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 投稿刘嘉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11次
  • 评分4
  • 50
  • 0

吴云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是指分析、判断和推理等综合思维活动参与下的辨别能力,也是初中政治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越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就越准确,获得的提升空间也就越大。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强化思辨教学,从课堂表述、专题辩论、知识构建、思维训练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由此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辨析概念,加强课堂表述

概念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以偏概全,从而对概念形成模糊认知,对政治原理之间的关系造成误解。为此,教师就要从课堂表述训练着手,让学生能够条理清楚地进行表达,一方面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表达,把握政治概念的基本要素,有效建构原理之间的关系。如教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课,其中对国民收入分配这个复杂问题,因为属于宏观理论范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认识模糊。于是,笔者带领学生通过表述,理清教学难点,如,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积累、分配?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社会关系。你怎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学生通过表述,对这些概念的本质加深理解: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实施分配,根据其用途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积累,一个是消费。在此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辨析:如何理解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学生认为,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也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收入增加,积累和消费也应当有所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本质就是,积累和消费的基金必须要和国民收入的构成相辅相成。那么,如何实施合理的分配呢?学生通过口头表达,能够获得有效的辨析,他们认为要处理好国家、企业、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才能保证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通过这样的课堂交流,学生参与讨论或者即席发言,不但提升了运用政治术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思路缜密,充满思辨色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梳理重点,加强知识构建

初中政治的教学内容相对广泛,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宏观和微观的知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及年龄特点,开发教材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精选,使其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帮助学生梳理重点,分析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参与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如在教学《发展人民民主》这一内容时,知识点比较多,内容繁杂,学生把握起来有些难度。为此,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置有效的问题,带领学生从每个知识点人手,层层剖析,并由此及彼进行推理判断,从而把握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我国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性质是什么?何谓人民民主专政?如何实施人民民主专政?什么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公民享有何种民主权力?你怎么理解?我国的民主政策是什么?如何实施这一政策?学生由此从宪法的认知开始,了解了我国的国家性质。那么何谓人民民主专政呢?学生重新梳理民主、专政这两个政治术语,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只有对敌对分子专政,才能实现对人民的民主,也才能体现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怎么才能实施人民的权益呢,这就需要建立体现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让人民来参与社会事务的监督管理,如何实现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就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从本质上把握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再继续深入探究,领会到这一政治制度下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这样一步步分析和理解,学生从人民民主这条主线出发,将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等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把握了人民民主这个知识体系,形成了有关国情的知识网络,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层次把握,大大提升了思辨能力。

三、多元思考,展开思维训练

政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思辨型思维。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问题扩展,由此展开思维训练,开发学生深刻的思辨能力,提升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学会合作》时,对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政府、企业、劳动者的角度展开探究,首先启发学生根据客观实际,分析存在恶性竞争的原因,接着将宏观调控、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对竞争与合作形成客观的认知。学生认为,只要把握好竞争的度,从排他性竞争中顺利转化,就能促进良性循环,让竞争变成有效的社会生产力;合作的前提是要互惠互利,共享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刀切、大锅饭。合作和竞争是相辅相成的,竞争为合作提供了可能,合作为竞争带来了机会。通过这样的多元思考,学生不但提升了思维广度,而且对社会的认识也更加丰富,为下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