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台阶》综述: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多维

  • 投稿第一论文网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00次
  • 评分4
  • 81
  • 0

姜毅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一经发表就获得好评,并在众多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和较为强烈的反响,先后人选人教版全国统编语文教材、苏教版语文教材和鲁教版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森祥本人在谈及小说《台阶》的创作缘起时说:“中国文学不乏众多栩栩如生或伟大或平凡的母亲形象,但父亲形象令人遗憾地缺位!……即使涉及父亲形象,也往往是板着严厉的面孔,维护着中国持续数千年之久的宗法传统,他们或平面或病态,缺乏人性的温暖与光彩。”①这种“君臣父子”道统背景下的父亲形象显然是不令人愉快的,作家渴望通过对这种僵化和呆板的父亲形象的打破来触摸亲情和人性的温柔底色。通过这个新形象的建构,作者希望能够深入解读人物的精神背景,读出父亲形象的丰富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一、文本研读:还原小说人物的丰富性

对小说《台阶》的研究和解读总体来看,共同指向小说人物丰富意蕴的分析与挖掘:(1)“父亲”形象解读;(2)小说主题研究;(3)体裁和语言研究;(4)细节描写研究;(5)小说结尾问题研究。我们分别从这五方面出发,对相关研究做一梳理,以期勾勒出《台阶》文本研究的总体现状。

(1)“父亲”形象解读

小说中的父亲既有传统父亲严厉威严的一面,又是作者理想亲情的某种寄托,因此在这个“父亲”的身上存在着巨大的审美张力,具有比较丰富的阐释空间和余地。

朱月君指出,小说在提及乡亲对台阶的看法时“乡亲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这里的“戏称”实际上是对台阶象征意义的否定和嘲弄,父亲并没有如期望的那样因为高台阶而得到真正的尊重,父亲“若有所失”的根本原因是台阶所代表的封建狭隘的等级观念的瓦解。父亲“所追求的不过是形式上的提高身份而已”,这种虚妄的等级观念最终只能如同在父亲头顶飘来飘去的“一片片旱烟雾”般烟消云散。这不仅是父亲一个人的悲剧,更是中国封建传统给广大劳动人民戴上的精神桎梏。②无独有偶,徐立也分析了父亲“若有所失”的原因。他指出:①父亲渴望“尊重”的追求并没有真正实现,因为台阶的提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提高”,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地位;②“台阶”的落成客观上疏远了父亲和乡亲的关系,“过去的无拘无束、坦诚融洽已经不那么自然平静,心理上似乎与乡邻们产生了些许鸿沟,有了一定的距离”;③“台阶”落成,父亲再没有为之奋斗的目标,“顿感无所适从”。③朱月君的论文点出了“父亲”对“台阶”所象征的封建等级观念的迷恋,而茅海川却认为《台阶》中的父亲是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和以往鲁迅、老舍笔下的农民形象不同的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不仅要求能温饱,而且要求获得社会地位,获得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追求,这也是这篇小说的最大亮点。④这无疑赋予了“台阶”以积极和正面的意义,引导我们不仅要“正视农民贫困这个社会现象,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深切关注和重视这个问题,从而提出尖锐的批评和引发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⑤。茅海川能将“父亲”这一形象放在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加以解读,显然关注了这一形象的社会价值。

王君认为,尽管父亲身上有很多悲剧因素,但并不等于父亲就是一个悲剧人物,如果过分强调父亲身上的悲剧因素,可能引发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负面思考,甚至有可能使学生鄙视劳动和轻视底层劳动者;艰苦奋斗不是导致父亲悲剧的原因,也不能因为父亲最后的失落而否定父亲此前各种辛勤努力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台阶》以及这一类作品的教学价值定位”。父亲身上体现出来的善良、勤俭、坚韧等美德不应当被他最后的失落情绪所抹杀,值得深思的问题倒是,为什么像父亲这样勤劳质朴的农民始终没有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和社会地位。⑥王君在这篇论文中否定了将父亲最后的痛苦归结为“房子建成了但其社会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期待”和“提升家庭地位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等说法,也否定了对父亲“台阶意识”的嘲笑,认为“用这样的‘精英阶层’才可能有的价值观来衡量父亲根本就是荒谬的”。有鉴于此,她认为,应当在教学中着力强调父亲艰苦创业的草根精神,即便父亲有些“可悲”,但他的伟大也远远超越了他的可悲。

