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地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地质学中导向新型技术使用的新探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29
  • 阅读量12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通过近几年的产能建设,大部分地区水平井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一些储层厚度大,物性好的储层已经开发殆尽,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产能任务及新建产能,就必须对许多复杂气藏,难动用储量进行开发,复杂的地质因素给现场的综合录井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导致现在采用的技术已无法满足目前的综合录井需要,急需通过新方法和新技术来指导工作,地质导向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关键词:地质学;导向技术;新探究


  地质导向的水平井钻取需要诸多的技术支持,其中录井和定向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以往的水平井在钻进过程中往往运用地质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推测钻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录井和定向技术具有实时性、具体性,可以更精确为钻井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录井公司大胆的将录井和定向结合在一起,成立定录一体录井队,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出地质导向的作用。水平井可以大大增加井眼在产层中的长度和产层的泄油气面积,其成本略高于直井,但单井产量却是直井的数倍,在薄层、低渗透、稠油、页岩气等油气藏及底水和气顶活跃的油气藏中得到广泛使用。


  1地质地层对比与预测技术


  地层对比是地质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地层对比、划分和预测,是现场地质录井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卡准取芯层位、潜山界面、完钻层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随钻准确预测并卡准水平井、大位移井目的层深度的关键。虽然水平井大多都是在地层比较清楚并有邻井控制的情况下部署的,但由于受地震资料品质和分辨率等问题的影响,常会使得设计的目的层深度与实钻深度几米至几十米。进入水平段前的井斜角往往高达70°以上,此时的垂深若相差一米,水平距离就会相差几十米乃至上百米,导致水平井的质量和油气层钻遇率大幅度降低。对于目的层为薄层的水平井,更是如此,一旦钻穿目的层并进入下部非储层,便可能造成提前完钻,完不成设计任务。


  这种情况下,就显示出录井和定向技术的强大,随着录井技术的发展,精细化、定量化、全面化程度逐步提高。其中,快速色谱及微钻时技术给地层的精细对比和划分提供了有效地解决方案;元素录井和岩屑伽马录井技术为特殊钻井工艺条件及缺乏标志层条件下的地层对比提供了有效地解决方案;核磁共振录井、定量荧光录井为储层物性、含油性的定量检测与对比提供了有力手段。对比的方法是在有合成记录标定的地震资料约束下,在掌握地层分布的基础上,利用现场录井、MWD、LWD等资料与设计依据井的测井、录井资料进行对比,利用定录一体软件,输入设计的轨道数据以及根据区域邻井地质资料预测的地层数据,可以绘制出设计井眼轨迹和预测地层剖面,结合岩性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地层数据以获得真实的地层剖面,对目的层深度进行预测。


  2地质解释与导向技术


  进入水平段后的油气层钻遇率是衡量水平井质量和成败的关键。国外的高分辨率随钻电成像测井、测方位电阻率测井、随钻核磁共振测井等先进的随钻技术已成为水平井地质导向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录井公司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与国外公司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LWD技术和解释水平均远远落后于国外。但是依靠随钻过程中录井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资料及LWD/MWD的电性资料,并结合地震剖面,利用定录一体软件实时修正油气层模型,也可实现精确导向,提高油层钻遇率。地面录井资料虽然受井筒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资料直接、直观,有助于解释结论的多解性,这一优势是随钻测井资料多不具备的,且中浅层水平井的迟到参数也比LWD/MWD资料的实时性强;所以,在地质解释过程中,需要二者有机结合,所以,录井公司定录一体队就有机的把定向和录井结合在一起,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地震资料通常无法识别薄层变化、相变导致的岩性变化和小断层,因而经常在水平段钻遇非目的层岩性或油气显示变差。此时就凸显出了录井和定向的作用,岩性的变化可以通过钻时、元素录井、岩屑录井、随钻伽马曲线等进行判定识别,油气显示的变化可以通过气测曲线及电性变化进行判定。只要解释准确,才能正确指导钻头的走向,并得出是否完钻,合适完钻的科学依据。


  3地质导向的多元化以及发展方向


  现在录井技术能够在现场进行全面的直接识别、评价油气层和获取勘探资料,这就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围绕及时地、更大限度的获取更多的钻井地质、工程信息,综合录井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地质录井、气测录井、钻井液录井、工程录井、地球化学录井和地球物理录井以及大批的新技术的开发,比如X射线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综合录井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学科理论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录井技术的发展,使录井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向機械化、自动化的飞跃,使录井资料的应用实现了从简单分析向综合解释、评价的转变。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综合运用现场各种地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成为现实,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新技术的革新是必然的趋势,目前人力所及之事将被各种仪器更有效的代替。


  参考文献: 

  [1]雷波涛.录井在水平井钻进中的导向作用[J].录井技术,2003 (1) . 

  [2]詹先运.如何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J].中国勘察设计,2009 (04) . 

  [3]王淑杰.浅谈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04) . 

    作者:郑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