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上海版高二第三册课文《诸子喻山水》,精选了诸子中儒、道、法、兵四家对于山水的哲思感悟,内容看似庞杂,其实都是以山水之悟作为核心。初读文本,学生就能感受到诸子思想的丰富。儒、道、法、兵四家的观点互相碰撞,打开了学生看待山水自然的视野:从土石为山中看到儒家坚持不懈的人生观,从海纳百川的自然胜景中看到法家治国为人之道,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特点看到道家以柔克刚之“性格”,从水的变化无常中领悟兵家因地制宜,决胜千里的军事智慧。在分析山水特点与哲理感悟的关联时,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山水”中所蕴含的不同哲理。
然而,备课时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诸子各家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山水譬喻的形式来展现哲理?难道只是为了将抽象化为形象,增加美感这样简单?若说比喻论证,这些章节中似乎也没有展开什么论证,不过是若干直接的感悟。我猜想:在诸子各家对山水各不相同的感悟背后,也许还有一个共通的“源头”,这,可能就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一个关键所在。
“山水”物象作为中国哲学的本喻,不是偶然。与西方不同,中国没有诸如“上帝”“宙斯”等人格神存在,华夏民族最早的宗教崇拜源于对“自然神”的崇拜。《礼记》中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可见对中国古人而言,自然就是神之所在,而世间万物变化本身,就是道的本源,神的旨意。所以,无论是庄子“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于我为一”的宇宙观,还是《易经》中通过天地山川风雨之变来比喻人、事与社会之变的观点,抑或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之理,无不与这种传统的“山水”观念有关。“中国早期的思想家,无论属于哪一个哲学流派,都假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共同的原则。人们通过体察自然便能洞悉人类。因此之故,自然界而非宗教神学,为中国早期哲学的许多概念提供了本喻。”哲学教授艾兰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一书中得出的这一结论不得不让我们对于诸子的山水之论进行重新审视。
结合这一背景知识,我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诸子各家所谈论的是山水蕴含的不同之理,但在这些看似不同的哲理背后,确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山水之中包含天道运行之理。正因为此,诸子的论述不需要有太多的分析和论证就有了说服力,只要处于这一“山水”文化的背景中,就必须承认山水运行与天道人伦的关系。
基于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下面的环节:
师:刚才我们很清晰地分析了课文中不同山水的形象特点,以及各个段落中所蕴含的哲理。现在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个问题:你认为诸子各学派思考哲理的角度是否相同?
(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
生:我认为是不同的,他们每个人都从山水中获得了不同的道理。
师:请具体说说。
生:他们虽然都是从山水的特点进行阐发,但是阐发道理的角度是不同的。儒家谈论的是山水中包含的做人的道理,道家说的是山水中体现了天道运行的规律,法家是从山水中看出治国的方法,而兵家则重视山水中蕴含的战争智慧。
师:好的,你认为诸子思考山水的角度是不同的,因为他们从山水中看到了不同的哲理,你是从他们思考的内容来判断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虽然诸子谈论的话题不同,但其实思考角度是一致的,都是用山水来比喻世间的道理。
师:不过,你说的喻证是一种表达手法,不是思考角度哦。他们是怎么获得道理的?
生:通过观察山水自然。
师:很好,无论在山水中感悟到多么不同的哲理,诸子都是通过观察自然来揭示出包含在这个世界表象背后的哲学道理的,从这点来说,他们思考的角度是相同的。前面有同学已指出,他们是用喻证的方式来说明道理的。用喻证的好处是什么?
生:化抽象为形象,让复杂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师:是的,喻证可以把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还可以使语言变得形象生动,充满美感。我读了这篇课文也很受启发,模仿诸子的笔调写了一段话,大家看看,我的这段论证有没有说服力。
PPT:水清澈而透明,正像人心最初的状态,心无杂念。清澈的水能够映照出美好,正如有了澄澈的内心就能够发现美好,感受美好。
生:我觉得没有说服力,这个不符合事实,因为清澈的水不一定映照出美好,也可能映照出丑恶(众生笑)。
师:你是从写作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来反驳我的,不过那样我也不服了,如果说我说的不对,难道孟子说的话就一定符合客观事实吗?孟子日:“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可我觉得在生活中看到的河流,只是顺流而行,并不会刻意去填满路旁的坑洞。这里所说的诸子笔下水的特点也是被赋予的,并不是真实的写照,看来仅仅举一个生活中的反例还是不能够反驳我的。还有同学有其他看法吗?
生:我也觉得——说服不了我,水能照出美好和人心能感受美好,这两个道理分开看都是明显的,但并不能通过写水怎样就能证明人就一定要怎样啊。
师:有道理,山水以怎样的形态表现和人要以什么样的行为行事在我们看来并没有关联。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反观课文,如果某天孔老夫子穿越了,要劝说一个同学抓紧时间学习,对他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看人家江水流得多快,你要抓紧时间加把劲啊!你觉得,他用河水的状态来劝说你抓紧学习,这样能说服你吗?
