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秋兴八首》(其一)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 投稿Andr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38次
  • 评分4
  • 24
  • 0

曾坤

在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诗中,《秋兴八首》占有崇高的地位,是杜甫晚年的巅峰之作,也是其组诗中的精品,前人对这组诗推崇备至。清人黄生饱含深情地评价道:“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所作也。”清人杨伦引陈眉公语云:“云霞满空,回翔万状,天风吹海,怒涛飞涌,可喻老杜《秋兴》诸篇。”②清人沈德潜在《杜诗偶评》中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具见于此。其才气之大,笔力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叶嘉莹先生亦说:“盖唐人七律之作,至杜甫而境界始大,情意始深,而此一体之功能变化,亦始发展而臻于极致。至于七律连章之作,则更为杜甫之所独擅,而《秋兴八首》则杜甫七律连章之作中之翘楚冠冕也。”《秋兴八首》(其一)是秋兴之发端,杜甫将秋世界中的羁旅苦恨、家园之思、身世之慨表达得淋漓尽致,极具撼人心魄的力量,吴小如先生讲解这组诗时说:“第一首写得最好。”⑤细致地讲解这首诗,对于学生了解杜甫的生活经历、诗歌创作特点、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大有裨益,下面谈谈这首诗的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一、研究综述

(一)异文

《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异文不多,只有两处:一是“塞上风云接地阴”句,绝大多数杜诗本子皆作“接地”,唯有元人张性《杜诗演义》注云“一作匝地”及清人范廷谋《杜工部诗直解》作“匝地”;二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句,唯有清人边连宝《杜律启蒙》作“重开”,而注云:“一作两开。”《钱注杜诗》《朱鹤龄注杜诗》等众多杜诗权威注本皆注云:“一作重开。”可见“接地阴”要优于“匝地阴”,“两开”优于“重开”,对此叶嘉莹评析道:…匝地’但就地面而言,‘接’字则有自上而下之意,此句云‘塞上风云接地阴’,由上而下说来,自以为作‘接’字为是。‘两’字不仅稳重大方,且音义皆更为切实有力,作‘两’字为是。”

(二)解题

这组诗题为“秋兴”,“秋兴”为何义?明人王嗣爽《杜臆》云:“语云‘秋士悲’,秋原易悲,而公之情事,有许多可悲者,而感秋景以生情。第一首乃后来七首之发端,乃《三百篇》之所谓兴也。”钱谦益则注重“兴”字的来历:“殷仲文诗云:‘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潘岳《秋兴赋序》云:‘于时秋也,遂以名篇。杨伦说得更简洁:“潘岳有《秋兴赋》,因以名篇。”张忠纲云:“秋兴之兴,是感兴、发兴之意。杜甫漂泊多年,寓居夔州,往事历历,时萦胸臆。值兹秋日,见草木之凋谢,景物之萧森,触景伤情,引发了对长安的思念与回忆,写下了这组联章体七律。”刘学锴则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简明扼要地指出:“历来的选家、评家对题内的‘兴’字所包含的内容意蕴都非常注意,实则‘兴’的内容意蕴离不开‘秋’字。诗人的情怀和感慨,因萧瑟的秋色、秋气而引发,故日‘秋兴’。”宋金亮则从秋的文化角度解说道:“《秋兴八首》的诗题鲜明地点出时间季节之属——秋。秋既是天地循环的时序环节,又是带有生命体验的苍凉情调的时刻。因秋而感,于秋而发想,感秋的传统延及诗人身边,挥之不去的情结牢牢地缠绕着。”叶嘉莹的解说亦明白晓畅:“盖此八诗,原但为杜甫寓居夔州,因见秋日草木之凋伤,景象之萧森,而内心油然有所感发而作。至于其所兴感者为何,则杜甫平日所心心念念者。”

(三)诗旨

此诗的主旨比较明确,众评家没有什么异议,金圣叹说:“前解从秋显出境来,后解从境转出人来。此所谓‘秋兴’也。”杨伦引俞埸语云:“身居巫峡,心忆京华,为八诗大旨。”仇兆鳌云:“首章对秋而伤羁旅也,上四因秋托兴,下四触景伤情。”有些研究者在解说该诗的主旨时还注意到了此诗在组诗中的地位。如:清人浦起龙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邓魁英、聂石樵道:“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三首写身处夔州而思念长安;后五首写思念长安而归结到在夔州的处境。其中以第四首为过渡,各首之间,脉络相承,首尾相应。虽云八首,实则一篇。”叶嘉莹解说道:“此为八诗首章,自夔州秋景起兴,点明时地。而在秋景之叙写中,隐隐逗出怀乡恋阙之思,已有无数感兴在其间。‘故园心’三字,自是此诗主脑所在。而以尾联之‘急暮砧’唤起次章首联之‘落日斜’。”

