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众媒介对都市婚恋观的建构——以“房子”和“婚姻”的关系为例

  • 投稿闲愁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00次
  • 评分4
  • 17
  • 0

卢媛

【摘要】大众媒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对都市文化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婚恋观的变迁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买房”与“结婚”之间的矛盾,来分析和考察大众媒介对都市婚恋观的建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众媒介 都市婚恋观 建构

婚恋观是指人们对于婚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婚姻的本质、基础、择偶标准、恋爱与婚姻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对于现代都市一族来说,是否买得起房子成为重要的择偶标准,房子和婚姻的本质对应的是物质与精神,它们在都市生活中已然成为了捆绑式的关系。大众媒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传媒的议题设置和引导都会对大众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在后现代的文化里,媒介并不是社会的反映,恰恰相反,“社会是媒介的反映”。

本文重在分析大众媒介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呈现和塑造“房子”与“婚姻”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对都市婚恋观进行建构,从媒介文化的角度对“买房结婚”这种现象进行探讨。

一、“房子”和“婚姻”关系的媒介呈现

“房子”与“婚姻”之间的关系在媒介上主要有三种呈现方式,分别为“非典型”新闻报道、“现实型”影视节目和“贴心型”房产广告。

“非典型”新闻报道是指媒体报道一些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婚恋事例,以负面新闻为主,报道“房子”和“婚姻”的关系,对受众的认知造成影响。如《北京晨报》以大篇幅刊登题为《买房才结婚?男子一怒掐死女友》的文章等,除此之外,北京等大城市的“蚁族”也备受媒体追捧,他们的窘迫生活成为都市无房一族最真实的写照。

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中很多年轻人处于“爱情“与“面包”的两难境地,成为中国人婚恋生活的缩影。《非诚勿扰》中嘉宾们赤裸的恋爱宣言和拜金主义让婚姻成为一种交易,《蜗居》将矛头直指百姓最为敏感的“买房”话题,《裸婚时代》体现的是当下年轻人在高房价的经济压力下的一种婚姻模式——裸婚。

而房产商则通过广告的巧妙定位,将目标瞄准年轻人,直接将房子与婚姻绑架。上海某公寓楼盘打出醒目广告“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河北某房产广告写着“: 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刚结婚,就准备离婚了。”甚至有开发商高呼,“你可以不买房,除非你摆平丈母娘”、“有情人终成房奴,有房人终成眷属”。

总之,在媒介的呈现和塑造下,“买房才能结婚”已经常态化,这也使得“房子”和“婚姻”的关系成为“典型”的婚恋矛盾。二、大众媒介对“房子”和“婚姻”关系的建构

1、反映社会现状的议程设置

在议程设置理论里,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影响人们去关注哪些事实及他们谈论话题的先后顺序。①

在现实生活中,房价的飞涨与年轻群体购买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新婚族对购房却显得尤为迫切,于是“房子”与“婚姻”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大众媒介频繁将这种社会现状展示于大众面前,报道因买房不成婚姻破裂的事例,并通过《买房才结婚?男子一怒掐死女友》这类夸张的标题和老套的情节将矛盾升级,使其演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房产商无底线的广告语成为大众媒介“猎奇”的对象,无异于二次传播。

在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人,生活方式极易受到媒介信息内容和媒介行为的影响。“不买房不结婚”从一种非主流的婚姻价值观演变为全民默许的结婚“潜规则”,反而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

在媒介叙事的框架中,买不起房显然成为了完满婚姻的对立面,而这种认知的形成正是通过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来实现的。现代叙事学理论将故事中的人物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主体,即事件的当事人之一;一种是反主体,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第三种是作品中的次要人物,也就是与两位当事人相关的人物,主体与反主体构成了二元对立的中心线索。②

在媒介场域中,女方往往是提出买房要求的主体,而男方则是持反对意见的反主体。当女方对于“房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便试图悔婚,同时,作为次要人物的丈母娘也表现出“嫌弃”的态度,对男方施压,于是男方的“婚姻”梦也随之破灭,采取如“一怒之下掐死女友”等过激行为。

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就是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胜负难卜的对抗性游戏”,在对游戏的展示过程中让观众得到叙事快感。这种建立在矛盾和冲突之上的快感使受众形成这样一种错觉:没有房子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婚姻,而幸福的婚姻都是建立在有房的基础之上。

