观题型大。

2.内容上以考查结构性语病为主。重点考查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以及成分残缺或赘余这四种类型的语病。

3.结构上以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为主。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且同一类语病在一道题中一般不重复出现,即选项中的每一错例尽可能代表不同的病句类型。

4.命题材料富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今年辨析语病试题的语言材料新鲜活泼,贴近现实生活,涉及文学艺术、法律制度、生态环境、读书学习、医药卫生、国际风云等方面,既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又不乏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分类辨析

(一)语序不当

【考点解读】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或句子的顺序不合逻辑、语法及习惯。语序不当的常见现象有: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语序不当、状语和定语位置错乱、修饰语和中心词错位、并列性词语排列不当、主客体颠倒、虚词位置不当以及复句中分句的位置颠倒等。

【真题解析】

1.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新课标全国卷I第14题B项)

【解析】语序不当。句中词语“艺术活动”和“技术活动”语序错位,应先说“技术活动”。

2.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新课标全国卷II第14题D项)

【解析】语序不当。虚词“所”修饰“带来的效益”,应将“所”移到“投资百万元”之后。

3.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湖南卷第2题D项)

【解析】语序不当。句中“最为宝贵的”和“一个家族的”都是修饰“精神财富”的定语,“最为宝贵的”和“一个家族的”应互换位置。

(二)搭配不当

【考点解读】

搭配不当主要是指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间、附加成分和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不恰当。搭配不当的常见现象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成分(定语、状语或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等。

【真题解析】

4.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新课标全国卷I第14题A项)

【解析】搭配不当。句中动词“充满”与宾语“辩证法”搭配不当,可将“充满”改为“包含”,或将“充满着”改为“运用了”。

5.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全国大纲卷第3题A项)

【解析】搭配不当。句中动词“发生”与宾语“案情”搭配不当,可将“案情”改为“事情”或“情况”等。

6.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山东卷第5题A项)

【解析】搭配不当。句中动词“担任”与宾语“管理岗位”搭配不当,可将“管理岗位”改为“管理工作”,也可将“担任”改为“任职”。

7.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卷第4题B项)

【解析】搭配不当。不能说“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将“老龄人口”改为“老龄人口的比例”。

8.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四川卷第4题A项)

【解析】搭配不当。句中动词“提高”与宾语“特色”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突出”或“凸显”。

9.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浙江卷第4题B项)

【解析】搭配不当。“社会责任”可以讲“分担”,而“社会矛盾”不能讲“分担”,可在“社会矛盾”后面加上“的化解”或“的解决”。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考点解读】

成分残缺主要是指句子必须具备的语法成分残缺不全。成分残缺的常见现象有:主语残缺、谓语(动词)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关联词或介词残缺等。

【真题解析】

10.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全国大纲卷第3题C项)

【解析】谓语残缺。“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缺少谓语,可在“正”的后面加上动词“经历”。

11.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浙江卷第4题D项)

【解析】中心语残缺。“向未成年人出售……音像制品”缺中心语,可在“音像制品”后加上“的组织或者个人”。

12.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山东卷第5题D项)

【解析】主语残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缺少主语,可删掉“随着”。

(2)成分赘余

【考点解读】

成分赘余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确的句子,表达时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成分赘余的现象主要有: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状语赘余、虚词赘余、叠床架屋(比如“特殊嗜好”、“悬殊太大”、“切记不要”)等。

【真题解析】

13.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江西卷第4题B项)

【解析】成分赘余。“可”与“堪”语意重复,“堪”就是“可”“能”的意思,如“堪当重任”“堪称楷模”“苦不堪言”等,“堪称”就是“可以称作”的意思。应删去“可说”或“堪称”。

(四)结构混乱

【考点解读】

结构混乱主要是指将两种表述方法或两种表达句式杂糅在一起,造成句子不通顺。

【真题解析】

14.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新课标全国卷I第14题C项)

【解析】句式杂糅。句子将“就……而言(来说)”和“在……方面”这两种表述方法杂糅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可将“就”改为“在”,或者在“方面”后加上“而言(来说)”。

15.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新课标全国卷II第14题A项)

【解析】句式杂糅。“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句式杂糅,可改成“并将相关理论贯彻在该书的编撰中”或是“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五)表意不明

【考点解读】

表意不明主要是是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费解。表意不明的现象主要有:词义不明、词性不明、结构不明、修饰不明、指代不明、停顿不明等。

【真题解析】

16.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约90%以上的人表示“看完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这一比例较上一年有所上升。(安徽卷第18题⑤句)

【解析】有歧义。“约”是大概之意,“以上”表示位置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约90%以上的人”令人费解。可去掉“约”或“以上”。

(六)不合逻辑

【考点解读】

不合逻辑是指句子表达的意思没有道理,不符合客观事实。不合逻辑的现象主要有:概念混乱、否定不当、主客颠倒、自相矛盾、强加关系、不合事理等。

【真题解析】

17.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江西卷第4题C项)

【解析】不合逻辑。“须眉”就是男子,如“巾帼不让须眉”,“老年职工”中有男有女。可改为“老年职工更是精神矍铄”或“老年职工更是容光焕发”。

18.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浙江卷第4题A项)

【解析】不合逻辑。“提防”的应该是“被念歪”,“提防不被念歪”否定失当,要去掉否定词“不”。

★作者单位:贵州安顺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