(四)句解

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玉露凋伤枫树林”句,研究者解说得很细,最能给人启迪的解说即是注意了其渊源。仇兆鳌说:“李密《感秋》诗:‘金风荡佳节,玉露凋晚林’。”杜诗只将其中的“晚林”改换成“枫树林”,并在“凋”字后饰以“伤”字,但效果完全不一样了。“玉露凋晚林”,只是简单地道出露珠滴落在晚林里,使晚林渐渐凋零、枯萎。“玉露凋伤枫树林”则是说秋天的枫林颜色似火,与白露的清莹恰形成强烈的比照,一火红一晶莹,给人的视觉触动非常之大。马德富说:“虽没有颜色字,但玉露的洁白和枫叶的斑斓形成对比,其色彩效果却不难想见。”“伤”字亦极有味道,指受伤了,是一种痛感,是人才有的感受,杜甫却说“凋伤枫树林”,意即枫树林在白露的浸染下像人受伤那样,感受到了痛感,在这种痛感的刺激下,它的叶子便慢慢凋零了,那么在凋零的同时,整个画面的颜色也渐渐黯淡下去,与起初的红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多么凄美,多么让人沉痛。金圣叹对这联的解析极富深情:‘露凋伤’‘气萧森’六字,写秋意满纸。秋者,揪也,言天地之气,正当揪敛之时也。故怨女怀春,志士悲秋,皆因气之感而然。”顾宸说:“当此秋露既下,枫树凋伤,叶落而山与峡倍明,故气象萧条之中弥见森列。”王嗣爽则将诗意进行了升华:“秋景可悲,尽于萧森,而萧森起于凋伤,凋伤则巫山巫峡皆萧森矣。起来发兴数语,便影时事,见丧乱凋残景象。”叶嘉莹的研究也给人启迪:“盖此二句为首章开端,自夔州秋景起兴,故于地则日‘巫山巫峡’,于物则日‘玉露’‘枫林’,而间以‘凋伤’‘萧森’字样,不惟写得秋意满纸,更引起无穷萧飒衰残之感兴,而情景时地更复无一不照应周至,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发端。”四冷成金的解说则与一般解说不大一样,他在这联诗里体会到了一种无尽的美感,以饱含诗意的语言评析道:“从自然运转、山川气息着眼,而秋霜化为‘玉露’,枯树变作‘枫林’,在德配天地的仁者眼中,秋天只能徒增凝重与爽厉之美。”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解说这一联诗,首先要弄清楚“塞上”的含义,“塞上”有两种解说:一种是以清人吴见思《读诗论文》的解说为代表:“我归计未定,欲直下荆楚,而江间波浪未平,八月也。欲仍道秦州,而塞上烽烟未静,吐蕃乱也,故留滞已久。”㈣这是将“塞上”解为秦州。一种是以仇兆鳌的解说为代表,他引陈泽州注道:“塞上,即指夔州,《夔府书怀》诗‘绝塞乌蛮北’,《白帝城楼》诗‘城高绝塞楼’,可证:”这是将塞上解为夔州。据整个诗意看,塞上当指夔州为好。这一联写秋的精妙之处,前人早已注意到,如金圣叹说:“‘波浪兼天涌’者,自下而上一片秋也;‘风云接地阴’者,自上而下一片秋也。”再如仇兆鳌引顾宸语道:“波浪在地而日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杜臆》说:“但见巫峡江间,波浪则兼天而涌;巫山塞上,风云则接地皆阴。塞乎天地,皆萧森之气矣。”钱谦益道:“江间汹涌,则上接风云;塞上阴森,则下连波浪。此所谓悲壮也。”这一联诗,表面上是写无边的秋气,却能给人一种极为动荡不安之感,故而清人黄生对这联诗有很好的发明:“三、四句乾坤扰乱,上下失位之象,语含比兴。”叶嘉莹亦说:“杜诗妙处正在写实而复有凌越现实之意。如此联,固是写眼前现实景物,而其言外乃有无限凋伤衰飒之叹,令人油然自景物而感慨及于人事。”瓤萧涤非先生极欣赏此联:“自含郁勃不平之气,身世飘零,国家丧乱,一切无不包括其中,语长而意阔。”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这一联深得古今评论家喜爱。“他日”一词有歧解,有解其为过去的日子,也有解其为未来的日子,如仇兆鳌云:“他日,言往时。”钱谦益则云:“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这是将“他日”做未来解。而明人唐元纮《杜诗攟》则认为“他日”两解均可:“或注云‘向日’,其实过去未来皆得兼之,谓后日亦可也。”看来“他日”一词,诸人未能达成一致的解释,若作往日解,则这句诗意思为,离开成都到夔州已经两度看到菊花开放,往日的泪水又情不白禁地流下来了。若作将来解,则是说:两度看到菊花开放,未来想起这种情景还一定会泫然泪下。“他日”虽有歧解,但这不影响评论家对他的喜欢。诗中的“两开”,钱谦益也给出了证据:“《秋夜客舍》诗云‘南菊再逢人卧病’,公在夔府两见菊开,故有‘两开’之句。”∞金圣叹亦说:“先生寓夔,已两次见菊,故日‘丛菊两开’。”这一联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前人有过深入讨论,如明人单复《读杜诗愚得》云:“丛菊开,乃授衣之月,是以公起故园之思而悲伤焉,亦草木摇落变衰之意耳,矧舟一系而菊再开乎?兴而再赋也。”王嗣爽说:“乃山上丛菊两开,而他日之泪,至今不干也;江中则孤舟一系,故园之心,结而不解也。”这一联中的“开”字和“系”字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皆有双重意义,如黄生说:“花如他日,泪亦如他日,非开花也,开泪而已;身在孤舟,心存故园,非系舟也,系心而已。”“开”字不仅指花开,也指开启了诗人的泪水,一语双关,极为巧妙。“系”字既可指拘系,亦可指牵系,陈贻煅即将“系”字理解为拘系,他解释这句诗说:“真没想到船一系缆就滞留此间,仿佛连我的思乡之心也一起给系得死死的松不开。”孤舟系留在夔州不得前行,杜甫思念故园的情绪顿起。“系”取“牵系’,则是说,杜甫乘船东下,想回到故园,一条小舟就牵系着他思念故乡的心,归乡的希望就被这条孤舟承载着。叶嘉莹将“系”妙解为:“无论系舟系身,所系者实此一片乡心耳。”

