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200070)
地理新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眼于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教育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质疑能力培养目标设计,努力创设质疑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才能真正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作用。
一、新课引入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在引入新课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问题隋境中学习,带着疑问学,带着兴趣学,带着迫切想自我解决问题的愿望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子目标的成功中完成对教学目标的整体突破,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目标后,其成功的喜悦就会特别强烈。
例如,在“人类活动与气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曾经设计了这样的开头引发学生的质疑:
出示课件:《谁动了我的奶酪》。
生:(小声交流,部分学生在点头。)
师:请你把这个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来一起分享。(找一位在点头的学生)
生: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有许多的奶酪,后来发现奶酪越来越少。
师:故事的四位主人公,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卿卿有一天发现曾经堆积如山的奶酪不见了,这时它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生:奶酪到哪里去了?
生:谁拿走了奶酪?
师:哦,它们的第一个反应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那么到底是谁动了他们的奶酪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猜想一下会是谁呢?
生:自己吃掉了。(部分学生在笑,也有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真馋呀!有人说全球变暖把他们的奶酪给融化掉了,你同意么?
生:啊?(学生纷纷表示诧异。)
师: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但是全球变暖却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出示课件:全球气温上升图,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又如,在“黄河断流”一节教学时,教师把“疑”作为学生学习的子目标,通过创设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从而确立目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首先从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进入,播放一段黄河气势壮观的多媒体录像,让学生体验一下李白诗句中“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受,紧接着教师说: “诗人李白是否想到过黄河之水有‘奔腾不到海的景观’?”这时学生马上形成疑问: “为什么会断流?发生在黄河的哪一段?出现在什么季节?”这些问题同时又引导学生很快确立了一个个学习的子目标。
目前,不少学校高一正在使用导学案,笔者认为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是应该让学生在课前的探究中能产生疑问,激发主动求知的愿望,在课堂上不被教师牵着鼻子盲目地赶“路”,而是有的放矢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被调动起来,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
二、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简单地报一个答案或说一个结论性的意见,而是让学生主动把自己阅读、体会、思考、质疑和解疑的全过程都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新颖、独到的见解,不迷信权威、教参或老师的意见。
例如,高中地理“人口”一章的教学中,课文资料以图表方式呈现。“1960—2000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表、 “1960~2000年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的国际比较”表、 “2001年部分国家婴儿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比较”表和“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的变化”图、 “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图、 “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图与简短的课文共同组成“我国十分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一学习框架。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有什么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有什么差异,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两类国家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率有什么不同?平均期望寿命又有怎样的差异?根据“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与人均GDP的国际比较”图分析人均GDP比较高的是哪一类国家?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比较高的又是哪一类国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196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世界的差距是多少?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世界的差距又是多少?196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多少?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是多少?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的这些变化?同样也完全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与印度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的婴儿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为什么有如此明显的差异?根据高一学生已有的人文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图表反映的事实,进行详细的令人信服的比较,让学生知晓、认同和巩固对“我国十分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的理解。
三、引入合作,提升质疑的质量
质疑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引导学生找到质疑关键所在,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引思,要切合实际,与学生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相符合。
