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激励为原则构建岗位晋级新体系

  • 投稿Miss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520次
  • 评分4
  • 44
  • 0

唐怡 赵晓君 北京麇鹿生态实验中心

摘要: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激励为原则制定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为构建其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定期对激励结果进行效果评估,在激励职工进步的同时逐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推动中心在科研、科普等方面的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专业技术岗位 晋级体系 激励政策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激励为原则于2010年制定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为构建其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定期对激励结果进行效果评估,在激励职工进步的同时逐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推动中心在科研、科普等方面的持续发展。

一、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体系构成

1.岗位晋级体系概况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由岗位级别、岗位数量、任职条件三部分构成,对中心专业技术岗位各级别及晋级标准提出了要求,根据各级具体的任职条件,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即可晋级。随着专业技术级别的增加,分别有了更高的要求,任职年限、论文或著作发表情况、科研项目或课题参加情况3个条件属于初、中、高级共有的条件;获得相关奖项及专利情况列为中、高级任职条件中;申请科研经费情况则为高级职称人员专有的任职条件。

2.各岗位级别任职条件要素

(1)任职年限

任职年限作为岗位晋级的基本条件,对专业技术人员在晋级前原岗位的任职年限提出了要求,依据具体岗位级别情况,任职年限包括2年、3年、5年。

(2)论文、著作发表情况

论文不仅有定量要求,还对发表的期刊级别也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包括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学术期刊等;著作则对是否为主编提出了要求。

(3)科研项目参加情况

随着岗位级别的递增,对于科研项目的级别,参加者的排名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4)获得相关奖项及专利情况

对于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奖项及专利的要求,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对奖项的级别和获奖者的排名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5)申请科研经费情况

对于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中新增的内容为申请科研经费的额度,累计金额以三十万为下限。

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体系的核心激励措施

1.满足员工生存需要的激励措施

员工的生存需要是员工追求基本生活稳定和保障的需要,是职工最基本的需要。

(1)薪酬激励

根据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能考虑高层次的需求。薪酬则是满足低层次需求的保障条件,薪酬激励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但却是物质激励的有效手段。岗位晋级兑现相应岗位工资作为一种薪酬激励措施,可以激励员工努力达到任职条件,提升岗位工资,提高总体薪酬水平。

(2)公平激励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都有公平需要,公平感对员工的激励十分重要。如自己明显比别人优秀但是却得不到与别人同等的赞赏,这时员工会感到自己生存的环境恶劣,从而重新评估自己的生存条件,并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应对方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显著地受到相对报酬和绝对报酬的影响,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感觉到不公平,就会采取行动调整这种状态,如曲解自己或他人的付出或所得、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付出或所得、选择其他的参照对象进行比较或选择离职,这些行动对工作质量、主动离职率、缺勤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实施公平激励的关键是尽可能地保证程序公平、机会公平,并通过制度来保证公平环境的产生,从而给员工心理上的公平感。

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从始至终严格按照岗位晋级制度由中心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保证程序公平、机会公平,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公平环境,给专业技术人员心理上的公平感。

(3)目标激励

单位的发展目标对于员工的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一个单位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时,员工的生存压力就会明显增加。通过调查发现,员工了解单位发展目标的需要十分强烈,单位发展目标是单位凝聚人心、激发士气的重要因素。

中心“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把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外独具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成为世界鹿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权威研究机构;建设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及环保科普示范场所。总体任务是麋鹿保护,环境教育,景区建设。中心科学制定了发展战略及各阶段的目标,并将中心的目标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相结合,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中心的发展前景以及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他们提供了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激励他们更好的工作。

2.满足员工相互关系需要的激励措施

相互关系需要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以满足自身对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要。

(1)沟通激励

沟通是一种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沟通可以使成员间相互理解,密切人际关系,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因而,组织要注意营造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文化环境,让员工与组织能够有效沟通,把各种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在沟通中妥善解决,通过沟通有效消除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从而促进组织形成和谐的关系。

任职条件中对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课题、论文等方面均提出了要求,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团队合作,仅一人之力是无法胜任的。团队合作的成功与成员内部的有效沟通是密切相关的,岗位晋级体系的建设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进行团队合作的机会与环境,达到了沟通激励的目的,使中心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为中心的发展奠定环境基础。

(2)尊重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这包括自尊的需要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两方面。惠普公司创始人比尔?林利特说:“惠普之道就是那种关怀和尊重每一个人和承认他们个人成就的传统。”因此,个人的尊重和价值是惠普之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经研究发现,领导重视和尊重员工是提高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心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员工的人格、思想、感情、行为等,使员工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心,从而极大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其更好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3)认可激励

美国学者范佛斯特认为,受人重视、得到赏识、引起注意的愿望是一个人最强大、最原始的动力之一。单位应把荣誉视为一种压力诱因,促使职工产生更大、更稳定的荣誉感,进而产生内部压力,主动提出高目标,出现向上行为。

中心岗位晋级任职条件中,从专业技术八级开始,条件中就对员工所取得的奖项或发明提出了要求,如专业技术八级中要求取得中级职称后获发明奖。

认可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方式。单位管理者应该对员工的工作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如口头表扬、颁发奖章、内部刊物表扬等,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3.满足员工发展需要的激励措施

