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群
听课时经常发现,一些老师的授课,内容很好,逻辑性很强,教学步骤也环环相扣,一堂好课诸多方面的要求都能做到,但就是吸引不了人,听课的人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仔细考察,原因就在于不会使用课堂教学语言。有的一个调门贯穿全课;有的声音太小,后几排的同学听不清;有的语言干瘪乏味,哕嗦重复,有的常会夹杂一些不必要的口头语,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一堂课内容再好,设计再精巧,如果没有丰富生动的语言来支撑,也会失去吸引力,影响课堂效果,教学质量当然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当教师的都要认识到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有意识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增加教学的吸引力。我以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讲课声音音调的变化、节奏的快慢
讲课最忌讳一个调门、一个速度到底,从头至尾没有变化。就像一首歌曲,没有高低强弱的变化,没有主旋,没有高潮,这样的歌,谁乐意听?讲课也是一样,应当有声音的高低变化、语速的快慢变化。
二、讲课要辅以眼神的交流和适当的手势
有的老师讲课时目光总是盯着一个地方,还有的老师一堂课只有一个姿势,讲话时四肢僵硬,整堂课就站在讲台上一动不动,这些都不是好的习惯。
三、用词要准确生动,不要重复,不要使用不必要的习惯性口头语
比如说:“通红的火舌要舔着楼板了。”句中“火舌”就比“火苗”或“火焰”更准确。比如说,有的老师这样启发学生:“只要同学们稍微深思一下,就会明白它的含义。”这句话中,状语和中心词就搭配不当。因为“稍微”和“深思”是互相矛盾的,如果把“深思”改成“想一想”就准确了。
四、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形象化语言的使用,能使听众感到栩栩如生,如临现场,富有情感和吸引力。所以,教师要尽可能使用形象化的语言,代替概念的、抽象的语言。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把马克思的“逝世”改成“睡着了”,这样不仅形象地写出马克思逝世的从容、安详的神态,而且也饱含了作者内心无限悲痛的感情。再比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我们感到它很生动,就是因为作者把无形的、无生命的东西当作有形的、有生命的东西来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样话语就活起来了。
五、恰当使用比喻
比喻能使听众产生联想,便于理解。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比喻,也会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便于理解。比如谈到语言多余冗长,毛主席就用了“懒婆娘的裹脚布”来比喻。再比如,说“她长得很瘦。”,用比喻句,“她瘦得如秋天的田野上一株孤零的高梁”就显得生动多了;“开学第一天,我很高兴。”用比喻句,“今天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快乐得像只小松鼠,高兴得蹿来蹿去,一刻也停不下来”。这样的语言,生动活泼,大大增强了吸引力。
六、会讲故事
适时使用讲故事的语言,能使学生产生联想,进人情景,比单纯的叙述更有吸引力。比如,有一位老师在作自我介绍时是这样说的:“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年轻活泼,多才多艺,经常枕着音乐睡眠……”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其他如使用幽默语言,适当引用古人、名人的话语,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喻、夸张、借代、排比等,都能使我们的课堂语言更加生动。毛主席说过“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主席说的是书面语,但口语和教师的课堂用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学好、使用好课堂语言,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非下苦功不可”。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够重视自己的课堂语言,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吸引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