顾月华用禅宗修行的所谓“三境界”来比附“父亲”的人生轨迹,赋予了父亲的人生以别样的审美意趣。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父亲形象由原我的素朴到自我的觉醒,从混沌中生发出自我意识,挣扎着探寻自身的价值,而“高台阶”就是其自身价值的载体。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父亲由自我的觉醒到无我的执迷,锁定了建高台阶的目标后,父亲几乎是废寝忘食,不知疲倦,毕其一生心血于高台阶上,最终建成了九级台阶的新屋。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父亲没能由无我的执迷上升到真我的彻悟,反而迷失了自我。他看不懂自己坎坷的人生,更找不到未来之路的方向。⑦该文对父亲的人生进行了诗意的解读,但解读过程有生搬硬套的痕迹,有“六经注我”之嫌。

(2)小说主题研究

胡培荣指出,《台阶》使用具有强烈隐喻色彩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两重困境:①目标一旦实现,人生就容易“从充实的顶峰坠人空虚的深渊”,而这正是“许许多多人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困惑”;②经过努力获得的目标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使人获得满足,相反却令人感到了强烈的空虚感。这两重困境的提出,无疑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达到了哲学和形而上学的高度。

王蕊认为,父亲身上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合流铸就了这样一个复杂而有血有肉的人物,父亲的勤奋努力固然成就了“九级台阶”,但由于他将人生的成功奠定于封建传统等级观念的基础之上而最终导向了虚无和梦想的破灭,“在父亲的身上折射着封建传统的等级观念和文化”,这种与消极文化的“合谋”酝酿了父亲的悲剧性结局。该文着力探讨了个人与封建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指出中国农民只有摆脱封建观念的束缚,“把目光投到大山外面的世界”,才能站在更高的“台阶”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沈红芳指出《台阶》引导人们关注过程的意义,无论是父亲还是“我”在建造台阶的过程中都兴致勃勃、激情昂扬,但台阶建成后,父亲的整个生命顿时委顿了下来,目标一经实现,其全部的吸引力就消失了,“父亲在终极目标的召唤下,使自己近一生的过程充满了情趣、活力、力度……但是,当父亲将这终极目的给以实在化,他在到达目的之后,他的生命活力、意义也就消失了”,要避免这种意义的虚无就应当“用新的努力与期待”来充实意义的真空。⑩该文从本体论的高度探究了《台阶》的主题内涵,给人以启发。

王君认为,《台阶》揭示了个体乃至群体生命的一系列尴尬和悖论:①“跨越式的追求让人生的选择成为两难”。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更高层次需求的实现是以低级层次需求的实现为前提的,《台阶》中父亲的尴尬在于,基本温饱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就要追求更高的精神和社会性满足,其失败是必然的。②“跨越式的精神追求不一定能够使人享受到相应的精神愉悦”,表现在三方面:父亲的精神并未在造屋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父亲没有能力用新的生活方式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台阶的造成剥夺了最为珍视的劳动力。王君最后得出结论: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永恒的悖论。

苟翰认为要理解《台阶》的主题必须搞清三个问题:①父亲为什么切盼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因为高台阶的建成标志着父亲的人生顶峰。②“九级台阶”给父亲带来了什么?新环境与长期自卑心理的不协调导致了父亲的心态恶化。③年老的父亲精神状态如何?父亲无聊、空虚、迷惘、“若有所失”。作者由此得出结论:小说呼唤人们走进农民内心世界,在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改善农民精神生活,尊重农民人格,鼓励农民与时代共同进步。

徐江认为,“筑造”的本质“是为人们栖居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人们往往遗忘了这一本质,让“筑造”承载起本不应该承载的东西,从而导致了“筑造”的异化,违背了“筑造”的初衷。小说《台阶》生动地诠释了这种“筑造”的异化给人带来的伤害。他认为应当从父亲的“筑造”经历中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在今天这个现实世界上‘栖居’,特别是要学会为自己的生命定位、定向,保证自己在相应的层级、相应的空间有满意快乐的生活”。该文从存在主义的高度解读了《台阶》的主题内涵,为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提供了启示。

