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作文教学论文范文,作文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拓展对话空间 抒写真情作文

  • 投稿伟大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51次
  • 评分4
  • 86
  • 0

何严真

胡适先生曾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古人也说,情乃文之本,情者文之径。可见作文不可没有自己的真性情,正所谓“情动而辞发,因情而缀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优秀的作文要有真性情,唯有说真话,抒真情,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感受和认识的作文,才能展示生命的高度,才能让作文达到更高的层次。

而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作文时一是怕写作文,另一方面即使硬着头皮写出来的作文,问题也是多多:写作题材匮乏,东拼西凑,写作内容雷同,或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等等,这些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缺乏真实感受、作文时缺乏真情实感所致。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渠道获取写作资源,让学生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诚如巴金所说:“我们的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巧妙拓展学生的对话空间,引导学生抒写真情作文。在具体实践中,可从以下方面尝试。

一、引导学生与个人生活对话,感受生活,抒写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如同溪水,源泉丰盈而不干枯,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所以我们要让写作这个“流”灵动不歇,就必须从生活这个“源”中吸取营养。我们要获得生活的真情实感,根本办法就是去观察生活,亲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积累情感。

学生的生活千姿百态,在平静的表象下暗含着汹涌波涛。写作教学一定要契合着这种生活特点,使作文这种最具个性的思维活动,能张扬鲜明的自我精神和个体意志。因为学生写作文实际上就是认识生活,思考生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所以要从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写作实践活动。高万祥老师的一份“认识自己”写作训练问题就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发问的:

主题导写问卷题目:

(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长辈朋友是哪一位在哪一方面?

(2)你现在每月开销(经济收支)情况怎么样?

(3)在小学至今的任课老师中你喜欢哪一位或哪几位?为什么?

(4)在现有的学科中,你感到最糟糕的是什么学科?你打算如何改进学法争取提高?

(5)在课外读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类或哪几类?

(6)你崇拜的偶像是谁或哪一类人物?为什么?

(7)将来你打算从事什么职业,对此,你的信心如何?

(8)你最信任的人是谁?最友好的人是谁?有无与之无话不谈者,若有,是谁?

(9)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觉得在自己缺少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10)期中考试进场前,你的亲友前来告知,母亲生病住院了,你该怎么办?[1]

再看另外的一例:

(1)学生抱怨食堂“饭菜难吃,价钱又贵”,于是另外掏钱到餐馆就餐,老师批评学生“娇生惯养,不能吃苦”,你如何看待?

(2)父母让学习、行规都较差的孩子在学校多同好同学交往,以便“跟好学好”,可有的老师却不主张好同学同“差生”接触,以防“跟坏学坏”。家长和老师都是出于爱,然而,这些“差生”到底该如何是好?

(3)语文老师号召学生读点名著,可一些家长却“咋说也不让”,甚至“见到就没收”,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中学生捐款帮困为何总有人不太热心?是学生缺少爱心,还是教育管理有值得检讨的地方?

(5)学生中存在抄作业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是学生不可救药,还是“逼上梁山”?

(6)学校怎样对待上级检查,是平时就要做好各项工作,还是临时补这补那,来个突击,甚至做点表面文章?

(7)学生中有了早恋现象,老师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呢?是大惊小怪,四处张扬,通知家长,责令停课反省,还是给予关爱,晓之以理,因势利导?

(8)家长为何只关心孩子的吃穿和学习,却很少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9)如何看待中学生过生日大肆挥霍?

(10)中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为何怕让父母知道?

(11)教师没有双休日,你如何理解?

(12)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实绩的做法是否正确?

(13)你认为学习心态在学习中作用大吗?[2]

一般思维下,我们或许不会相信这些“生活杂”就是引发学生谈得头头是道的话头,而这正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自然能引起他们热心议论真心表达的源头。学生“没的写,是因为他们离生活太远”。作文教学就需要打开教室之门,引进生活的活水来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的脉搏与丰富多彩的时代生活一起跳动,用他们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的意蕴,使他们的思想得以舒展,观点得以表达。“写好文章最紧要的是要有生活有感情,要促使学生去接触生活,激发爱心”[3]。因为人的情感的流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人与大自然的“对话”,离不开人与社会的“对视”。这样写出的具有生活色彩的文章才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作文,一种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作文。

二、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对话,关注时事,聚焦时代热点

当前高考作文命题已呈现生活化、人文化趋势,注重感悟性,同时又注重观点的思辨色彩。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面对杂乱的信息时辨别真伪,有自己观察事物独到的视角,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呢?笔者认为这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开阔的世界,这样学生才可能有开阔的视野,独到的眼光。这个开阔的世界就是社会生活。《学习的革命》的作者戈登·德莱顿提出“把世界作为课堂。”作文教学更应该把世界作为课堂,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追求人性美,去关怀他人,去鞭挞假丑恶。

