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筱艳
一位资深班主任感慨地说:“当了几十年的班主任,本以为已经很了解学生了,可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现在的孩子的世界我不懂啊。”这声感叹道出了很多班主任的心声。这也是数字原住民们给我们这些“数字移民”提出的新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非常高,是互联网的拥趸。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词汇和热点问题,作为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处理和面对?一味迎合是行不通的。当你还在为了跟上学生的脚步学起微博、微信的时候,学生已经开始热衷于Instagram了。一味拒绝也是不可行的,毕竟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当学生对你“卖萌”你却“不解风情”的时候,“可能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就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每个人都提出新的要求。作为班主任,也必须尽快地适应时代并积极应对。马云提到“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
本文提到的互联网思维,原意是指商业领域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有人把互联网思维比作思想界的文艺复兴,其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更加重视网状社会中人的价值,去中心化,平等、开放、协作、分享。平等、开放、协作、分享也正是学校教育所倡导的精神,所以将互联网思维嫁接到班级管理中去,看似跨界的组合往往能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笔者从《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选取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结合初中阶段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和策略进行阐述。
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是一种信任与认同的思维。它不仅指功能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情感诉求与认同的满足。年轻一代自我意识和参与感强,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用户思维中有三个关键点:得用户者得天下、参与感和体验至上。
“以学生为中心”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这与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不谋而合。下面将以两个案例来说明“参与”与“体验”在班级管理策略中的应用。
【案例一】从老师选到学生定,“参与”让班级管理更民主
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必须有一个功能完备的组织机构。如班委会、团支部;还必须有相应的班委,如班干部、团干部、小组长、课代表等。得力的班委是一个班级坚强的核心。
班干部是怎样选定的呢?有经验的班主任会经过观察、调查,听取有关教师的反映,在广泛吸收班上同学意见的基础上,选出品学兼优、关心集体,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成为班干部。
站在班主任的立场来看,通常认为这一过程已经非常民主了。但是对于学生群体来讲,“班主任的调查”“任课老师的反映”以及“部分同学的意见”这些信息都是不透明、不可见的,导致学生对选定的班委认同度不高。
如果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班干部选举和管理中去,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笔者将班干部任命和管理分成以下步骤:(1)班干部自荐;(2)学生投票推选;(3)班干部定期述职;(4)学生对班干部进行满意度评定。上述步骤中提到的投票和满意度评定均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投票和统计。
同样是民主选举,只是将平台移到网络上来。一方面学生参与度高了,感觉自己对班干部的选举和评定有了直接相关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班干部也会意识到自己的管理是受关注和受监督的。这些原本品行、学习、纪律、活动等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分析】正如互联网思维中提到的粉丝经济的要义:“让用户参与产品优化,让粉丝投票,粉丝决定了最终的潮流趋势,自然也会为这些产品买单”。学生逐渐建立起民主和自治的习惯,学会对班干部的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由于班委是学生自己亲自选的,亲手评的,所以也比较信服班干部的管理。一方主动管理,另一方服从管理,班级管理进入了良性循环。
【案例二】从公告栏到消息树,“体验”让学生更有责任意识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一块贴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生表的公告栏。学生除了在开学初会关注一下公告栏外,其余时间很少再去主动关注。套用一句互联网术语来说,“公告栏的用户黏度很低”。反观学生对于自己的微博、微信、空间动态的关注程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形成如此强烈反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和内容有关,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与自身相关性大;二是社交媒体的信息更新快,所以迫使自身想去主动获取这些新的信息。
根据这一情况,我对班级公告栏的内容和发布方式做了微调整。首先,内容经常更新,除了常规板块以外,还有每周滚动更新的“近期大事”。随时有新动态的“成长的足迹”和“加油努力”,用以表扬好的现象和公布存在问题。其次,信息发布后教师不再通知,而是每周时间一到,通知和布告就会“下线”,吸引着同学们去主动关注这些信息。新规则实施后,每次公告栏有更新都会有很多学生主动去关注,并相互交流探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班级事务人人有责”的氛围。公告栏的作用从“通知栏”变身为“消息树”,成为学生在课间经常关注的一角。
【分析】参与感和体验至上是用户思维最重要的体现。学生原本就是班级信息的创造者和来源,上述案例中“消息树”将具备共同价值观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让学生基于喜欢、基于关心进行关注和互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得学生者得天下,良好的班级管理体验对于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大有裨益。