彭明凯将《台阶》的主题概括为:生命的诗意和生活的沉重。他指出,小说可以新台阶建成时放鞭炮为标志分成前后两部分,前者以儿童的视角阐释了生命的神奇和诗意,后者则通过成人的视角来解读生活的沉重和困苦,经由这种前后的对比和反差,《台阶》“让读者认识到我们这个民族在精神上的一代代的传承与延续是如此的沉重而又富有诗意”。

(3)体裁和语言研究

按照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的分类,关于文学作品体裁和语言的研究属于内部研究,目前《台阶》的内部研究相对薄弱。

一般认为《台阶》从体裁上来看是一个典型的短篇小说,但是徐树忠的研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台阶》具有三个重要特点:①《台阶》明显具有情节淡化的倾向。②《台阶》文字简洁、质朴,但不缺乏美感。③不同于小说人物的虚构,《台阶》人物真实可信,一个真实的人,一段真实的故事,一个真实的结尾成就了父亲坚韧的、有毅力的、自强的、谦卑的、真实的人物形象。由此,作者得出结论:《台阶》是一篇具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

夏熔亮通过丰富的文本证据,分析了《台阶》中叠词的几方面作用:①暗示自家台阶低矮;②揭示父亲生存状况;③烘托父亲复杂心理;④凸显父亲劳动艰辛;⑤表现父亲关注之情。这些分析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是可靠的。

(4)细节描写研究

缪建琴则抓住了解读小说的两个关键细节:①“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从没觉得因为台阶的造成自己的地位有了提高”是父亲前后态度变化的分水岭,之前的辛勤努力由于受到了人们的漠视,父亲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的转变;②“这人怎么了?”中的“这人”不仅是父亲自指,更是指“家庭之外的其他村民”,含蓄地表现出父亲对别人漠视自己劳动成果的“耿耿于怀”。第②点对语言细节的解读是特别富有创见和具有说服力的。

吴青松通过丰富的文本证据归纳出《台阶》细节描写的五种作用:①细节描写反映时代背景;②细节描写折射父亲心理;③细节描写反映父亲性格;④细节描写勾勒人物形象;⑤细节描写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5)小说结尾问题研究

小说结尾问题的研究本属父亲形象的解读和小说主题的探究之范畴,但因这几篇论文之间存在彼此争鸣的关系,故单列一项,加以综述。

2007年开始,围绕小说《台阶》结尾是否败笔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争鸣。杨先武首先指出,父亲刻苦努力建造台阶固然可敬,但把改变社会地位的希望寄托在加高台阶上显然是荒谬和可悲的,而小说中叙述者“我”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封建传统束缚下错误观念对父亲的伤害,而是简单地将父亲的失落归结为,“父亲老了”,显然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一种败笔。针对这一观点,王君认为《台阶》的这个结尾恰恰是画龙点睛之笔。王君认为,结尾“父亲老了”一句中的句号“悲凉地道出了中国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得到幸福的残酷现实”,而小说中的“我”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恰恰是因为意识到了父亲精神幻灭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个结尾”。叙述者“我”“不是见惯不惊,而是见惯而‘无法’惊。还有什么能比清醒地无能为力地面对困境更让人扼腕心疼的呢?这个貌似波澜不惊的句号,更能于平淡而冷静的语境中凸显出震撼人心的悲凉”。尤志心结合李森祥的来信探讨了父亲悲剧的三重内涵:①父亲的悲剧是中国农民命运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②父亲的悲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痼疾的体现;③父亲的悲剧是“生命终极目的”的体现。由此,他得出结论,小说结尾道出了人生的“两难境地”: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奋斗,而要奋斗就要付出,就要付出时间与精力,也就会“衰老”,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生理规律。

一、教学实践:读出读者情感的复杂性

《台阶》自选人教材后,是比较热门的公开展示课的备选篇目。尽管大家在教学侧重点上不尽相同,但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复杂性上泼墨如水,下足了功夫。

赵本志在介绍创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情节,进而从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角度对文本展开深度鉴赏,又通过“学生表述”的形式引导学生就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台阶”的价值内涵发表见解,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拓展延伸”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就父亲造高台阶和新屋是否仅仅为了显示地位、父亲为造新屋付出巨大代价是否值得等问题交流看法,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推向深入。

徐树忠本着“回归文本”的理念进行《台阶》教学设计。首先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要点基础上,抓住一系列文本细节展开对人物的研读,提出了一些与文本结合紧密的问题(如父亲与台阶之间有什么关系,父亲对三级青石板台阶的感觉等),逐步引导学生“感受父亲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整个教学设计重视“回归文本”,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都建立在充分阅读和分析文本的基础之上。