例如, “地球的伙伴——月球”的第一课时,学生学习内容是了解月球的特征和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从教学目标看, “月球的特征”是“A级”层次的内容,学生要“知晓主要地理事实”。对月球环境的“三小”“三无”“一大”和月面状况,学生都可以通过阅读课文而“知晓”。从学生的认知能力看, “月相变化的原因”历来是学习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用示意图理解(或者说解释)月相的变化,则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7—28页的课文,了解月球上的环境。比如月球上的引力大小、月球上的大气状况、月球上的昼夜温度变化等等,然后再采用师生互动、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一同讨论月相变化的原因。这样既有“老师跟着学生走”,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引领者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在交流和质疑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固然十分重要,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切磋也能扩大眼界、触发新思,但这些都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一种创新和创造。自主学习能力就是不轻易从书本中获取现成的结论,而是独立自主地从事实中、从客观条件的变化中寻求各种因果关系,获得新知的能力。比如:理科教学中学生实验操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操作不仅在课内,在课外活动中同样也能实施。此外,理科教学还应该强调学生能“学以致用”,就是学生能灵活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农业的发展”一课教学前,教师首先出示了一则报刊短文: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惊人之问。布朗预言:到达2030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同时粮食的产量因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下降,需从国外进口上亿吨粮食。进而得出‘谁也养活不了中国人’的结论。”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开始多数学生反应强烈,说这是杞人忧天,而当我详叙布朗的论据后,许多学生陷入迷茫之中。此时我加以设问,“农业的发展”这一课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找到驳倒布朗论点的论据吗?这样自然引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试,急于到课本中寻找答案,从而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让学生自学,很快就有学生举手回答:我国农业开发的潜力巨大,粮食前景乐观,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又如,在讲到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是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时,可以补充介绍:撒哈拉阿加尔山区有在20世纪的8年里未下过雨的记录,其干旱程度可想而知!这里的气温日较差特别大,一日之内温差可达40—50℃,当地人常用“白昼烈日如烧,夜晚寒风似刀”来形容当地的气候特点。在起伏山区,当太阳下山以后常可听到劈劈啪啪的响声,初到这里的人还误以为是鞭炮声,其实这是由于热胀冷缩使石头爆裂而发出的声音。地理趣闻的引入使学生乐于上地理课,他们盼望教师给他们带来奇闻轶事,浓厚的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有些地理知识比较抽象笼统,报刊杂志能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例如,讲到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时,适时引入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中的一段短文: “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的一项预测表明,在目前使用速度下,全球的石油最多还能用39年,天然气为60年,煤为221年。”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用一点少一点的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的理解。
有些报刊新闻牵涉到一定的地理学专业知识,可以用这些事例引导学生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去观察、分析、解释当今世界的重大自然、社会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就感,这也是培养视野开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例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的地震,引起了百年罕见的大海啸,海啸横扫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沿岸,造成近20万人死亡,50多万人受伤,100多万人流离失所。我们在对这场人类大灾难感到震惊与同情的同时,也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英国一个10岁的女孩凭着她在课堂上获知的海啸常识,拯救了泰国普吉岛上数百人的性命。英国《太阳报》在报道这项消息时,把10岁女孩蒂莉( Tilly)称为“海滩天使”。报道说,同母亲到普吉度假的蒂莉在觉察到海潮有异样时,立刻告知母亲。《太阳报》引述蒂莉的话说: “上个学期卡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地震和地震如何引发海啸。”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地震和海啸的知识,以及人类防灾抗灾的意识和举措。
报刊杂志,电视新闻中的许多介绍我国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及祖国建设成就的资料,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学生感觉可信,易于接受,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例如,在讲到长江水能的开发时,补充介绍三峡水电站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其年均发电量为850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5000万吨原煤,具有发电、环境净化、治水防洪、供水灌溉、开发航运效益等等。三峡工程确实是“功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宏伟壮举。一些反面事例也能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很好的震撼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如讲到我国水资源问题时,介绍“中华民族摇篮”——黄河的下游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断流,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断流的河段也不断向上延伸,1997年断流时间达到126天,断流河段700公里。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上游地区对黄河水的过度引取和利用。对这种情况学生感到十分震惊,纷纷表示在发展工农业生产时需要保护水资源,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节约用水。
总之,报刊和电视新闻等大众传媒对地理素质教育的帮助是多方面的,但也需适时适度。否则会主次颠倒,有喧宾夺主之感。这需要教师在平时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资料并与地理知识有机联系,这样才能恰到好处。
实践证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切入点,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质疑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动地为学生创设质疑、讨论的环境,得体的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演绎,去探讨本质,发现规律,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能够得以培养和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