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铁桥
围绕到底有没有“僵尸肉”的拉锯战还在进行,但真没有人吐槽下“僵尸肉”这词儿吗?
至少对我而言,这词儿太能引起不适感。那段时间,手机屏幕上充斥着这个词,相关文章甚至还配上了僵尸图片,多疹得慌啊。这样的文章我一篇都没点开,看到就立刻翻过去——习惯了在早餐桌上浏览新闻,我老派地欣赏《纽约时报》的理念——“本报不会玷污早餐餐巾”。
“僵尸”跟别的词搭配不太觉得有碍观瞻,用“僵尸账号”“僵尸粉”来比喻由系统自动产生的恶意注册的用户,还觉得挺贴切的。一想起僵尸电影,会觉得有点儿恐怖,但怎么着也不能用来连着吃的呀!
什么是“僵尸”,“僵尸”一般指人的尸体,因为人死后躯体会逐渐变硬而僵直。“僵尸”一般不会用来指代动物的尸体。这么一想,就更觉得恶心了吧!即使吃肉类,我们也从来不说吃哪种动物的“尸体”,不论是猪牛羊还是鸡鸭鱼肉,上了餐桌,我们为表客气给人夹菜的时候,开再大的玩笑,也肯定不会说:“来!来块母鸡的尸体。”对动物都不这样说,何况一般指代的是人!
记者用这个词儿的时候,也许是为了方便传播,“形象”地贴了个标签,可是怕就怕在随便贴标签。这些年,因为媒体乱贴标签而毁掉的美食已经太多了,像“臭水沟小龙虾”“避孕药鳝鱼”“肯德基变异鸡”等,早已深入人心,有的还配了相关图片,搞得谁都以为小龙虾都是臭水沟里养出来的,鳝鱼都是吃过避孕药的,肯德基的鸡都长了八条腿(这张图片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刻)……
其实哪有这么回事?肯德基最近起诉了三家公司,就因为这些公司传播了“变异鸡”的谣言。但可怕的是,刻板印象已经形成,尤其是图片的杀伤力太大,破坏了神经中枢对这些食物的观感,导致“再也不吃×××”特别盛行。确实,每次看到肯德基,我马上能联想起那张有八条腿的鸡的图片;自从看了“避孕药鳝鱼”的新闻后,就再也不吃鳝鱼了,即使后来有辟谣文章,说避孕药不仪不能催肥鳝鱼,还可能喂死它,依然没能走出心理阴影,这道食材仍处于“被拉黑”状态中。
一道道美食就这样被标签化甚至“污名化”,对很多人来说,内心都是崩溃的。值得反省的是,面对这样的选题,记者能不能庄重、严肃一点,用词能不能审慎一点?肉放的时间久了点,你用“变质肉”“过期肉”行不行?想要更形象,用“陈年变质肉”行不行,或者像酒一样用个“年份肉”行不行?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当然需要曝光揭露,但媒体在揭丑的同时,是不是也得有点社会责任意识,最起码的,是不是得考虑下受众观感?
这让我想起2010年12月去湖北黄石采访的一个事件:时任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副区长章宏斌,在与情妇发生争执后将其掐死,并连夜开车载尸500公里,逃跑过程中,承受不了压力到湖北黄石公安局自首。我到了黄石后,除了采访公安局,为了核实,还去了殡仪馆,看到了被法医解剖后的尸体。但在报道中,对这个细节我一个字都没提,因为考虑读者感受。不说描述,光是提到可能都会引起不佳联想。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贴个标签叫“僵尸肉”呢?尤其是这篇报道还是新华社记者写的,新华社一向注意“三观”正确,经常批判一些新媒体崇尚点击率为王,炒作猎奇新闻、雷人雷语,不知道为什么就要给这样的稿子放行。
目前,“僵尸肉”的报道仍处于争议中。6月23日新华网首发《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作者李丹)后,媒体人洪广玉认为这是“无中生有的报道”,“或许将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页”,并公布了李丹报道中所涉及到的部门的再采访情况。李丹则回应称:“采访了海关缉私局、公安等权威部门,为确保稿件真实客观专业,初稿完成后,我们还请相关部门对稿件中核心事实进行过两次确认。”
事件真伪仍无法断言。据媒体报道,南宁公安局称:“‘僵尸肉’的情况目前正在进行核实,现在无法轻率地作出结论,等结果出来后会向社会统一公布。”
不论结果如何,我认同洪广玉这个观点:“僵尸肉”这个爆点性词汇有一定倾向性,从专业角度讲,目前已有“走私冻品”“冷冻肉”“走私肉”“过期肉”“变质肉”等称谓,新造一个“僵尸肉”,容易误导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何止误导认知,糟践了对美食的想象才真叫可恶!
作者叶铁桥,《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官微运营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