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杨耀东
【摘要】会议新闻往往涉及重大的方针和政策,经常跃居版面的重要位置,它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往往是其他类别的新闻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发展为会议新闻报道提供了新契机,“大数据”开发了会议新闻报道的资源,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平台拓展了会议新闻报道的渠道。基于Web2.0 技术的UGC、UCC 内容丰富了会议新闻报道的消息源,让会议新闻报道的互动变得即时、交互。2014 年人民网“两会”的大数据解析、搭建全媒体平台以及多样化互动策划具有新意,值得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 会议新闻 大数据
会议被称为新闻的“富矿”,会议新闻报道也是媒体竞争的主要阵地之一。我国的会议新闻报道由于受到客观条件、政治体制以及新闻传播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程式化报道等方面的问题。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会议新闻报道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内容层面、渠道层面、互动层面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会议新闻报道的可读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进一步增强。
一、会议新闻报道面临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持续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数据、微博、微信、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已渗透到各领域,成为我国新媒体发展的主要热点,并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运用新媒体传播信息成为社会趋势。
1、“大数据”开发了会议新闻报道的重要资源
“大数据”最早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大数据主要是指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即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强调从海量数据、多样数据里提取微价值;强调数据获取、数据传递、数据处理、数据利用等层面的高速高效,具有快速处理特征。具体到新闻领域,“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资源。大数据的分析报告新闻具有实时性、海量事实样本、数据挖掘、真实表达等优势,信息社会要求媒体能够有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读数据。
会议内容中有对国家政策方针的解读,也有各部门的创新举措和成果,这些信息蕴藏着较高的新闻价值。从“两会”报道看,大数据与“两会”联姻,给“两会”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刷新着媒体的报道格局。
2、新媒体拓展了会议新闻报道的平台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了传播观念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建构着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格局。新媒体凸显及时性和互动性,传统媒体凸显权威性和公信力,二者互为补充、共同演进。当前,会议新闻报道除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还可以通过官方网站、3G 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途径向公众进行推送。网民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下载客户端获取新闻信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网络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传受视角和方式。
3、基于Web2.0 技术的UGC、UCC 内容丰富了会议新闻报道的消息源,让会议新闻报道的互动变得即时、立体新媒体跨越时空的交流能力,打破了大众传媒的边界,赋予民间社会从未有过的信息交流和传播能力。用户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和外部接口、登录网站等多种途径更新信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生成的内容有效地补充了媒体的会议新闻报道的来源,让互动变得即时、交互、立体。
二、人民网2014 年“两会”专题报道的亮点分析
2014年的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而与“两会”相关的话题还在持续发酵。人民网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在2014 年“两会” 专题报道策划中富有创意。人民网“两会”专题结合技术优势的发挥,体现出专题报道的特色和水准。
1、内容层面:大数据解析
