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高雅,乐学善思。自重自信,自强不息。”这是二十年前,我上高中的时候,贴在教室前面黑板上方的几句话。
至于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未曾解释过,我们也不清楚。偶尔在上课开小差眼睛掠过它的时候,也会在脑海里闪过它的字面意思,我们猜想那可能就是标语,或者是教室里的一种装饰。
现在回想起上学时候的情景,才知道那句写在教室黑板上面的话是班训,它其实是和校训一脉相承的,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阐述,是校训的诠释,是特定的教风与学风的注解,更是学生言行的警示和忠告。它不仅是教室内环境的一种装饰,而且还应该起到提醒、号召同学们进步、成长的作用。
在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也尝试着利用班训来进行教育。我在办公室里抓耳挠腮,琢磨了好几天,选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作为班训。这句话很寻常,完全没有想象中班训的那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味道。不过,这也正是我选择它作班训的理由。因为,那时,我带的那个班,其气质就和这句话一样,整体平稳,找不出一点儿毛病,但换句话说就是缺少一些青年学子的冲劲,缺少一些锐气。
我把选择这句话的用意给学生解释清楚之后,把它贴在了教室黑板上方的空白地方。期望学生在与它每日的朝夕相处中,一抬头.就能看到班主任对他们的鼓励与鞭策,从中找到奋斗的力量。
遗憾的是,一个月以后,我就发现寄予浓浓期望的这条班训,在学生眼里,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重要,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辛辛苦苦拟出来的班训,最终成了一种装饰,换来的只是学生的漠视,的确让人觉得失望。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看样子,当班训仅仅是一种被要求、被安排的目标,根本触及不了学生的内心,自然就不会获得学生的认同了。
一、三步走,让班训从学生中来
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和思考,所以在第二次带班制定班训的时候,我谨慎了许多。
一个好班训应该满足以下几点:一是班训应该是从学生中来,二是班训能够获得每一个学生认同,三是能够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一个班级的班训一经确定下来,是不该轻易更改的。在这样的思路的指引下,我把班训看成是学生发展的目标系统的提炼,决定结合成长的目标系统策划系列活动,让班训充分发挥起作用。
于是,三步走计划顺利出炉了。
第一步,“照镜子”,为自己定位
在组班一个月之后,我组织了“照镜子”活动。意在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身,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我对学生说, “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谁对自己观察得更认真,描述得更细致,能够获得其余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好啊!怎么个比法啊!?”
我乘势公布了规则, “每人准备三分钟,在小组内展示,举手投票,看看自己的描述与自己的形象是否相符。结束之后,组内其他人补充。”
接下来教室里就炸开了锅,有的组在展示,有的组有人在点评补充,还有的组在举手表决,整整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教室里的气氛一直很热烈。
第二步,“制名片”,规划职业生涯
很快,我们就又迎来了接下来的一节班会课。我发出了号召——每个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设想一下自己十年以后将会是什么样子,将会从事什么职业。
全班学生都异常活跃,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看来,未来还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接着,我给每人发了一张名片大小的卡纸,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梦想,给自己手绘一张名片。
不一会儿,许多学生就完成了自己的设计,拿着自己的手绘名片与同桌开始分享。我随机看了几张,名片上名头可谓五花八门,有医生,有厨师,还有教师……而且,让我真没想到的是一个平时柔柔弱弱的女生竟然想当厨师,而另一个看上去非常壮实的男生,却想当医生!
第三步,提炼升华,锦上添花
我说:“今天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张名片。下面,我们来讲讲名片背后的故事。向小组同学介绍名片,展示自己的梦想,结合上一周我们的‘照镜子’活动,联系自己的实际,找到奋斗的方向。先在小组内展示、讨论,上交讨论稿,再集体分享。’
各个小组聚集在了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很快,就有小组交来了讨论结果。
军是这么写的:“我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想考到美国学校,在美国留学,留学完后,便在那边打工,大概打3年工,赚够了钱后,就去梵蒂冈生活。我的理想虽然是那么遥不可及,但我只要努力学习,就不会辜负我这一个远大的理想。我这个理想可是要付出许多的:比如要努力学习英语,到了美国后可以学习生活,还要学习意大利语,学会了意大利语才能在梵蒂冈定居下来。还要半工半读,这是很辛苦的,但既然这是我的理想,我就不应该怕辛苦,我会坚持下去。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不能辜负我的理想!”
“十年之后,我想我应该是一名厨师,也许大家会觉得厨师这个梦想并不是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我爱美食,更爱自己动手为别人带去愉悦与快乐。因此,我要做国内一流的厨师。是的,我的文化课成绩不是太好,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实现自己的梦想,从现在起,我会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我会抓紧在校的这两年的时间,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之间,学会协作,学会沟通,同时,我也会搜集各地风俗知识,了解各地的美食。”这是丽写的。
没想到平时看上去好像没心没肺的小家伙,竟然隐藏着这样的心思。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传阅了每个组的讨论记录,然后要求他们以这些讨论记录为中心,思考它们有什么共性,如何才能从现实出发达成这些梦想。
又是一番讨论,最后,综合各小组的意见,形成了如下结论:
“每个人的梦想虽然都不一样,但是把这些有关梦想的讨论记录汇总在一起,就可以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每一个梦想都是美好的,值得尊敬的。这都需要我们坚定信念,严格要求自己,付出艰辛的努力,不断地奋斗、进步……”
“好!”听完他们的总结,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学们能不能够再提炼一下,总结出几个核心词语呢?”
