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幼教论文范文,幼教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以“森林幼儿园”为例

  • 投稿小甜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820次
  • 评分4
  • 32
  • 0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邱华翔 汤 钰

【摘要】当前,幼儿的生活逐渐脱离自然,让幼儿教育亲近自然尤为必要。森林幼儿园作为欧洲盛行的户外教育的专门类型,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自然教育思想的办学理念,真实、自然的环境和立体而生活的活动均具有明显的特色。森林幼儿园启发我们应该树立回归自然的观念和认识,活动环境要融入更多的自然因素,课程内容应与自然充分结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幼儿教育;自然;森林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56-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森林幼儿园(Forest Kindergarten)作为国外幼儿户外教育的专门类型,被称为“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幼儿园”,鼓励幼儿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为我国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促进幼儿园办学模式多样化开拓了全新的思路。

一、森林幼儿园概况

森林幼儿园主要建在森林中,面向3~6岁幼儿进行专门教育,教育活动基本在户外进行,无论天气条件如何,都鼓励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游戏和探索,把自然物作为教育性的材料,与自然环境建立积极的联系。大多数森林幼儿园都有永久建筑,便于幼儿在发生极端天气时能及时躲避,在极端天气发生后进入森林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该类型的幼儿园师生比很高,使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作为组织者或知识传授者。除了这些特点以外,森林幼儿园还会履行和其他日托中心同样的义务,照顾、引导和教育幼儿。

在19世纪50年代,艾拉·弗拉图(Ella Flautau)经常把自己和邻居的孩子带到附近的森林中玩耍,这种日托中心的形式激发了这些孩子家长的兴趣,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在丹麦诞生了。早在1968年,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就已经存在,但在1993年才得到正式认可。从那以后,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发展迅速,到2006年已经有500余所。其中,有的把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日托中心结合起来,上午在森林中开展活动,下午的活动场地则在室内。森林幼儿园在英国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有些运行成熟的森林幼儿园早就在农村建立,现在也开始招收生活在城市最缺乏自然经验的幼儿。目前这一类型的幼儿园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相对比较少。

虽然每个森林幼儿园都相对独立,但是典型的活动安排还是比较一致,基本都包含想象性的游戏、角色扮演、数数、听故事、唱歌、画画、做玩偶、用树枝建房子、爬树、捉迷藏、走路、独自反思。很多森林幼儿园还会为孩子设立实践性的生活活动,允许幼儿亲自使用刀、铲子等工具,在教师的支持下点火烧烤。一般课程要持续一年,以便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天气变化和四季变迁。课程并不强调知识学习,而是重视通过自由玩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稳定的情感。与传统幼儿园相比,森林幼儿园并不提供人工玩具,而是就地取材,把自然环境中的原始材料当作玩教具。比如,他们可以用树叶或其他材料做拼贴画,用树枝来修路建桥,不仅如此,森林幼儿园还可以为幼儿活动提供真实而广阔的环境,让幼儿在从永久性建筑走到森林的过程中锻炼肌肉和耐力,在捉迷藏一类的游戏中拥有传统幼儿园所无法比拟的更大的自由空间。

森林幼儿园发展数十年来,已经得到了欧洲国家的广泛认可,目前,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相关研究表明,与传统幼儿园相比,接受过森林幼儿园教育的幼儿情绪更稳定,免疫能力更强,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更好,触觉敏感,肌肉灵活,深度知觉感强,在使用火或其他工具时评估危险的能力更高,而且这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读、写、算、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均能迅速提高。

二、森林幼儿园的特点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重视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认为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观察和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顺从儿童的自然天性。爱默生也说过,“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森林幼儿园充分顺应幼儿的天性,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大自然中感受万事万物的神奇与美妙,使幼儿喜欢自然,在自然中陶冶性情。

1.以自然教育思想为办学理念。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原始倾向和天性,就要使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的地位,不需要成人的灌输、压制,教师只需要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防范不良影响即可,教师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卢梭也提出,“自然的教育也是自由的教育,只有给儿童充分的自由,符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才可能成功。”森林幼儿园以“激发幼儿潜能,使幼儿具有实现价值的欲望,教会幼儿学会学习,完成个人转变”为理念,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符合自然教育思想。有专家在视察森林幼儿园时就看到,有个5岁的女孩独自坐在小溪旁边的沙丘上,流水亲吻着脚丫,她轻轻地自发歌唱,而教师只在一旁远远地看着,女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至少有15分钟。在这样的场景中,教师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并不介入打扰,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真正地尊重了幼儿的自由,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

2.以真实、自然的环境为中心。自然环境对于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创造力和身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幼儿园以森林为主要的活动场所,有的活动区域还包括了海边,占地一般是数十到数百英亩,给幼儿提供了一系列可参与的活动内容。在森林幼儿园中,幼儿是自己的主人,由自己的兴趣驱使,可以种植和收获蔬菜,为动物筑巢或洞穴,在溪水中探索水的特性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运用多感官获取直接经验,无论晴天还是下雪,森林幼儿园的幼儿80%以上的时间均在户外开展活动,只是根据天气调整穿着,有时需要穿防水或保暖的衣服。森林幼儿园的教师说过,“无论哪种天气都活动可不是说说而已,即使室外温度到-28摄氏度,我们也在外面呆过。”此外,幼儿每天还会花几十分钟到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走路到达森林中,他们在享受这个过程的同时也训练了耐力和肌肉。