发展需要主要是一种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得到发展的愿望。

(1)晋升激励

晋升是指员工在职位或者职称等方面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满足员工事业发展的途径。晋升往往意味着对一个人成绩的充分肯定,并由此带来权利需要和自尊需要等方面的满足,因而晋升激励对员工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职务晋升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途径,员工获得了晋升机会,会认为这是单位对其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的肯定与赏识,是自身价值的提升,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志,从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中心建立的岗位定级晋级体系,让每个员工到一定任职年限、具备相应资历时都有晋级的机会,从而以此为动机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十年来,共有10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职称,3名晋升高级职称。

(2)培训激励

培训激励是指给员工提供培训及学习机会的激励方法。培训是员工高层次需要的重要内容,能够满足员工不断提升知识经验水平的需求,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中心通过“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培训学习、多种激励、适才使用”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积极为人才提供成长机会及条件,每年分层次有步骤地选送100余人次参加培训,并邀请英国、日本、美国等外国专家开展关于鹿类动物保护、大气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讲座;共有2人入选院海外人才计划、5人入选院青年骨干计划、17人入选院萌芽计划。以“系统性、针对性、计划性、过程性”为准则,在《人才培养制度》基础上,新增了《培训管理办法》,将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及新员工的不同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以“春华计划”、“秋实计划”为主体,制定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用于资助入选院萌芽计划及中心自立的研究课题,全面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晋级与激励的工作成果

1.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实现单位与个人能力的共同提升

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人,科技骨干人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3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3人。

(1)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中心经过三十年的努力,重建了中国麋鹿苑囿种群,麋鹿数量稳定增长,是世界公认的动物重引进项目成功的15个之一。近十年间,中心继续深入开展麋鹿保护工作,累计繁育麋鹿1000余头,向全国输送麋鹿400余头,先后在辽阳千山、鄱阳湖湿地、北京茸鹿繁育研究中心等地新建3个迁地种群,累计在全国建立迁地种群33处,目前已经在湖北石首成功恢复了可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在国内首次通过人工受精成功孕育麋鹿,为我国的麋鹿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申报并获得科研资助项目46项,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共出版专著19部,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3篇;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2项。“麋鹿人工授精技术”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优秀科技成果奖、“麋鹿苑品牌形象塑造平台建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团委“团队创意设计”类三等奖。积极开展中国麋鹿保护迁地种群寻访万里行活动,深入调查浙江慈溪湿地、临安麋鹿基地、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等地的麋鹿种群繁育情况、健康情况、麋鹿生存环境等内容。

不断加强同国内外麋鹿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行业的交流,与英国乌邦寺签订《合作备忘录》,重点开展野生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合作;与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植物所、环科院共同合作开展《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对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动物园、清华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鄱阳湖湿地公园、北京列平茸鹿研究中心在麋鹿行为与遗传学、麋鹿肠道菌群、麋鹿回归自然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与台湾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湾自然生态保育协会、台湾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开展学术研究与科普教育合作。

(2)科普传播取得新成绩

科普人员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积极建设国内外独具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充分发挥苑内自然生态优势,不断研发交互式科普设施,创新科学普及教育的载体,打造科普特色品牌,加强了参观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了公众生态道德素养,为麋鹿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出版并发行了《麋鹿与麋鹿苑》、《中国博物馆探索游——麋鹿苑》、《天人和谐——生态文明与绿色行动》、《读古诗看生命》、《保护环境101件小事》等10余部专著;撰写科普文章600余篇;创作《麋鹿苑的夏天》、《护生诗画的故事》等4部科普剧,并在科技周主场活动、科学嘉年华活动上进行演出,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麋鹿苑的夏天》更获得首届全国原创微型科普剧剧本创作大赛优秀奖;每年平均接待参观者40万人次,已成功举办科普讲座600余场,成为本市首批八家“环境教育基地”之一,并先后获得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奖等20余项科普奖项。

精心设计并推出《北京的生物多样性》、《麋鹿还家巡展》等3项展览,与国家动物博物馆合作举办了《人类亲缘——灵长类多样性与人类起源》临时展览,顺利完成“世界鹿类展深化设计及布展”项目。与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共同成立“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普文化与新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打造中心科普宣传品牌奠定基础。

成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的现场教学基地。多次送科普下基层进农村,与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和平谷区金海湖镇黄草洼村进行对接,组织社区居民开展50余次科普活动;与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共同举办了《健康城市我创造,美丽北京共分享》进社区系列活动;连续4年为大兴区瀛海一小和丰台区东罗园小学精心编排了《玩转大自然》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环保游戏,被评为大兴区精品德育课程;积极参加爱鸟周、科技和平周等科普活动。

中心近年来科研、科普能力的提升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能力提升的综合体现,工作成果是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的最好印证。

2.激励与绩效考评相结合,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中心专业技术岗位晋级体系的建立以激励员工为基本原则,从物质、非物质两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并取得成效。通过薪酬激励、公平激励、中心发展目标激励满足了员工的生存需要;沟通激励、尊重激励、认可激励满足了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晋升激励、培训激励则充分满足了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

以“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为原则,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责任,达到以岗定责,以责评效,以效定薪,岗变薪变,逐步完善了《绩效考核暂行办法》,使考核工作由“上级领导评价为主”转变为“采取自我评议、群众评议与领导评议相结合,考核工作与考核实绩相统一的方法”;从“中层干部、普通职工的两类考核”转变为“突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分类考核”;从“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单项考核”转变为“德、能、勤、绩、廉的综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进一步完善激励体系、调整激励措施,力求将激励效果达到最大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瑞增.激励要讲方法[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4]孙新波,樊治平,秦尔东.知识员工激励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拉丰.激励理论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波特,比格利.激励与工作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