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怎一个“简单”了得——谈“学为中心”背景下阅读教学导学单的设计

  • 投稿王启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37次
  • 评分4
  • 48
  • 0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 徐武军

【摘 要】当前,为落实“学为中心”,以导学单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进入我们的视野,但实际上,很多导学单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试图以阅读教学的角度从“导学什么”、“如何导学”、“为谁导学”三个层面进行探讨,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把握本质,体现过程,改进导学单的设计,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落实学为中心,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阅读教学;导学单;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98-02

当前,课改的核心正在从“如何教”转变为“如何学”,从“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为落实学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学校很多教师都在实践着以导学单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导学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努力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导教,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实效。但实际上,很多导学单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无疑对真正落实学为中心,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导学单设计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形式不丰富。在题型上,有些导学单通篇都是密密麻麻的格子、问题或是填空;在内容上,有的全篇设计都是以内容理解为主,很少涉及到语言特点学习和运用;另外,很多导学单通篇就一个板块。其实,导学单从使用的不同时段分,它可分为“课前预习单”、“课堂探究单”、“课后检测单”三个板块。

2.重点难点不突出。主要体现在从读课文、字词学习、脉络梳理到重点研读,再到迁移运用、课后拓展设计面面俱到。这样就造成了重难点不突出,没能体现导学单“导”的作用,我们说导学单应导在难点处,导在重点处。

3.层次要求太单一。导学设计的练习或问题没有层次性,要求统一。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的水平进行多层次、不同要求地设计。

4.过程方法没体现。这方面特别体现在重点研读或者说是课堂探究的板块。设计中导学的过程没有充分展现,或是问题或练习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有些甚至只是出现一个结果式的练习。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设计不佳的导学单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热忱,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二、具体的对策

1.导学什么——把握本质,突出重点。依据“导学什么”从内容上把握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文本的本质,导学单设计重在导教学的重点、难点,避免面面俱到。

(1)抓住“语文”之根 ——体现根本。《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有这样的论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照特级教师赖正清对阅读教学“精读与略读的规定动作”的说法: 一是课文结构、脉络的梳理;二是语言中显著特点的发现。其实两者异曲同工,课文结构、脉络的梳理体现对文本整体地把握;语言中显著特点的发现体现良好语感和运用语文的规律。赖老师的这一说法也正体现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的特点,而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所在。

如五下第七组的《人物描写一组》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依据“课文结构、脉络的梳理”和“语言中显著特点的发现”两个方面入手,设计这样的前置性导学单:

我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的故事情节发展图:

通过仔细观察整张情节图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是:(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设计,一是梳理了故事的情节,并聚焦严监生的形象;二是指向文章的写法,如情节结构上的反复,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等,也就是“语言中显著特点的发现”。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2)研透导学系统——体现重点。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导学设计,每个主题单元前都有导语,另外,课文的课前导读及课后的思考题是我们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凭借。这正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导学单的设计,如果我们能很好的领会意图,编制导学单,无疑就把握住了教学的重点,提高了教学的实效。如五上选学课文《拉萨古城》,它是配合第一单元的选学课文,是作为第一单元“走进西部”为主题的补充学习。按照这个单元导语,在导学单设计上,应着重在“把握主要内容”和“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两方面下功夫,在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点,笔者作了这样的课中探究导学设计:

①认真默读第4自然段,从文中摘录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条生活的河”各自的具体表现的语句。

②想一想为什么说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条生活的河?______________

③思考: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对照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写法上,内容上……)______________

(3)依据表达范式——凸显语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当代汉语语用学》(张艳玲主编)对语用作了这样的定义,通俗地讲,语用就是“语言的使用或运用”,指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特别是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等活动。按照这样的定义,语文就是一门学习“语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语用教学。如在《古城拉萨》一课导学单的拓展练习作业,笔者作了这样的设计:

①我想抄一抄文中写得优美的句子。★

②我能就自己喜欢的拉萨古城的某处景点写一篇导游词。★★

③我会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一处熟悉的地方。★★★

又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第一课时在重点感悟了本文反复的写法及作用后,笔者又作了这样的设计:

父亲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在漫长的36个 小时的挖掘过程中,父亲又有哪些心理活动?又会说些什么?又会出现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把你能想到的写下来(尝试运用反复的写法)。

确实,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该看是否熟练地“运用”。因此,在语用教学的背景下,我们导学单的编制就应基于学文本语言范式,凸现语言文字运用。

2.为谁而导——尊重主体,因“情”而设。

(1)分析“学情”特点 ——体现有趣。如上文所述,很多导学单存在内容、形式、板块单一的不足。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内容更理趣。在问题及练习的设计上从课文内容的理解到重点语言现象的品悟能综合兼顾,这样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思维潜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层次有梯度。如上文所述,一是在导学单分出“课前预习单”、“课堂探究单”、“课后检测单”三大板块,体现层次和递进。另外,在同一板块同一练习中,也应分层次地设计不同难度要求的作业,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如上文在《古城拉萨》一课导学单的拓展练习中设计了三个星级作业。

第三,形式更多样。首先是题型可以多样化,学生不会因为通篇都是密密麻麻的格子或问题而产生畏难情绪;其次是可以用心地根椐文本设计别致的练习。如《千年梦圆在今朝》在梳理航天事业的历程时,整个练习设计成火箭形状,让学生在“火箭”的两边写出时间和重大事件,这样的设计富有趣味,学生乐于完成。

2.整合“学段”目标 ——体现有序。导学单的设计要体现学段阅读目标,其实也是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体现。五下第七组的《人物描写一组》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小说,属于叙事性作品。上文的导学单设计就很好地对应了第三学段阅读的目标与内容,在梳理故事的情节的同时,聚焦严监生的形象。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把课文分为三部分。文章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第二部分是故事的重点,三个小故事,记录了晏子与楚王三次交锋的精彩瞬间。依据这样的理解,对照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阅读的目标与要求,在前置性学习中理清课文脉络板块,笔者作了这样的设计:

对照上表,我还发现,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之间有这样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

3.导怎么学——体现过程,实践策略。

(1)展开具体步骤——体现过程。很多导学单的练习设计往往指向学习目标的结果,没有体现过程和方法,殊不知“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中重要的一维。导学单是起引导、帮助学习的,只有充分展开过程才能更好的先学后教,以学导教,循序渐进地达成目标。如上文《拉萨古城》课中探究导学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祝新华教授提出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从“复述、解释、重整”到“伸展、评鉴,很好地体现能力递进的过程。

(2)根据文本体式——实践策略。近年来,依据文体开展阅读教学的话题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界。其实,在新版课标中也有“依体而教”的要求,如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就有关于不同文体阅读要求的陈述,只不过对文体的分类比较笼统而已。由中国阅读研究会会长曾祥芹主编的《阅读学新论》中也指出:“由于不同文体所呈现的面貌不同,从结构、语言到内容、功能,在写作者那里已经约定俗成。因此,它导致阅读主体不得不采用适合该文体特征的阅读期待、阅读定势和阅读心境以求达到可能的阅读目标。”王荣生教授也曾指出,“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

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导学单时,也应体现不同文本体式的阅读策略学习。上文提到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小说,《晏子使楚》是历史故事,都是叙事性文体,在导学单设计时就根椐文体体式,注重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有效设计和使用自主“导学单”,是高效阅读的捷径之一。在以学为中心的背景下,在当前强调课堂40分钟质量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努力探索高效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希望以“导学单”为媒介,能够探索更好的师生交流方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更好地落实学为中心,实现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2]曾祥芹.文体阅读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祝新华.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及其在评估与教学领域中的运用[M].小学语文,2008,(4).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