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艳
我认为,在高中的音乐鉴赏课上,除了要给学生一种主观听觉的享受外,更多的应该通过聆听体验,运用专业的音乐鉴赏知识,客观地去探寻音乐作品本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从而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判断一部音乐作品是否有价值,不应只取决于它是否完美表达了作曲家的内心情感,也不完全取决于这部作品是否满足了听者需要,或听者是否喜爱这部作品,是否觉得它“好听”,而在于它在音乐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独特的价值、地位。也就是说,在享受这些音乐作品带来的愉悦感之时,作品背后还有更多的“价值美景”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欣赏!
那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老师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探寻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美景”呢?
一、问题引领,启发兴趣
在高一新生入学第一节“起始课”上,面对厚实、沉甸甸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让他们仔细浏览教材目录,认真翻阅整本书,根据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真实感受来回答。(以下小括号内文字是学生的反馈与小结)
问题1:请找出哪些音乐作品和作曲家是你熟知的?(熟知的作品不多,作曲家较多。)
问题2:在不熟悉的这些音乐作品中,你比较感兴趣的有哪些?(不多,很少,没有)
问题3:本教材中哪些音乐作品是你很渴望聆听学习的?(几乎很少、有些班没人举手)
接着我给出了下一轮问题:
问题4:“同学们,封面上的‘音乐鉴赏’四个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重要?(鉴)
问题5:“鉴”的含义是什么?(镜子、品鉴、鉴定)
问题6: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有个《鉴宝》栏目,以百姓大众化的收藏品为对象,由各行业著名专家现场鉴定评述,从而发掘宝物所折射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面对各类或不起眼或炫丽的宝物,如何“鉴宝”?(要具备一定的文物鉴定知识和基本鉴别技能)
“同学们,俗话说得好“藏物更藏知,品物更品识”,教材中选编的这些音乐作品,就如同节目中的各类“宝物”,也许现在你们觉得它们外表很不起眼,甚至暂时没有欣赏它们的兴趣,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认识到它们真正的价值所在。所谓“知真”才能“识假”,只有掌握专业的音乐鉴赏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品味、欣赏到教材中这些经典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美景”。如果你们也想成为真正的音乐“鉴宝”专家,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音乐宝库的大门吧!开启我们的探宝之旅!”
教室里突然响起了掌声,在孩子们闪烁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他们求知的渴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聆听音乐时,原有的自然感应能力、音乐修养与学习经验,对即时发出的音响刺激都会有一种“过滤”或“混合”作用,使生理与心理反应带有…定的主动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定势”。当倾听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心境与音乐音响具有某种相似结构,审美时就会产生人的心理与音乐“共鸣”的现象。
如上《高亢的西北腔》-课时,课前教室里正播放着高亢嘹亮的民歌《脚夫调》,学生们走进教室,脸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表情和动作(诧异、皱眉、捂耳朵):“老师,您这放的是什么歌啊?怎么这么难听?吵得很哎!不知道唱什么?”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
上课了,屏幕上出现了一张陕北黄土地人民居住的破旧窑洞和高陡荒坡的图片……
问题1:同学们,如果你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如何与你的邻居打招呼?(看上去隔得那么高、远,又那么荒凉空旷,应该是要大声喊叫吧!)
问题2:是啊!生活环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达方式。这里很空旷,地形复杂,地域宽阔,房子之间隔得老远,需要很大声才能听见对方说话。同学们,每当你们感到痛苦、孤独、寂寞时,通常会用哪些方式来宣泄排遣?(听音乐、唱歌、看电影电视、上网、睡觉、大哭一场、找人诉苦)
问题3:那你们觉得,生活在荒凉黄土地上的这些贫穷而善良的劳苦人们,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排遣他们的寂寞、苦闷与孤独呢?(大声喊?唱歌?哭?叹息?)
出示一组陕北高原恶劣的生活环境、脚夫背着重物跋涉的图片。
问题4:在西北高原的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赶脚的人,他们长年以帮他人运送生活用品、卖脚力为谋生手段,被称之为“脚夫”,在西北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们“菁”吗?他们必须忍受着身心的劳累、疲惫和孤寂等多重痛苦的折磨。你们知道他们是采用何种方式来宣泄痛苦的吗?(不停地干活?大声吼几下?唱歌?)