简约思维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消费者的选择太多,选择时间太短,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例如,在产品设计方面,追求简约,力求看起来简洁,用起来简化,说起来简单;在业务规划方面,追求专注,因为专注才有力量,用最短的时间抓住关键点,并持续专注这个关键点,效率与速度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案例三】从一把抓到抓重点,“专注”让成长道路有迹可循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大致可分为常规、学习和活动三条线。每条线又有若干分支。以常规为例,就可以分为卫生、纪律和两操等方面。班主任管辖范围虽小,但工作内容着实不少。追求完美的班主任经常会陷入海量的事务不得脱身,本意是追求面面俱到,可实际上都是蜻蜓点水。班主任还经常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到处解决难题,分身乏术、疲于奔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时候,以简约思维作为利刃,或许可以快刀斩乱麻,斩断旁枝末节,厘清管理头绪。在建班初期,班主任就应该与学生一起明确本班的班级管理组织架构。在接下来的管理中,根据每个阶段班级的实际情况,利用班会课等平台讨论出本阶段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张榜公布在案例二中提到的“消息树”中。
如笔者所在班级本学期制定的每月一主题有“九月:内务整理月”“十月:午餐管理月”“十一月:作业质量月”“十二月:自修纪律月”。简洁的名称使学生努力的目标非常明确,专一的内容也让管理成效一目了然。每月一重点,月初确定,实施一个月,月末验收总结。力求每月一小步,月月有进步。脚踏实地逐步向着常规落实、学习争先、心态阳光的目标前进。
【分析】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记住。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必须因地制宜地找出阶段重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注意有重点地跟踪反馈,不断地正面强化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极致思维
极致就是匠人精神,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做到极致,才能够真正赢得人心。而好产品自己会说话,是能够自传播起来的,在这个好产品自然会形成口碑传播。
【案例四】从排名表到小磁贴,“新奇”让竞争更生动有趣
成绩始终是学生和教师无法绕开的问题。在现行的学校教育环境下,成绩也确实是衡量某阶段学习成效的重要指标。如何让学生了解这个阶段自己的学习效果,又不唯“分数”是瞻?教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笔者利用案例二中提到的公告栏做了一番文章。
首先,从选择公告栏的材质入手,借鉴企业绩效管理中常用的磁性白板作为公告栏,并将全班每位学生的名字做了四种颜色的磁铁,名字磁铁可以直接贴在公告栏的“梦想争先榜”栏中。然后,每个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综合表现,选取相应颜色的姓名磁铁进行小组排列,如学习状态好的选择红色或者橙色,仍需努力的选择蓝色或者绿色(如图3)。若状态提升则改变姓名磁铁的颜色,表现出色的小组以“奖杯”或者“大拇指”的磁铁鼓励。
【分析】新颖的形式,美观的效果,方便的操作,打造了让学生尖叫的产品,引来了任课老师甚至隔壁班同学的关注。这种人无我有的优越感,让学生消除了对成绩的排斥心理,竞争变得更有趣了。四色姓名磁贴的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争先恐后的内在需求。在一片暖色磁贴中,冷色磁贴的学生自然是不甘落后,争取“变色”。以小组为单位排列,也让学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团队意识进一步加强。
迭代思维
迭代思维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微”,小处着眼,微创新;另一个是“快”,快速迭代。“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迭代不仅是产品开发模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企业需要,班级管理中也同样适用。“微”,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班级管理,从学生的细微需求入手,贴近学生心理,在学生参与和反馈中逐步改进。“快”,即实时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并快速做出反应,不让小问题积累成大麻烦。
【案例五】从班规1.0到班规2.0,“进化”让常规更落到实处
班级规章制度是使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提高学习、生活的自觉性,塑造优良的班级风貌的重要保障。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中,每个学生都应能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加班级各类文体活动,为班级争得荣誉。
初一第一个学期,我班以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中学生素质评定条例为指导,经过班干部和全体同学的商讨,一起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细则。从“道德素养”“交流合作”“劳动与技能”“实践与探究”“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六个方面入手,规定了各项加分和扣分条目。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既然存在不合理,就必须修改。学生对互联网时代的软件升级和游戏中的角色进化概念已经非常熟悉,我们就提出了对班规进行进化升级,对普遍存在争议的条目进行修改,并将班规命名为2.0版本。“进化”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一种迭代思维,即允许不足的存在,不断试错,在进化中不断完善班级制度,让学生和班规共同成长。
【分析】迭代思维可以与前文提到的思维相融合,出组合拳,效果更佳。如在案例三中提到的公告栏中,针对学生反映家校联系本中“心情日记”无话可说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建议,增加了每周“话题”的磁贴,由学生定期更换话题。虽然是旧瓶装新酒,但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对“话题”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心情日记”。微处创新,快速迭代成了拉近教师与学生距离的法宝。
图4 从“心情日记”到“话题”
互联网时代信息浪潮势不可挡,我们应该顺势而上,因势利导,善用新技术、新观念来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策略和班级管理策略,引导中学生关注校园信息,获取有用的信息,利用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商品,教学也不是产业,我们要追求的更非营利。在借助互联网思维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允许不足的存在,从失败中得到历练,从尝试中寻求成长,让我们的班级管理技术更加纯熟,班级管理艺术日臻完美。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实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