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琴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曾碰到过这样的困惑:当自己的教学讲授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以提升的时候,学生的学习能力却没有随之提高,甚至还可能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呢?
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教师自我感觉讲授得特别好的课堂教学,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那种“生产流水线”式的课堂灌输模式。教学中以“听课一记忆一考试”为目的,将学生变成了贮存、读取知识的“复读机”。教师常常重视主观的课堂讲授而轻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从而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反思总结的管控缺位。这样的课堂,即使教师讲得十分精彩,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难以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努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多重要呢?陶行知先生用一个普通而经典的事例诠释了这个问题。陶先生把二只大公鸡带上了演讲台,并且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强摁鸡头、强掰鸡嘴让它吃米,结果可想而知。而当陶先生松开手之后,鸡自己就吃起米来。鸡在觅食时尚知自主,更何况我们的学生呢?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更要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觅食”,自主学习。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以问题定“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后,自然就愿意去学习,去探究。
以问题定“教”,通过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设计上,教师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创设出新颖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
在设计问题时,要兼顾基础性问题、扩展性问题和反思性问题。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和基础性问题;要超越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
二、以活动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活动引导学生的“学”,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觅食”。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包括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小组(班级)的合作学习活动、探究活动,等等。毫无疑问,个体的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勇于表达自我,在探究活动中个体的勇于参与和大胆实践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在《植物的生殖》一节,学习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中,通过活动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知识;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通过请学生给视频配音等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兰、以实践促“做”,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维度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生物科学的许多知识来源于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生物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融合起来,将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助推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去发现思考问题。
“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中,笔者把花生带进课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剥开花生,在活动单上粘贴果实的各个结构,并尝试推导这些结构是由子房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并要求学生在如图所示的活动单上动手进行连线。在动手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促进了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欲望,还有助于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真是一举多得。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在问题讨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新问题,对其进行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得越多、越细致,则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可能就被扼杀得越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充分激励,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交流、大胆质疑,才能不断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