问题5:陕北有句古话说得好:“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信天游”是陕北地区最常见的民歌体裁,从字面上理解,“信”就是言语真实,是真人真情的表露,“游”就是游走,边走边唱,随意即兴,想唱就唱。可见信天游和老百姓的生活史息息相关的。在陕北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也会唱几首信天游,脚夫们当然也不例外了。那么脚夫们唱“信天游”到底想表达怎样的真情实感呢?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聆听课前播放的这段“难听”的歌声,听听这位西北老汉演绎的质朴的脚夫情。
教室里异常安静,没有人再有异议,随着《脚夫调》的响起,心灵的共鸣开始了……
二、视角独特,方法多样
1.从音乐要素入手捕捉作品中的音乐特性价值
纯器乐作品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指导他们在音响中感受音乐情绪、关注音乐独有的语汇是学生学习音乐最直接的体验方法。我们可以先通过音乐作品的标题来引导定向联想,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其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思想等虽是非音乐因素,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想象作品意境。其次可以通过有方向性的问题设计,引领学生听辨音乐中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配器、音色、曲式、和声、调式、织体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判断此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并探寻作品在音乐宝库中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在民歌教学中,我认为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歌曲的地域特点和演唱特色。如在上到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时,学生听了宝音德力格尔的蒙语版演唱后,A同学举手说:“老师,如果我说听完心里毫无感觉,您信吗?甚至觉得唱得有些难听,不知道她凭什么能在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拿金奖呢?”(以下小括号内是设计意图与学生反馈)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示意他先坐下,然后说:“同学们,今天请你们来做个闯关游戏。”第一关“听”:听《牧歌》,清在歌曲中听辨歌者运用了什么演唱技巧?(引出蒙古族长调中特有的“诺古拉”,即指发音器官发出的波折音或颤音);第二关“模唱”。跟着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模唱歌词中“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跑”字运用的“诺古拉”唱法;(歌曲比较熟悉,一个字的“诺古拉”容易学,激发学习动力。)
第三关“创作”:出示《敖包相会》的歌谱,要求为每句歌词的句尾字“哟”“彩”“嗬”等加唱一个“诺古拉”。(每一句的尾字都有一点小变化,同学们兴趣盎然,创造出很多精彩的版本):
第四关“模仿、记录或超越”:再次聆听《辽阔的草原》,仔细听辨并在歌谱上记录下歌者运用了几次几种不同的“诺古拉”?尝试着模仿学唱,并创造出比她唱得更好更多样的“诺古拉”。
接下来,同学们不再唧唧喳喳,全都安静地低头认真地看向教材中的那一页,教室里瞬间一片寂静,只剩下宝音德力格尔悠扬的歌声在飘荡,我看到学生手中的笔一直在歌谱上晃动,但无从下笔,听完后,“哪位同学愿意来闯一闯这第四关呢?”许久的沉默之后,听见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地嘟囔:“太多了,好难啊!”我说:“同学们,我想你们已经为前面A同学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答案。”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感觉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说服力。
2.从音乐内容中寻找音乐作品背后的美学价值
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普遍的人类情感。”也就是说,作曲家不是单纯用符号和乐器来模拟记录生活中的各种表情声响或人的喜怒哀乐,而是要调动作曲技术将这种线索显现出来,还要在这基础上将音乐的美显现出来。而我们的音乐鉴赏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去体验、感悟这种美。
比如在一些声乐作品鉴赏课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以下方面:
(1)根据歌词中的韵律音调,作曲家是如何通过作曲技术配合歌词创造诗画的意境?
(2)词曲是如何完美结合帮助深化了歌曲的美学价值?
(3)通过哪些和声手段丰富了美学韵味,从而揭示它背后所反映的深刻社会思想内涵?