其实处于一个相对闭塞环境中的青少年,对外面的世界是非常渴望了解和参与的。语文教师可以以社会热点来点燃这一情感并培植它健康成长。

我校学生以住校生居多,面对学习的压力,他们缺少对社会的关注,而作文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所以笔者让学生利用周末放假时间,上网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热点内容,返校后专门花一节课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分组讨论。这样做不只是传递内容,主要是站在语文角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倾听时代足音的个性思维。同时也推荐学生从《早间新闻》、《东方之子》、《百姓故事》、《时空报道》等电视节目中,自选题材,自定角度,自拟题目,书写个人感悟,努力营造一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习情境,为作文引来常流常新的活水。

如前段时间,学生们围绕全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天气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学生对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也写出了自己的看法:雾霾的频繁出现和大范围出现,既有我们发展中过度排放的负面因素,也有城市发展破坏了原本的风水因素,还有气候发展的周期因素,它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是气象机理改变了的显现。以北京为例,西北大山,东南开阔,从祖先自然居住的角度讲,城市规模不大建筑不高,其风水非常的好。冬天西北的山脉能阻挡凛冽寒风,夏天开阔的东南能迎来绵绵凉风。如今规模超大高楼林立的城市已使这个马蹄形的环抱之地不堪重负,加之城市的风道水道又被人定胜天般的改造,一环一环的扩张格局仿佛像俄罗斯套娃层层加密,自然已无力持续地吹透和吹净这日益密闭的空间!还有学生针对媒体宣传加大雾霾治理措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对于雾霾估计没有人会喜欢,对于雾霾扰动估计没有人会无动于衷,治理雾霾估计是当前最大的社会共识。但在对雾霾采取治理措施和积极行动的时候,从学界、社会和政府都有一股一万年太久只争早夕的建功劲头,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规律似乎被生生忽视。于是,雾霾一现,社会躁动,政府忙动,大有不动即被兴师问罪的势头。其实这“雾中之动”,有的不理智,有的无功效,只是一种情绪宣泄和表表姿态。

……

作文的功夫在平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对话,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进行深刻的思考,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与阅读生活对话,丰富情感体验,传递感悟思考

“阅读”是语文的基础,吕叔湘先生早年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甚至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乐于阅读的人一定是生命丰厚的人,是情感体验丰富的人。

古人说“无诗转为读书忙”,诗做不出,写不出真挚动人的好东西,就该去读书。阅读是知识的积累,是内在的吸收,只有积蓄了足够的能量,才能更多地释放能量。阅读也是一种发现——发现自己和作者之间的差距,并瞬间得到弥合;当然也发现吻合,发现超越,从而感到满足和欢喜。进而会运用发自内心、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和自己所拥有的情感世界与思想空间进行多角度对话。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开阔视野,积累知识。

从高一到高三,笔者会每周拿出一节课来专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并将余光中、余秋雨、周国平、张承志、王小波等人的作品引入课堂,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读后写心得,写读书笔记。目的是让学生在与书籍零距离的接触中激发读书的兴趣、培养读书的习惯,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针对性解决学生不读书的问题。长期坚持的结果,收获也挺多。有些学生会自己去买一些书,看完后拿来与笔者分享;或者看完某篇文章后有所感悟,把这些感悟及时形成文字,发现还不错,又把它发到笔者的邮箱。有位学生发现到了高三下学期,离高考越来越近,放假在家里看书时,有所感悟,写了一首《绝版青春组序言》的诗,发到笔者邮箱。

绝版青春组序言

蜀葵止了摇曳,芦苇尚未白头;

我们在湖畔的秋千上,刻下了青春的心事;

我们在寥寥的日记中,写尽了流年的怅惘;

我们为青春,留下点点惦念。

桌底下的篮球,发梢的蝴蝶结夹子,青春流泻在我们指间。

这般疾速,那般仓皇。

我们只来得及记下那些细枝末节,

然而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绝版的青春,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The big big world。

我们不过是渺若尘埃的星芒。

或渺小或恢弘,

我们是我们自己信仰的王。

于是,在我们的王座上,

我们发起王者的宣言。

纵然生命不过弹指,

纵然世界寥廓空旷,

终会有飞鸟,来引吭我们绝版的年华。

时间班驳的阴影拉长我们的身影。

六芒星,吴钩月,

那是陈年的黑白默片,

那是我们的青春,

独一无二,

即将绝版。

作文能如此,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被动应付为积极主动,变苍白无物为“我手写我心”,笔者想至少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尝试是成功的。

拓展学生的对话空间,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强化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通过外部环境来唤醒学生潜在的情感。一个语文老师,倘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责任、爱以及对真善美的思考和追求,那么,他的学生就会有健全的人格,有独具个性的头脑,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了,这时候他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作文教学的成功,也是一个教育者的成功。

注释:

[1]高万祥.语文的诗意[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洪义,李贵田.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3]黄玉峰.要有生活有感情[J].中文自修,2009,(3).

参考文献

[1]高万祥.语文的诗意[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洪义,李贵田.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3]申承燕.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3,(5).

[4]黄德灿.将生活体验引入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4).

[5]陈玉成.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J].中学语文教学,2009,(10).

(何严真 浙江省衢州三中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