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辅导员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8-01-30
  • 阅读量1000次
  • 评分4
  • 21
  • 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极为发达的当下智能机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自媒体随之应运而生。从当代教育管理模式的心角度分析,再加之高等院校的新建设新理念,可以得出新形势下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宗教信仰的正确教育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改革和创新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弊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提高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生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主要原因
 
  1、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通过调查,我国大学生信仰宗教人数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通过对多方面调查资料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宗教信徒人数比例最高占据20%左右的比例,最低则在3%-4%。不难发现,没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占主要部分,在校大学生信教人数也已经占到了一定比例,宗教已经成为这些大学生生活中组成部分。政治面貌情况与是否存有宗教信仰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低度相关联系。
 
  2、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
 
  直系亲属如果对于宗教信仰没有正确的认识,从某种层面上便会直接导致学生畸形的心理状态,就算在表象上风平浪静或许在未知的时间便会爆发某种特殊的负面情绪,寄希望于宗教之上,在潜移默化之中成为宗教徒的后备力量。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大学生压力过大,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压抑,无从发泄,从而选择宗教作为心理的依托。
 
  3、社会环境方面
 
  当下的中国正是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速度的保证却带来它与之共存的社会问题,社会巨变带来了行为准则的缺失以及社会构建的相对紊乱,万恶的唯物质主义导致社会思想的反向膨胀,社会的不断向前使人们一步步丧失对于社会的信任,社会建设的动力也被一步步的瓦解。信任危机在社会的广泛衍生促使意志薄弱的社会群体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宗教所宣传的“真善美”反而更被人们认可。宗教的“乐善”、“博爱”代表着人类美的东西,也为那些叩问、追求生命意义的大学生“指引”方向。
 
  4、宗教本身的文化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近乎一半的信教大学生表示宗教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元素和文化魅力是其信教的主导因素。同时由于基督教的《圣经》本身就是一部历史经典著作和神话小说,文学性和故事性较强,又通俗易懂而佛经则较为微涩难懂,所以这十分合部分精神空虚、迷茫的大学生的口味,由欣赏转化为接受,开始信仰上帝。
 
  二、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面对当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现状,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中,学校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对学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管理,但是面对当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中出现的种种新的问题、新的现象,仍存在有许多管理上的不足。
 
  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1)求知欲较强
 
  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质量相对较差。少数民族学生中来自经济贫困的农村的占大多数,他们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因地区问题都相对滞后,也就导致学生的汉语听力,口语表述能力,汉语写作能力以及计算机的使用和外语的交流等相对汉族学生普遍较弱。
 
  (2)民族意识较强
 
  大学校园里,民族意识在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学生中都会多多少少有些体现。据我的观察,民族意识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大的方面:一是他们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政治地位,他们对这些是十分敏感的。第二点是他们注重感情。小到个人班级荣誉,大到民族荣誉,他们都会积极去维护。第三点是他们希望得到尤其是漢族师生的尊重和理解,希望和其他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3)心理素质相对脆弱
 
  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很大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为脆弱,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基础教育、信息交流,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的学生。同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意识相对单纯,社交相对简单,思想保守、封闭的学生比较多。在激烈的竞争型社会环境中,这些弱点就凸现了出来,一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卑、嫉妒、不满甚至抵触情绪。
 
  (4)被“特殊照顾”的心理较强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增大,各个高校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上都采取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入高校的“民考汉”、“汉考民”以及“双语实验班”学生在逐年增多,这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定要有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来保证其正常运行。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的特点,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其中不乏对特殊少数民族学生的照顾政策,如加分、降低标准等,都为鼓励好好学习。然而不少学生因为学校的鼓励政策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低至能达标就行,久而久之,养成了对特殊照顾习以为常的毛病。
 
  三、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单位,也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平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同时,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在实现高校根本任务的重要一部分,在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上,以及在对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评价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知识经济到来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是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不断深入探索与研究的问题。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力度,牢牢紧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亦要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从自身做起。此外,还应注重优化完善日常规范管理制度,创新日常管理形式,打造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并把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相结合。通过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
 
  要努力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每个民族的思想意识都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比较强的这一特点,要有特殊选择性的对他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现状和风俗習惯特点,并且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特点和对宗教的信仰,指引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思想意识观念。激励他们为振兴民族、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3、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融入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脑使用的广泛使用,现在学生手机成瘾,离开手机一会就不知所措。同时,学校的教学也离不开网络,被应用于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翻转校园的使用,点名用手机,虽方便点名,省时,但是学生会一直盯着手机。身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为迎接信息化的到来,就应该最好主管和客观的心理准备和想法,接纳他的全部,无论优势还是劣势,借此来增强自己生存在新社会新媒体的能力。
 
  四、结论
 
  本文明确提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也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上注重养成教育。因此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应转变管理理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的体系中来,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律意识,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积极培养学生骨干、干部及党员。注重信息员的信息对称、充分与及时。同时加强民族理论及政策的学习,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努力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点,多进行鼓励与指导。
 
  作者:丁敏
    [参考文献
  [1]顾华详. 论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性及法治措施[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3) . 
  [2]孙琥瑭,杜丽. 列宁宗教思想及其政策实践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 宗教学研究. 2014(01). 
  [3]蔡茂华,吴善添,林佩云. 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体系反思与重构[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07). 
  [4]黄岩. 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原则和途径[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