在众多的作曲家中,“歌曲之王”舒伯特就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乐派的美学思想,并打破整个古典乐派的一些严格规定,把浪漫乐派的美学色彩用到了极致。他很善于用钢琴伴奏的造型与和声的运用,来表现歌曲中的某种意境和韵味,对塑造音乐形象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中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就是通过文学和音乐双重手段来表达情感。歌曲采用了德国伟大诗人缪勒的诗篇,是音乐与诗歌完美结合的一个神来之笔,具有音乐与文学双重审美价值。
如教材中的歌曲《菩提树》是套曲的第五首,由于其意境深刻,创作手法简炼,艺术表现完美,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分析聆听过程中,我通过设问,引领学生对歌曲旋律结构形式、调性、和声以及钢琴伴奏等方面进行关注,帮助他们领略歌曲本身的美。(以下小括号内是学生反馈和师生小结)
问题1:A段中旋律由哪些音构成?四个乐句的旋律行进有何特点?(旋律平稳,少有大跳,围绕“1 3 5”等几个音作上下级进式的回旋,四个乐旬除节奏保持一致外,还采用了重复、变化重复等发展手法。)
问题2:老师钢琴示范,A段钢琴伴奏对突出和加强主题做了怎样巧妙的安排?这样安排为何效果?提示:如音域有无大幅度拉抻变化?伴奏的节奏型是简单还是复杂?(伴奏织体音域只有八度,采用同歌唱旋律相同的简单节奏型,从情绪上造成一种平静叙述的感觉。)
如果说A段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幸福的回忆,那B段则侧重于表达现实的流浪生活,主人公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的凄凉情景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问题3:B段从E大调转到同名e小调,运用同名大小调的两次转换.对歌曲的感情色彩做了对比,作比较聆听,结合歌词内容,此段音乐传递给你的是怎样的情绪变化?(小调部分显得比较暗淡、凄凉,更好地表达了现实的流浪生活。唱到我听见树叶细语是对主人公的呼唤时,旋律又回到了E大调这种段落本身的调性对比,表现出主人公略显激动,寻找幸福的强烈愿望。)
问题4:老师钢琴示范,与A段对比,B段在伴奏织体上,伴奏声部的低音区和更多地使用了八分音符的三连音的分解和弦模拟菩提树枝随风摆动与树叶的沙沙声,并形成了固定的节奏型,增加了音乐的动力感。作曲家这样处理可以有助于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情绪和性格?(表达了主人公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但内心渴望得到呼唤安慰的悲凉情绪和不甘于现状、不屈服命运的性格。)
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方式的赏析学习,在学生中引发了极其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们深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醍醐灌顶般体会到了歌曲背后蕴含的珍贵美学价值,因此学习兴趣愈加浓厚。同学们纷纷表示:“因为懂,才会爱,这样的艺术歌曲的确是经典之作,令人一听难忘、百听不厌”。
3.从精神层面体会音乐作品背后深层的情感价值
音乐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当一段优美的音乐流动时,学生通过聆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由自主地被音乐吸引和陶醉,从而对音乐产生学习的欲望,同时它对于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力与感染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上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一课,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观看贝多芬传记电影《复制贝多芬》和《永远的爱人》,对他的生平经历做一些了解。然后在课堂上简介交响曲的曲式,重点欣赏第四乐章。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思考:
问题1:仔细聆听“欢乐颂”主题,在乐曲中从一开始共出现了几遍?分别由哪些乐器演奏?乐器音色的层次变化对推进乐曲的情绪表达起到了什么作用?(主题出现了四次,主奏乐器分别是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及乐队全奏,不断重复欢乐颂主题,力度从弱到强,音区从低到高,形象地表现了“欢乐”的壮大过程,层层发展推进,坚定而富有激情。)
问题2:经过了弦乐管乐打击乐器等多次重复叠加演奏,做好充足铺垫后,人声部分终于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仔细听辨“欢乐颂”以哪些演唱方式出现?(独唱、重唱、合唱)
问题3:此曲是贝多芬在经历了耳聋多病、感情不顺、亲人远离、理想抱负受挫等一系列痛苦折磨之后创作的神来之笔,我们在聆听中有没有感受到他的忧伤?在音乐中贝多芬急切想寻找的是什么?他极其渴望实现的美好未来是什么的?你会被贝多芬的何种情感所打动?(在乐曲中听不到半点忧伤,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欢乐和热血澎湃的激情。尽管他在这段音乐中所描绘的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美景至今都未完全实现,但欢乐颂的旋律贯穿始终,不断地带给人信心和希望,他那种勇敢、乐观、坚强的态度令人敬佩,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催人奋进。可惜《第九交响曲》成了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最终成为了他作曲生涯的巅峰。但作者通过这部作品所传达的那种大爱令人动容。)
问题4:贝多芬在交响曲中加入了人声合唱,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全曲构思独特,表现形象丰富多样,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在曲中贝多芬创造性地加入了声乐,打破了交响乐以往的规范和表现形式,变成由交响乐队与合唱队共同表演的一部宏大的英雄颂歌。两百余年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令无数音乐家与听众为之折服倾倒,贝多芬在我们心目中也成了神一般的人物,《欢乐颂》也因此成了人类音乐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明灯。)
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音乐作品的价值在于它在欣赏者那里唤起共鸣的能力,它使欣赏者们产生了某种认同、理解和愉悦感,这种情感不同于其他任何由使用价值或道德价值相联系的情感。有些经典音乐可以持续几代人、几个世纪、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事实证明了它们确实存在着某些非常有流传价值的音乐特性。经典音乐作品的真正价值,正是这些乐声背后的心声与美景。
叶艳 浙江省义乌中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