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激发“四动”,促进互动

  • 投稿Char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75次
  • 评分4
  • 58
  • 0

文/张美兰

【摘要】初中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难度逐步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学课堂;生机;活力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明显增强,难度大幅度提高,许多同学进入初中以后,不能适应,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大大下降。为了使这样的局面有所缓解,我们数学教师得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达到这样效果,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尤为重要。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上要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口动”“手动”“心动”“脑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

一、激发“口动”

数学课堂上,老师最希望学生积极参与探讨,遇到问题,及时提问,或积极表达自己的思路方法,但是有些学生课堂上很少开口,老师根本无法知道他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经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主要原因有:学生自信心不够;座位搭配不合理;老师课堂提问面窄。

首先,班上一部分同学基础弱,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他们不敢开口,担心说出来让别人见笑,甚至瞧不起他,对这类自信心不够的学生,我们要努力帮他们消除顾虑,建立信心。比如,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有难度的题目,可以在课堂上给他更多的暗示和提示,让他回答,让其体验在大家面前获得成功的快感。

其次,班上思维灵活,踊跃发言的同学,老师都比较偏爱他们,常会将中间靠前的位置给他们,那些思维不活跃,或性格内向、不善发言的同学自然容易被安排在靠后或两边。这样,造成这部分学生有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帮助,时间一长,积累的疑问多了,造成知识断层,以后遇到问题想问,或想参与讨论也无从开口了。所以,安排位置时,要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性格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再次,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或者照顾有些学生的面子,很多情况下,老师提出问题后,爱找积极举手的同学回答。其实有部分同学知道问题怎么处理,但他懒得动,懒得举手回答,反正他知道老师不会找不举手的人。所以,为了防止部分同学懒得开口,有时需要逆常规做法,突然“袭击”脑子活但惰性较强的学生,或者采取开火车式,即沿某个方向,一个接一个快速往后提问。

二、激发“手动”

初中生还处于强烈的好动期,如果在数学课上,经常让他们安静地计算、推理,他们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倦学习数学的心理,行为上自然就会不积极参与互动了。因此,我们要努力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当然,数学课不可能像体育课一样,能让同学们全身动起来,但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灵巧的双手动起来。比如,学习轴对称性时,就可以让同学们利用轴对称性,进行大量折叠或用剪刀剪出形态各异的图案。这样做看似浪费了时间,但它能让学生深刻领悟轴对称性,体会到数学中美的存在,以及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激发“心动”

常听有些家长说,某某老师会“骗”孩子,孩子就喜欢上他的课,孩子一到家,总喜欢先做该老师布置的作业。事实上,初中生目标感、责任感还不够强烈,做事容易受感情左右。所以,我们要想孩子上课能积极参加互动,单靠较高的教学水平还不够,还要适当进行情感投资,让孩子心有所动。我们要找机会对孩子加以表扬、鼓励和肯定,特别是学生认真思考,但解答依然有错时,我们千万不能轻易给予否定,甚至是批评。相反,我们要耐心剖析,找出错解中的合理成分,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对其予以充分肯定,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看看有没有补救措施。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在后续学习中能积极参与互动。

四、激发“脑动”

有的同学很聪明,课堂上却常常不肯动脑、积极参与互动。如果要改善这一状况,我认为做好以下两点很重要:1.提高课堂紧张度。完成同样一个练习,如果老师要求几分钟后要收上来检查,学生很快就会进入动脑思考状态,快速高质量完成。反之,如果什么要求都不提,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就会闲扯,不积极动脑,到时既不能按时完成,错误率也会高得出奇。所以,数学课上,老师有时需要给学生营造紧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动脑。2.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数学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学生会不屑一顾;提出的问题太难、太偏,学生又会觉得无法入手。如果我们能将问题设计得具有层次性,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将它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由易到难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动脑,不断挑战,各个击破,最后水到渠成。

总之,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若能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口动”“手动”“心动”“脑动”,对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新进.构建富有创新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3(21)

[2]吴同.让初中数学充满生机与活力[J],考试周刊,2014(0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角斜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