3.以立体而生活的活动为课程内容。大自然提供给幼儿自由、空间和各种各样的生灵,生活在其中的幼儿们可以跑、荡秋千、爬、建洞穴、玩泥土,它改变了把活动内容放在桌面上操作的统一模式,使幼儿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游戏玩耍。森林幼儿园的课程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在环境的基础上顺势而生,比如,用自然材料做拼贴画、建构物体等。在这些实际的生活场景和启发性的环境中,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感性、积极、联系的方式实现问题解决能力、危险预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活动课程虽然更多地从幼儿自己的兴趣出发,强调活动的生成性,缺乏严格的体系,但一个活动往往可以促进多方面的发展。例如,收集木材取火就涉及到评估、测量、分类、分享、秩序、讨论、肌肉锻炼等多方面的发展,幼儿可以通过这一个活动实现综合发展。

三、启示

大量证据表明,儿童对自然的经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逐渐减少,生活日益被高科技产品占据,让幼儿回归自然对于现代社会的幼儿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幼儿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森林幼儿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促进幼儿全面综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1.树立回归自然的观念和认识。在我们所处世界中,现代建筑、电子产品等逐渐取代了自然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幼儿接触着各种现代媒体,操作着人工玩具,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中,接触经过人工雕琢的公园、小区等,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逐渐减少。有的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时认为越是豪华、奢侈的东西就越能满足幼儿和家长的需要,所以花费大量财力购买做工精致的成品或半成品作为玩具,而实际上,人对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人是自然之子,儿童也是这样。大自然可以带给儿童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能使儿童的信仰或精神世界的构筑发生奇妙的变化,获得内心宇宙所需要的足够能量。鲍勒的研究表明,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儿童与生活在人工环境中的相比,消极情绪更少,自然环境也能吸引更持久的注意力。森林幼儿园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为中心进行活动,对于培养身体强健、心智发达的自然人具有重要作用。“山水有灵,天人合一”,可见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不仅是我们现在的需要和诉求,也是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在未经人工雕琢、纯天然的环境中获得更全面的感观刺激,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让幼儿回归自然,形成对自然的探究精神,从而喜欢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2.活动环境要融入更多真正的自然因素。当前,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园中投放大量的自然物势必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因为很多植物和动物都需要悉心地照料,所以即使知道自然物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也不愿意投入精力,为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自然对于幼儿及幼儿教师的价值。有研究表明,噪音是衡量师生关系紧张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噪音比密闭房间更小,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情感稳定、积极。由此可见,在环境创设上,以回归自然为理念,可以满足幼儿的生理及心理需要,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良好精神环境的构建。同时,还应注重以人为本,让保育员分担教师的工作,教师也可以教育幼儿和自己共同完成照料工作,幼儿园管理人员也可以把劳动量相对较小的动植物作为材料投放的首选,并适当给予精神支持和物质鼓励。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幼儿园将十来亩荒地历时十年改造成美丽的生态园,实现了“人园互养”,培育了幼儿的灵性,这种办园模式应该值得学习。在我国幼儿教育领域,建立森林幼儿园目前还不太现实,但是在幼儿园环境中融入更多自然物和原始材料,鼓励幼儿园与当地的公园、农场、自然景点等建立联系,定期带领幼儿参观,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组织活动却是可行的,使幼儿有尽可能多地接触真正的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更加轻松、自在,从而实现愉快地发展。

3.课程内容应与自然充分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书本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社会中得到印证。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些学者提出,“自然即课程,课程应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中,幼儿园教材和活动内容中可以增加关于自然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关自然的经验,从幼儿对自然的兴趣点上生成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在真实的大自然的情境中让幼儿亲身体验,收获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使课程回归生活。令人欣喜的是,在我国的自然课程开发上已经做出了一些典范。如浙江北仑梅山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利用得天独厚的田园环境和人文资源,鼓励幼儿探索田园,开发出了一整套田园课程,以季节为线索进行春耕、夏锄秋收、冬储,以节气为主线设置了开锄节、采摘节等,释放了幼儿天性,达成幼儿本真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仅应该倡导幼儿活动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更重要的是要让自然环境顺应幼儿自然天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自然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Bowler,Buyung-Ali,Knight.A systematic review of evidence for the added benefits to health of exposure to natural environments[J]. BMC Public Health,10(1),456.

[2]Children,Nature Network. Children´s contact with the outdoors and nature: a focus on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settings[EB/OL].http://www.children and nature.org/downloads/Education Synthesis Jan 2012 Final.pdf.

[3]Ruth A.Wilson.Nature and young children: encouraging creative play and learning in natural environment[M].London:British library,2008:20-23.

[4]朱激文.探索田园,乐在梅园[J].学前教育,2014,(5).

[5]王莉,陈知君.3—6岁幼儿亲自然情感的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6):61-63.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45.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