李迎秋在组织教学时确立了把握父亲形象、体验父爱情感这两个着力点。把握父亲形象从两点展开:①理解父亲要强、能吃苦的鲜明个性;②理解父亲谦卑、厚道的可贵品质。体验父爱情感也从两点展开: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的“父爱”情感;②相机诱导交流“父爱”,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父亲,并围绕父爱话题组织口语训练。体会“父爱”是这个教学设计的关注重点。

晏静华采用批注方法引导学生细读《台阶》文本,“让学生通过自读,深入分析人物形象,认识‘父亲’身上的传统美德,并由此学会几种阅读小说的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晏静华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具体文本的讲解同小说阅读方法的指导有机结合,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她特别谈到了三种阅读小说的技巧:①通过细节读出隐含信息;②抓关键词,分析人物特点;③通过人物行为分析性格特点。

黄新囡教学《台阶》时不满足于给父亲贴标签,而是抓住“这人怎么了”中“这人”和“怎么了”两个关键词语,“通过有效追问,为学生铺设思维的‘台阶”’,使学生“逐步触及到人物灵魂的最高度”。这组“思维的‘台阶”’主要有:①“这人怎么了”中“这人”指谁?②如果“这人”指父亲自己,请寻找父亲困惑的具体表现;③台阶建成后人们的反应;④为什么父亲渴望的和实际得到的发生了矛盾;⑤“这人怎么了”中“这人”指别人及理由;⑥台阶建成后父亲失去了什么;⑦儿子知道父亲怎么了吗?⑧作者写故事的用意是什么。这些问题层层推进,为学生认识的深入架设了津梁。

吉洪顶的《台阶》教学设计重点关注如何抓住关键词句认识人物形象,蒙娟的教学设计则致力于利用《台阶》文本展开情感教学,李宏波也将他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感悟真情上,这是《台阶》教学的常态。丁卫军的《台阶》教学呈现出三方面特色:①追求文本解读的视域融合,通过对话的形式成功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②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多维,通过追问将教学引向深入,成功摆脱了文本解读的单一化、平面化。③填补文本解读中的经验缺失,通过追问和助读材料的补充完善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三、我们的教学设计

细读全文,在把握故事主要情节和分析细节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的交流讨论,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领会本文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教学

我们学过很多以“父亲”为写作对象的文学作品,请同学回忆相关课文,并简述那些作品中的父亲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入对《台阶》中父亲的介绍,请学生在事先预习的基础上谈谈《台阶》中父亲有哪些特点?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归纳父亲特点,提醒同学关注文本,在文本中找依据,并进行交流讨论。交流情况汇总整理后如下:

A.父亲艰苦勤劳:第1段磨破草鞋,觉得可惜;为了省钱,亲自背石;第10—11段省吃俭用,积极准备;第15段砍柴卖钱;第17段日夜忙碌,连续干活。

B.父亲意志坚定:第9段决心造屋,提升地位;第28段不怕病痛,坚持挑担。

C.父亲为人谦卑:第17段热情待人,第21段不善张扬,第27段谦恭低调。

3.再读课文,深入探索

(1)父亲艰苦勤劳、意志坚定、为人谦卑,具有这么多的美德,请问父亲是否凭借这些美德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学生交流,形成两种看法:A.父亲最后建造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完成了自己的心愿。B.父亲虽然造完新屋,但并没有获得预期中来自乡亲的钦佩和赞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

(2)父亲为什么认为造完高台阶的新屋就能提高地位,获得认可?

明确:因为第8段告诉我们,当地人认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3)那么,家里台阶修高后,父亲受到别人的尊敬了吗?

学生交流,明确:没有。第27段中,乡亲明明看见父亲坐在高台阶上,却对台阶一事只字不提,只是随便寒暄而已。

(4)为什么台阶修高了,屋子翻新了,父亲还没有获得预期中人们的认可和敬仰呢?

学生交流,形成两种看法:A.九级台阶在当地已经并不稀奇,第9段告诉我们“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九级台阶当然不再会引起大家的特别重视。B.小说中的父亲是个“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的朴实农民,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往往停留于表面,实际上第9段明确告诉我们,在当时,乡亲们赞扬别人家“台阶高”都是“戏称”,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台阶高低已经不再那么关心和重视,只有父亲是个实心眼,还把这当真。

(5)既然当地百姓并不把父亲的九级台阶放在眼里,那么小说使用大量篇幅交代和描写父亲修造新屋和台阶的过程难道是在讽刺父亲徒劳的努力?