3、“房子”在“婚姻”中的符号学解读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认为:“在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的形式使生产者与他们的劳动呈现为一种社会的关系,也使得明白无疑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呈现为物之间的关系。”③“房子”作为一种“物”的存在,它的交换价值远远大于其使用价值,通过这种交换价值,个体找到并实现他——她在秩序中的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子”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场所,更在于媒介赋予它的文化价值。在婚恋关系中,“房子”作为一种符号具有其独特的指代意义。对于女性来说,房子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肯定方式,这源于房子带给她们相对于同龄群体的优越感;另外,拥有一套房子意味着在都市中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对漂泊于异地他乡的女性来说,房子能够给予她们都市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潜意识中的保护伞。

正是因为“房子”的这些符号所指,使它不仅仅满足购房者的个人需求,而且使个人与社会秩序产生联系,并因此获得文化想象。文本只有进入社会和文化关系中,其意义潜能才能被激活,而文本只有进入了读者的日常生活而被阅读时才能产生社会关系。④

4、受众是积极的文本生产者

霍尔认为,由于社会环境特别是阶级地位的不同,受众的解读方式可分为主流解读、协调解读和相关解读三种方式。⑤

对于婚姻关系的主体对象来说,男性跟女性因其所处的立场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他们对信息的解码也是截然不同的。一位年轻女性就可能对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不买房不结婚”这类媒介信息进行主流解读,认为女方的要求是合理的,而男方的反抗则是不理智甚至丧心病狂的;同样,一位男性则可能对它进行相反解读,他会觉得文本中的女方无理取闹,为男方感到愤愤不平并同情对方;而作为丈母娘的角色,她们会在从众的恐慌和舆论的压力之下慎重考虑女婿的人选,而“房子”成为其决策的主要依据。

格伯纳的涵化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提供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受众在媒介接触过程中既是文本接受者,同时也是文本生产者,他们根据自我的解读方式,在传播中扮演着积极的“生产者”角色。

文化向来具有培养社会态度的功能,大众传播媒介的涵化效果主要表现为形成统一价值观和态度的“主流”,即共识。⑥媒介培养或创造的这种世界观虽然未必正确,却轻而易举地变成了现实。

三、形成畸形婚恋观的原因分析

1、消费文化助长传媒消费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认为:“消费时代的电视中隐藏着消费逻辑和符号崇拜心理,它悄悄的把幸福感与消费能力联系起来,把消费文化推向前台。”⑦大众媒介正是通过符号化和过程化的手段为“房子”赋予各种文化价值,寄寓都市大众的梦想和欲望,制造“房子”与“婚姻”的都市美梦,这种乌托邦式的媒介幻象使人们沉迷于物质的不断追求和满足,崇尚超前消费。

消费社会的媒介文化倡导的是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在媒介中不断呈现个人的物质追求和欲望实现后的幸福感,使得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得到了极大地滋长。

2、官方话语导致传播俯视

媒介对婚恋观的建构不仅体现在题材和内容的设定上,更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关于“买房结婚”事件的报道,媒体首先是站在官方的立场,报道的落脚点还是以缓和社会矛盾和协调社会关系为主。在话语导向上,尤其在相关评论中,多以给年轻人的建议为主,却少见一些关于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对“买房结婚”这种现象形成的社会深层原因则较少提及,如楼市泡沫是如何形成的、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缺失等。

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指出:“在所有的新闻体系中,新闻媒介都是掌握政治和阶级权力者的代言人。”⑧在大众媒介的社会里,到处都隐藏着无形的权力,权力关系的不平衡使得媒介成为政治利益的守护者。总之,在对待“买房不成婚姻破裂”的弱势群体时,媒介以一种“审视”而非“帮扶”的态度进行呈现。

结语

大众媒介通过其意识形态功能塑造了“房子”与“婚姻”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媒体意象介入生活,年轻一族的择偶观和价值观因此发生扭曲。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都市人的主体精神逐渐缺失,形成了一种急于求成的急躁心理。

大众媒介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着力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在报道上要有所取舍,不助长畸形的房产消费文化。在意见表达上多思考普通受众的利益,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话语平台。其次,在婚恋节目中,不以夸张和噱头做为目标,而是要回归本真。打破对“不买房不结婚”这种惯性思维的追捧,树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另外,多一些正面的励志故事或成功经验,向社会多传递一些正能量,让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和生活空间,不让“婚姻”背上“房子”的重担,重新定义幸福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②⑤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5

③李颖娟,《试论国产电视剧的富贵病》[J]《. 东南传播》,2008(3)

④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⑥王莹、林喦,《电视文化的涵化培养与消费示范——电视媒介的“消费示范”功能》[J]《. 渤海大学学报》,2010(4)

⑦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⑧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1989

(作者: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