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学教师心理求助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 投稿Jack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503次
  • 评分4
  • 35
  • 0

盛红勇

(湖南文理学院 师范教育教学部,湖南 常德 415000)

摘 要:当前,中学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然而,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教师大多以自我调节为主,且科学的方法不多,对专业心理人员的求助较少.导致教师心理求助意识和求助行为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外在因素如社会观念、态度,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情绪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心理求助氛围,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主动进行心理救援,以提高教师的心理求助意识与行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学教师;心理求助;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80-03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XJK012BXL00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许多人都有可能发生心理困扰或障碍,因此而需要心理援助.但是现有研究表明,大量需要心理援助的人,甚至是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人,处于种种原因并不主动寻求援助.而东方人(包括中国人)较之西方人对寻求心理援助又更为消极.费立鹏等调查发现,中国的自杀死亡者样本中,有心理卫生问题者占63%,仅有9%的自杀者生前曾寻求过精神卫生专业帮助[1].鉴于这一现象,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者近年纷纷把目光投注到人们遭遇心理问题时的求助行为上.加强对教师群体心理求助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

1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与求助现状分析

1.1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7%左右的教师存在某些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2]普通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躯体化、焦虑、恐怖尤其严重,且表现出随着年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特别需要关注女教师与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3]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不仅会对教师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会对学生学习欲望和自信心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因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负性影响日益突出.一般的心理问题,如果意识到了,采取一些适当的方式自己是可以缓解和解决的,而严重的心理问题则需要心理求助.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在自我心理处境具有良好认知的前提下,在遇到心理方面的困难时,寻求外在社会资源,解决心理困扰、促进自我心理成长的行为.在遇到心理困扰或障碍时,能否恰当地处理这些困扰或障碍,对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中学教师心理求助分析

综合本人的以往研究,中学教师的心理求助具有以下特征:

1.2.1 先自我调节,后寻求他人帮助,心理求助意识普遍较弱,社会支持利用度不高

大多数教师在遇到心理困扰时,一般都选择采用自我调节的方式来解决自己面临的心理困扰,如购物、散步等方式.不能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时,他们常向家人、同学、朋友、恋人等非专业人员求助.但是考虑个人隐私的问题,这种求助是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1.2.2 对专业心理人员和心理咨询机构求助较少

研究中我们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问卷”对中学教师的心理求助现状进行了调研,表明:中学教师的心理求助存在一定的矛盾.中学教师需要心理帮助,而且对心理专家也有较好的信心.在面临心理困扰时,许多教师想去寻求专业帮助,但又有诸多顾虑,有的甚至觉得看心理医生是耻辱,这使他们在心理求助过程中放不开,达不到求助的效果.由于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结构的服务项目与流程、收费等情况的不了解,中学教师对心理咨询的信任度和效用价值的认可度、利用度并不是很高.

1.2.3 自我压抑、麻木或放纵成为许多教师心理自助的主要方式

很多中学老师认为积极工作是排解心理困惑、避免过分担忧的好方法.这种透支身体的手段往往一时见效,但心理郁结没有真正解开,而且这种方式容易带来消极的影响和不良的后果,小的事情会因此而演变成大的冲突.

1.2.4 网络求助成为中学教师心理求助的一种重要途径

由于网络具有快捷、方便、匿名等优势,使得网络求助成为教师排解心理困惑的重要方式.如利用QQ、微信查找附近的人,然后和陌生人聊天,以达到排解忧虑的目的.

2 影响中学教师心理求助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学教师心理求助的因素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如社会观念、态度,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情绪处理能力等.

2.1 外在因素

2.1.1 高道德标准规范下的行为世范与实际上的社会弱势地位的矛盾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理应具有高层次的道德水准,现实也是在用高道德的要求来规范和约束教师的行为.可对教师的高道德的要求与教师实际的工资收益是不平等的.虽然当今社会教师的地位在观念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教师任然处于诸多社会职业的弱势地位,尤其是县、乡、村级的中学教师.在经济飞速发展时代,各行各业的工资福利都在快速增长的时候,教师的工资待遇却增长缓慢,而且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还不能按时到位.这些地方的中学教师工资、福利本来就不高,却还经常被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挪用或扣发、缓发.当我们到中学去给老师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时候,经常有老师向我们诉苦,有的老师说“如果把我们的绩效工资发了,我们的心理就健康了”,还有的老师说“如果能缩短一点我们的工作时间,我们的压力就小多了”.这势必引起教师心理的失衡:一方面教师要做道德楷模、行为世范,另一方面又要甘于清贫、教书育人、任劳任怨.更有甚者,一旦发生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冲突事件的时候,教育行政部门为了维护学校和教育的良好形象,在问题的处理上往往重教师,轻学生和家长.在维护青少年学生的权益方面有时候矫枉过正,导致有的教师不敢管、不能管学生.心理失衡、社会职业地位不高、工资福利偏低、工作压力大、孩子难教难管这些都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和心理求助的重要社会因素.