学生交流,形成两种看法:A.显然不是在讽刺和否定父亲,因为这篇小说的总体基调不是否定和讽刺。B.应该是在将父亲的造屋过程中的勤奋努力同新屋落成后的失落迷惘进行对比,强调突出某种深刻的认识和道理。

(6)请大家结合小说文本谈谈父亲为什么“若有所失”?难道仅仅是因为新屋和台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么?

学生交流,明确:从第28段来看,父亲“若有所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身体垮了。

(7)小结:①新屋落成;②未获认可;③身体受损。从这三点的彼此反差来看,父亲显然失败了。你认为这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交流,形成几种较有意思的看法:A.父亲错误估计自己的能力,太不安于现状,从第2~5段来看,原先的三级台阶是很令人称心的,父亲是在追求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目标时失败的,因此这种失败几乎是必然的。B.从第8段来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父亲的新台阶虽然增高了,但始终没有能够达到受人尊敬的程度,理想和现实之间永远存在差距。C.我觉得第4段“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绝对不是闲笔,有深刻含义,即是在暗示超出自己能力的行动往往会让人栽跟头,这正是在暗示父亲最终失败的原因,所以同意A的看法。

4.总结课堂

大家对父亲失败原因的分析很有深度,且各自言之有据,一篇虚构的小说本来就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和讨论空间,文学阅读本来就是开放和面向未来的,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今天我们通过《台阶》这篇小说的学习,再一次体会到集体智慧的魅力,也再一次体会到优秀文学作品丰富而多维的内涵,建议大家将课堂上的争鸣继续下去,不断深入挖掘《台阶》的深层内涵,获得探微览胜的阅读快感和对人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理解。

①李森祥《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台阶)创作谈》,《中国校园文学》2007年第9期。

②朱月君《父亲为何“若有所失”——读李森祥(台阶)》,《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11期。

③徐立刚《(台阶)中的父亲为何若有所失》,《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5期。

④⑤茅海川《浅析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形象》,《考试周刊》2008年第20期。

⑥王君《必须要讲出父亲的伟大——(台阶)意蕴再探》,《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9年第1期。

⑦顾月华《九级台阶上的“不胜寒”——参悟(台阶>中父亲形象意蕴的禅味》,《中学语文园地》2009年第6期。

⑧胡培荣《人生的两难境地——读李森祥的(台阶)》,《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1期。

⑨王蕊《父亲的“九级台阶”探析》,《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8期。

⑩沈红芳《生命的底色人生的台阶一读李森祥(台阶)》,《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10期。

⑩王君《从(台阶>看人生的困境》,《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8年第8期。

12苟翰《(台阶)究竟呼唤什么》,《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第3期。

13徐江《“筑造的本质是让栖居”——关于<台阶>况味的思索》,《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

14彭明凯《(台阶):生命的诗意和生活的沉重》,《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0年第9期。

15徐树忠《李森祥(台阶)的体裁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12期。

16夏熔亮《巧用叠词——(台阶)的独特风景线》,《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9年第11期。

17缪建琴《解读(台阶)的一把钥匙》,《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8年第8期。

18吴青松《析(台阶)中的细节描写》,《语文天地》2009年第4期。

19杨先武《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

20王君《(台阶)的结尾是败笔吗?——兼谈(台阶)的价值定位》,《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0期。

21尤志心《也谈(台阶)结尾的意蕴》,《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

22赵本志《(台阶)教学设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第12期。

23徐树忠《(台阶)回归文本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8期。

24李迎秋《把握“父亲”形象体验“父爱”情感》,《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8期;

25晏静华《(台阶)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9年第7-8期。

26黄新囡《为学生铺就思维的“台阶”——记<台阶)教学片断》,《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第10期。

27吉洪顶《<台阶)教学设计》,《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11期。

28蒙娟《在情感体验中升华学生的思想——以初中语文(台阶)的教学设计为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10期。

29李宏波《(台阶)教学设计》,《黑河教育》2014年第5期。

30丁卫军《精致的课堂在于教学手段的智慧整合》,《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0年第5期。

(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2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