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海虞中心小学陈静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学”的本质即“教学生学”,迁移就是教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学生学;迁移;四维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66-02
“教学生学”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究和主动建构。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本领,即“授之以渔”以适应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而小学阶段正是掌握各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黄金时期,数学更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学生的引导者,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教会学生知识的迁移非常有必要,更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下面从四个维度出发谈谈如何进行知识迁移:
一、巧抓迁移的角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一节课就像一场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一场精妙绝伦的好戏既离不开导演辛苦的引领,也离不开演员辛勤的演出。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十分有限,但在这些有限的能力中能不能抓住一个角度作为切入点,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进行知识的迁移,这应该不难做到。例如,在三年级上册教学比较异分母分数(分子相同)的大小一课时,由于学生刚刚学完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他们容易错误地认为两个知识是一样的,所以在当堂训练时很快就比较好了大小,但结果很多学生都做错了。错误的原因显而易见,就在于他们混淆了两个知识之间的区别。所以,在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可以换一种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在做好的圆片上涂色,想想圆片的1/2怎么涂,1/4又该怎么涂呢?等学生涂好色后,再让他们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以后,就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原来1/2>1/4,并非刚刚自己所想的那样。教学的难点,就在学生的迁移实践中不攻自破了。
在教学中,应随时注意迁移的角度,并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巧妙地抓住迁移的角度循序渐进地从中切入。只有从正确的角度出发,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真正的本领,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
二、稳控迁移的难度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思维的关键。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是教师的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义务。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成人很不相同,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还很有限,需要教师的耐心引领和指导。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关”。
同一类型的知识之间迁移要密切,要做到前后呼应。例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由于学生以前有了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学习经验,可以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展开新课的学习。教学一开始,笔者先让学生计算几道表内除法,引发学生的内心需要,唤起他们对除法的记忆。复习完表内除法后,因教材没有直接进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环节,而是先出示了一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题。笔者认为,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要降低知识迁移的难度,在表内除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中间插一道足,拉一条平衡线,把这两端的知识自然地衔接起来,让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迁移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达到了课堂上所要求的探究活动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知识迁移的时候不能“大跃进”,应多注意过渡的情节,合理铺设难度的阶梯。例如,同样是计算问题,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笔者先出示了三只小猫钓鱼的情境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入手,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理解“任何数乘0都得0”这一道理。接着向他们出示一个体育馆的座位图,要求学生求出这个体育馆可以容纳多少人?学生很聪明,一下子就算出答案来了。最后,笔者提高难度继续追问:“4个这么大的体育馆,可以容纳多少人?”由于有了中间问题的铺设,这个原本令人头疼的难题不再是学生眼里的大难题了。在备课时,笔者曾犹豫过:可不可以把中间的问题拿掉,直接让学生探索最后一个问题?但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的,就像放风筝一样,中间的风筝线被拉断了,风筝还能飞得更高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一步一步阶梯状前进,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逐步学会运用知识,最终达到学会本领的目的。
三、重把迁移的广度
平时所说的知识迁移比较狭义,就是运用旧知学习新知。而笔者认为,只要是这种方法能运用到其他地方,并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都可以称之为“广义迁移”。作为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应重视渗透广义迁移的思想,也就是说要学会举“一”反“三”。
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关键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会学习的孩子,他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基本掌握了“举一反三”这种较为有效的学习策略。当然,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这种方法只有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的学生可以掌握,大多数学生一时还不能轻易消化它,具体实施可能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所长,尽可能地设计一些知识连贯性较强的题目或活动,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这种类型的题目以前好像在哪里见到过,当时我是那样想的,结果老师说我的想法很好,现在我还可以运用上次那种方法来解答”,使学生觉得前后知识之间就好像有一条纽带,把他们捆绑在一起。等学生有了几次这样的经验之后,教师可以时不时地提问学生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慢慢地训练他们,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迁移这种方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的方式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上去的本领还刚刚起步,需要教师一步步地耐心引导。一旦学生有了自己正确的学习方法,那教学不就轻松了许多吗?这种利人又利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四、严挖迁移的深度
知识迁移不能仅仅流于表面形式,也要讲究深度。这里所说的深度是指从这个知识迁移到那个知识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联系、区别或者说新知识不只是旧知的延伸,更是旧知的总结、归纳。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或许会错误地认为迁移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已经学会的知识运用到新知识上去。这样的学生往往没有看到迁移的本质,没有仔细地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些前后知识之间有没有区别呢?它们最根本的不同点在哪里?笔者在掌握新知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地方和以前不同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前后知识不连贯的情况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即使有的学生想到了,也只是其中的一两点,而不是全部的疑点。譬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第二次学习时是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在这两个过程中,明显学生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比较能理解,而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很难理解。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以前学的知识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并把这种思维定势迁移到了新知识上,没有看到、也很难看到新知识和旧知识是有区别的,所以更加不易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因此,教师就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从前后知识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发现其中的根本变化。通过摆小棒、分圆片、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活动,他们慢慢会发现:其实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和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一个整体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倘若学生慢慢学会了这种本领,并努力向纵深挖掘,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是支配有效学习的人。这不就是我们所期望他们要达到的目标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则是打基础的时候,要传承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使“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整个学校乃至学生的整个人生。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把基础知识(数学)学扎实,把基本方法(迁移)学牢固,才能为人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才能攀登更险峻的高峰!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