生(众):不能!
师:这里就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了,为什么我们认为喻证本身并没有起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而这些古代先哲却不约而同都采用这种方式去论述呢?我们用玻璃杯里的水来喻证为什么就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呢?大家思考一下。
生:古代人看到的世界比较简单,容易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生活。
师:看东西简单,并不代表简单地思考生活,这个推论不够有说服力。
生:我觉得古人可能觉得孔子、老子这些人本身是伟大的,所以他们的论证本身就有说服力。
师:哦?那可不对,这是名人效应了,再说当时他们写的这些话是作为经典的智慧被留存下来的,不是因为自己是名人,所以就拿自己的话作为“理论论据”来用的啊!大家再想一想,他们看山水,和我们看山水一样吗?
生:我觉得不一样!古代人认为“天人合一”,所以他们看到的山水和人是息息相通的。
师:怎么个息息相通,具体一点儿。
生:就是天地的规律和人与国家的行为是有关系的。天地自然的运行就好像是社会的运行一样。
师:很好!这位同学思考的角度很有意思。我之前也被这个疑虑困惑着,古代哲人为什么都喜欢以山水之喻来谈论哲理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和同学猜测的相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PPT: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诸子的哪一个流派,都认为自然之中蕴含着人类社会运行的法则,人和天道是合一的。所以观察自然山水中所蕴含的天道,就是获得人类社会构建法则的最好方式。
在现代,由于已经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我们对山水的喻证获得的只是语言的美感,所以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说服力,这点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要注意。在古代,这种比喻并不单单是一种写作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有人说西方的哲学是人与自然对抗的哲学;中国的哲学是从自然中发现生存方式,发现善和美,我们的这种观念本身包含着和谐之美。对中国人来说,山水是我们的精神发源,也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山水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我们从中如何验证或者思辨,而在于它给予我们精神力量,正如希腊神话里的安泰,每接近一次大地,便从大地中吸取一次力量,我们亦是如此,每深入一次山水,便收获到一份精神与灵智!
文言经典学习,该学习些什么?学生在初高中的学习阶段中,都会接触到许多经典作品,其中不乏诸子作品。如果一味迁就于应试,将学习时间较多放在字词的掌握上,学生没兴趣,教学没意义。小而言之,课堂上师生的生命是苍白的;大而言之,民族文化的传承将更加困难。如果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理解“圣人”之教的字面意义,或者仅仅是理解某一种写作方式的表达,也不能真正将经典文本的意义揭示出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还原“经典”的文化意义。这种“还原”就是通过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真正深入到这一文化语境中。
上面这个教学片段是我和学生都感到兴奋的交流。学生对于课文中“山水”隐喻的理解在我的追问中有了深刻的认识,不再是仅停留于零散地解读文本的隐喻义上,而是结合文本对山水的隐喻手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山水文化对于中国哲人的精神意义,从中感受山水与人的本质、品性、道德联系的特殊方式,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迁移知识,解读其他与山水相关的古典文学作品。同时,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喻证手法”在中国古代哲学语言表达中的特殊作用。这一目标看似复杂,但我们在教学中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并让他们对写作中运用的喻证手法的相关知识加以思考,还是能够实现的。
如何引导学生对“山水”哲思背后文化意义的整体理解。片段中我有意识为学生提供了几个学习支架,比如以“喻证手法”为切入点,而这一论证手法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写作中已经会运用,将本文与教师仿写示例做比较,提出问题:“古今都有运用喻证手法,为什么说服力却有不同”,从而引导学生“还原”诸子时期的文化背景,得出两者间的截然不同:古人的山水哲思背后,有着他们对于“山水”的信仰,山水于古代哲人而言,不仅仅是“物”,更是一种“道”。正是因为古人拥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再读文本时,学生对于“山水”精神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
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教师要能够从阅读的整体意义出发,向平静深水处,投下一块疑问的大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会重新审视这个地方了。”我们在教学经典文本时,不能仅停留于表层的理解,而是应该从古代哲人流传千古的哲学思想中,寻找到其精神之源和文化之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那些跨越千年的智慧,当探索其源头时,必定会发现某种早已渗透的华夏文明的文化高度和精神境界。
引导学生发现古人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记忆古人的若干思想若干观点主张,而是要探究古人的思维方式、基本观念等,这些根本问题恰恰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应该思考学习的内容。总的来说,选择经典文本的教学目标应取法乎上,这是我此次执教的一个启示。
①[清]朱彬《礼记训纂》第692页,中华书局1996年。
②[美]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第4页,张海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案例·感悟·评析》第3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