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教育可行吗

  • 投稿忆片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74次
  • 评分4
  • 49
  • 0

钟柏昌

编者按: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机器人教育”这个词并不陌生。十多年前国内就开始了将机器人引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但机器人教育发展到现在,已变成了学校里仅有少数学生参与的竞赛性活动,“人”之间的竞赛也逐渐演变为“机器”间的竞赛,这背离了利用机器人培养所有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初衷。如何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回归?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以及机器人本身的发展,普及机器人教育的呼声渐高,而普及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也让人担忧。为此,我们特地约了一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机器人教育普及之路是否行得通。

关于这一话题我刊会持续关注,也期望您投稿参与讨论。

首先应该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机器人教育已经在不少地方开始进入课堂,以班级为单位开课(即普及教育导向,不同于竞赛导向),且是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框架内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3年上半年在北京景山学校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展示活动受到大家欢迎也是例证之一。

有教师认为,机器人教育会增加成本,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模块封装后的“傻瓜化”操作)等,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这种结论是从机器人竞赛中所观察得到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变了味儿的机器人竞赛,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演变成经费的比拼,“机器性能决定成绩”,昂贵的、高性能的、傻瓜化的机器人得到了“有钱人”的青睐。而事实上,目前大部分面向全体学生开课的机器人设备与面向小部分学生竞赛的机器人设备有很大差别,无论是成本还是设计功能都不可相提并论。目前市面上有多个品牌的低成本机器人产品,也有很多一线教师自主开发的简易机器人方案。这些产品、设备和方案,才是使机器人教育从变味儿的竞赛走向本真的教育的重要保障。换言之,开展机器人普及教育也是修正机器人竞赛误区的重要举措。

更重要的是,是否开展机器人普及教育,不是首先看条件是否完全成熟,而是看其对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是否有价值。无论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很多人都认同机器人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而将其视作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生长点之一。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何况现在不少学校已经具备开展机器人教育的基本条件。改革才有发展,所谓发展必须经历不成熟到成熟的渐进过程。初生之物,其形必丑,因丑而弃,非明智之举。课改之初,将信息技术列入综合实践活动,即是如此,置课程价值于不顾,而纠结于所谓的“成熟条件”。

还有教师认为,开展机器人教育会引起更大的地区和学校差异。确实,如果采用选修课的方式,必然有条件的地方开课,没有条件的地方就开不了,但是,这种差异已经客观存在,将来也将依旧存在。任何一件事情的开始都不可能全盘推进,否则就是吃大锅饭,没有示范何来效仿?难道我们现在还要去追究那些先行者的“政治责任”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信息技术教育者是否也要解放思想?

当然,在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教育,现阶段可能无法用必修课的形式开展(如果用超前一点的眼光来看,必修也将成为一种选择),但是一定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尝试,新的规划文件(标准或纲要)应该为各地学校开展机器人普及教育提供政策空间。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