2.1.2 社会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的错误观念影响教师的求助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心理教育工作在大学开展的比较好,在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的社会职能部门开展不够,经常是走过场的搞搞讲座、发点资料,有的部门连这些形式都没有.民众对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有什么表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不了解.老百姓经常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把有心理问题的人等同于疯子、癫子等严重的心理疾患.有的把心理咨询看成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些道理,做作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忽视或者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心理治疗的.还有的把心理咨询师看做是算命先生,往往对心理咨询师期望过高,以为通过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心理咨询师洞悉一切,妙手回春.这些错误的、不成熟的社会观念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心理求助因为,害怕一旦寻求心理帮助会被误认为精神病患者.

2.1.3 社会心理求助渠道不多、效果不好影响教师对心理服务机构的可信度

目前,我国每年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并通过的人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人数增加很快.国外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一般要求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而且必须有心理咨询机构临床工作的实习经验.国内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只要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对所学专业、所从事的职业不做限制.但是这些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往往不能胜任其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对此,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教授指出:“面对低投入、高回报、低经济风险的心理咨询行业,很多缺乏必要心理学素质的人已迈入了这个专业性极强、专业风险高的行业门槛,而这种‘闯入’恰恰是极度危险的”.[4]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员的可信度不高也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心理求助行为.

2.2 内在因素

2.2.1 顾忌隐私的面子心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对心理问题表现出“讳疾忌医”的行为,他们控制、压抑自己情绪的表达,难以开放自我,认为求助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代表着自己有心理问题,是丢脸的事.另外,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个人的隐私问题.心理咨询师为了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通常会询问一些来访者的个人情况,甚至涉及到一些隐私的问题.有关隐私泄露的恐惧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令其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或难以真心接纳.顾忌“脸面”、“隐私”是妨碍教师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重要原因.

2.2.2 应对心理问题的正确观念和心理健康知识欠缺

心理健康知识的欠缺既是一个社会因素,也是个体因素.英才早逝虽是个案,但也反映出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和生命的忽视.教师心理保健意识之差也令人担忧,“无病即健康”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对各类心理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心理像自己的身体一样也会经常生病,心理生病了也需要看医生.

2.2.3 忍一忍、熬一熬的将就心理

我们到中学进行心理健康讲座的时候,就经常有老师跟我们交流同事中的一些心理问题.但这些老师从来没有看过心理医生,有的因为工作忙、有的嫌麻烦、有的不知道如何去看心理医生,都是这样将就着工作、生活.这样的后果是严重影响平时的心情,导致生活消沉、低调,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出现,也有可能因为一些不良事件的刺激,爆发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

2.2.4 教师群体的某些不良性格特点影响着教师的心理求助

由于长期的职业活动使部分教师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不良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自尊与自卑相交错的矛盾的人格特征.一般来说,教师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尊需要较强;但教师的社会地位还不够理想,无权无势,经济压力较大,又使教师存有自卑感、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理想与现实、劳动与收入间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这使得教师感到失落和困惑,产生了较大的矛盾,也就造成了自尊与自卑的性格交错.

第二,追求完美的特点.有些教师很注意严于律己,注意自己在学生以及社会中的形象.这些使教师即使发现自己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由于自身的职业角色定位及社会角色定位,会不由自主地掩藏某些心理问题,或对自己心理问题讳疾忌医,最终致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3 提高中学教师的心理求助意识与行为对策研究

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学校、教师个体都有密切的关系,影响教师心理求助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心理求助意识与行为.

3.1 构建完整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具体可分为:在需要帮助时能够依靠他人的多少,即社会支持的数量;个体对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满意程度;个体在有心理问题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就目前情况看,中学教师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满意度不高,数量尚可.因此,构建完整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教师的心理求助.非专业的社会支持包括亲人、朋友、同事等,这也是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后宝贵的心理求助对象.但是,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联合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成立教师心理危机求援中心,开通免费的教师心理问题咨询热线,采用教师心理咨询预约制度,让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能及时、有效的获得心理咨询服务,由政府承担相关费用.

3.2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保健意识,营造良好的心理求助氛围

伴随着竞争时代的到来,心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心理学无不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人生.心理知识的缺乏不仅会让我们出现心理问题,同时也影响着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要真正实现心理健康,首先要受到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因为心理健康的构建、保持、维护都离不开一定心理学知识的指导和支配.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中学教师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让老师们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是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了如何去求助,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心理求助的氛围.通过这些活动,让老师们认识到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并不是弱者的表现,而是个人追求自我完善的强者之举.

3.3 加强心理问题易感教师的心理求助意识辅导和主动心理救援

研究表明:农村中学教师[5]、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其他教师群体多.再就是近年来,师生冲突频发,在这些事件的处理中,教师有的被开除离职、有的被处分扣钱,这都会给当事教师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以上这些心理问题易感教师,应是心理求助意识辅导的重点教师群体,必要的时候,相关部门还可以委托心理专业人员主动进行心理救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费立鹏.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4):277-279.

(2)吴洪艳.内江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15):2720-2723.

(3)吴洪艳.内江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6):47-51.

(4)宋志英.国内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皖西学院学报,2014(1):123-125.

(5)罗燕.河南省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3):38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