经班委收集、整理各方意见,最终提炼出了八个字:自律、自信、成才、成功。
他们解释说,“在成长的路上,有目标的人,是自信的,但是他只有严格自律,不断地向目标靠近,才能维持这种自信。当然,一个能够自律,而且又有自信的人,他最终一定能够成为有用之才,取得人生的成功。”
这正是我想要的。我非常高兴地说,“通过三次连续的班会,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制定出了真属于我们自己的班训。 ‘照镜子’同学们知道自己现在的状况;‘制名片’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梦想。现在,我们立足现实,在梳理了自己的梦想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提炼出了‘自律、自信、成才、成功’这个八个字。它不仅时刻提醒我们要有方向,要脚踏实地,而且还提醒我们时刻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老师将把这个八个字写下来,张贴在黑板上方,作为我们的班训,好吗?”
就这样,班训产生了,也很快就贴到墙上去了。
、课前诵,让学生记住班训
本以为接下来时间里,学生们会受到班训的激励,意气风发,大步前进。可是,一周之后,班级里看不出半点涟漪。
思来想去,我决定对原来每天上课的师生问好程序进行改革,要求学生上课前齐声背诵班训代替问好。第一次试行,学生的表现并不好,声音参差不齐。渐渐地,他们进入了状态。现在,每到上课,有力的班训呼号声就会在我们班响起,成了我们班一道特别的风景。
就这样,学生很快就把班训记住了,无论在什么时候,学生总能非常准确地说出班训。但是,每当看到他们把班训喊得山响的时候,我还是会纳闷,班训是否真的扎根到了学生的心里,是否真的激励他们不忘记目标一直奋勇前进呢?
三、选准点,让班训落实予行动
反复琢磨“自律、自信、成才、成功”的班训,结合我们中职班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的实际,我决定把突破口放在自律、自信上。在我看来,班训里的自律、自信是方向,而成才、成功则是目标、期望。我决心趁着热乎劲,继续用活动把这些东西落实下来。
我专门为每个学生设计了反思表,每天晚自习都要抽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先对照自己的阶段目标,对一天的表现进行反思,然后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等次自我鉴定。
为了防止学生不负责任随意填写,反思表填好之后,上墙公示,同学们有疑问的,相关同学要在全班做出解释。
除了这种形式的自律,我们还构建了他律活动。每个星期五,我们班会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形式很简单,就是每人用一张小纸条,采用书面的形式,不记名给别人(包括老师)提意见。
这些措施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它可以引导学生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在一天一天的反思中,学生对自己、对同学以及对班级都有了全新的内心体验。他们慢慢地在发生变化,与开展反思活动之前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对自己言行的约束,更加在意同学们的眼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学期之后,平时班级里面打打闹闹的情况少了,违纪的情况也少了,班上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发生变化。
四、多平台,让班训扎根在学生心里
自律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引导,那自信的问题呢?
而恰恰就在这时,这个问题也变得非常突出。多名科任老师反映班级沉闷,平时上课有些死气沉沉,缺乏生气。
这是为什么?我又该怎么办?
不久,我就意识到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反思制度上。一味反思自己是否犯了错误,的确可以让这群以往非常调皮的孩子变得越来越理性、成熟;但是,长期内省,也容易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成天害怕自己做错了事,言行举止必然变得过于小心谨慎。
我们决定对反思制度进行升级。我郑重地要求学生每天在反思的时候,除了要看自己是否有什么失误之外,还要看看自己有什么收获。而班级民主生活会上也要求除了相互提意见之外,也要给对方至少技一条优点。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发了系列班级活动,每月办一份班级小报,每周撰写一篇班级博客、讲一个名人故事、进行一场演讲、学会一首歌曲、观看一部德育短片等,与此同时,我们还组建班级篮球队、羽毛球队、长跑队,每天定时组织锻炼,发展学生体育技能特长等。
实践证明,升级是正确的。我们的这种反思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自己有什么不足,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而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事可乐,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练兵中发展了个性特长,在参与活动中找到发展的支点,找到自信的支点。
一个学期之后,我们班级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不仅能够管住自己,有一定的自律能力,而且变得自信、阳光。
回首这次有益的尝试,让我对班训甚至是班级文化建设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和学生携手前行的过程中,秉持着要让班训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的目标,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生成了这么多的制度、活动。这些过程,其实就是教育,显然比我们所谓的严格要求更容易扎根在学生的心里。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收获更多的进步和快乐。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保康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