人民网在今年的“两会” 专题报道中,联合百度知道共同推出“数读时代据说两会”栏目,栏目基于百度知道的大数据搜索分析而成,通过一定的数据样本分析,得出网友关注的改革、民生、反腐等两会热门话题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排行。栏目推出“每日热搜”、“数读时代据说两会之总理记者会”、“网友最关心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TOP10”等内容,以数据、图表的形式传递、解析了人们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大数据技术记录和分析人们对“两会”的信息需求。笔者注意到人民网把网友最关心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TOP10 按照全国和31 个省市分别进行汇总、解析,呈现出数据的差异性和精准性,贴近受众心理,可以让网友在大数据中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人民网的大数据解析还包括“政府大数据”、“舆情大数据”。“政府施政这一年”策划中的“政府大数据(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什么)”是用数据、图表从转职能、稳增长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对一年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解读,清晰、直观呈现“政府常务会议大数据”。人民网“两会舆情日报”数据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3 月3 日到3 月14 日共推出11 条舆情日报,分别涉及反腐、互联网金融、国企改革、治理污染、转基因食品、公务员涨工资、手机流量资费等热门话题,舆论关注度走势、网民倾向性分析、舆情点评等内容使“两会”报道在传递民意方面更加客观公正,增强了每日热门话题的深度,同时实现了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有效互动。
2、形式层面:搭建两会报道全媒体平台
2014 年全国“两会”报道,人民网邀请了27 家发行量较大的地方报纸、5 家门户网站及2 家综合平台,共同搭建2014 年“两会”报道全媒体平台,整合各合作单位的优势资源,全面、及时、深入报道2014 年“两会”。此次的全媒体联动,让人民网在整体策划、合作方式上多处创新。从纸媒到网络媒体、从论坛到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人民网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技术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多元化的互动传播模式,为受众提供“两会”特色报道。例如“景行约会”是人民网人民电视2014 年两会期间倾力打造的视频民意场,邀请社会公知、权威人士、一线记者,解读社会热点,回应网民困惑,轻松开放中含义深刻。人民网与腾讯网联合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与百度知道共同推出的“每日热搜”,在发挥各自资源、技术优势的同时实现了互利共赢。人民网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网民关注的问题来做深度访谈,给合作媒体提供图片、文字、评论和视频内容,展示了人民网此次“两会”报道舆论引导的新高度和媒体融合的新境界。
3、互动层面:互动形式多样化
互动性是网络媒体的优势,会议新闻报道也要注重发挥互动性。今年人民网的“两会”互动在整体报道策划中全线布局,充满着交流感和人情味。在人民网“两会”专题的“互动”板块中,分别有问总理、调查、建言、V 态度、上头条、考场、两会心愿、捎句话、点赞九种互动形式,其中2014全国两会改革话题点赞榜有6538458 人参与,两会热点调查有3358566 人参与,两会考场有31587 人参加挑战,体现出网友对“两会”新闻报道互动的积极性。人民网的“网友参会” 板块传递了网友对“两会”的期盼和建议,其中的“两会V态度”对网友发表的内容进行整合,使观点更加有条理性,凸显精华内容,增强了互动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会议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会议新闻需要借力新媒体增强传播的有效性。数据新闻、全媒体报道、转变会议新闻文风是破除当前会议新闻报道瓶颈的主要途径。
1、重视挖掘会议新闻的内涵和价值,用数据新闻反映现实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内涵已不仅仅是消息等新闻,而是各种各样的数据。这就要求媒体必须适应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以多元化媒介来承担信息传播的职能,生产、分析、解读数据,探索一条为受众和用户提供分众化服务和体验的新途径。与原有的“两会”报道相比,数据新闻让严肃的“两会”报道通俗易懂、充满活力,在反映现实方面更为全面、更易被理解,让受众的阅读体验更方便快捷。同时精确的数据,让诉求更加清晰,也让公众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合力。
2、整合资源,全媒体报道
全媒体是新闻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受众需求的改变而产生的。当下,受众已不可能满足于单一的新闻产品。在全媒体传播模式中,除了向受众提供文字、图片之外,还提供声音、视频等产品,运用多媒体手段、以互动方式传播信息。多样化的报道方式、全新的报道模式,能够提升会议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效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会议新闻报道要应对多元化的互动传播格局带来的挑战,应推动全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重新定位信息生产和传播流程。
3、打破官方话语体系的束缚,转变会议新闻报道文风
网络平台的新闻产制对传统媒体原有的采编流程和采编习惯形成影响,推进着传统媒体报道的改进和创新。从话语体系上来看,会议新闻报道要打破官方话语体系的束缚,用老百姓的语言报道,同时要保持与网络话语的互动,增强流行元素,让会议报道内容通俗明白,让文风鲜活生动、简洁平实,有亲和力、感染力。只有会议新闻报道更新表达方式、增强表现能力,语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是大而空的套话,受众才会对会议新闻报道产生亲切感,会议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才能得以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②车永波,《全媒体探索:全新的媒体传播模式》[J].《新闻战线》,2010(3)
③梁波、陈子隽,《主流媒体网站2013年两会报道比较———以新华网、人民网和央视网为例》[J].《青年记者》,2013
④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人民网专题网站,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4npc/
(作者:李芸,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杨耀东,合肥日报记者)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