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联诗具有深沉的意味,《杜诗演义》云:“末言人家感此秋气萧森亦备寒衣,故白帝城中捣衣之声,天寒岁暮,愈关情矣,安得不移情形于咏叹哉!”钱谦益说:“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金圣叹云:“因用‘丛菊’‘故园’,转到‘寒衣’上去,意谓我今客中,百事且暂放下,时方高秋,江山早寒,身上那可无衣?听此砧声,百端交集。我独何为系于此也?盖老年作客之人,衣食最为苦事,无食则橡栗尚可充饥,无衣则草叶岂能御寒哉? ‘催刀尺’‘催’字,‘急暮砧’‘急’字,甚是不堪,乃从先生见闻中写出二字来,更觉不堪也。”对于此联,有两种解说看似有理,实为不妥,如清人吴见思《杜诗论文》日:“况授衣已近,而新者裁缝,旧者浣濯,白帝城中,处处刀尺,处处砧声,我衣何处乎?”顾宸注云:“催刀尺,制新衣;急暮砧,捣旧衣。日‘催’,日‘急’,见御寒者有备,客子无衣,可胜凄绝。”这两种解说都是在讲杜甫看到人家有新的寒衣穿,而自己却没有,于是更觉悲凄。这样解说与杜甫一贯的仁者情怀不符,降低了杜甫的境界,殊不知当年杜甫曾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亦说“何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林学士台居》),他一直是以仁者的情怀看待天下苍生,怎么会通过与百姓的比较来凸显自己的凄凉呢?倒是冷成金从家园意识角度做的解说,极富韵昧:“颈联并不是一般的对故乡的思念,在前两联的映衬下,这种思念演绎成被放逐的孤舟对精神家园的渴求。尾联的确是对普通人事的描写,但在‘暮砧’的敲打声中,你不更容易趋向心灵的家园吗?”

二、教法举隅

由于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是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新收录的诗,故而其教学研究文章极少,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只搜到六篇,而高校及科研机构关于这组诗的研究文章却极为丰富,可见中学语文教育界对这首诗的关注程度还不够。下面笔者将搜罗到的较好的教学设计例举如下:

1.段静主要是从意象角度人手构建整个课例。她认为:“这首诗讲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感知意象、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培养学生品味诗歌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能力。”于是她在教授这首诗时,首先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重点意象,体会这些意象有何特点,有何作用。其次,学生讨论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再次,作者为何要描绘这样的景象。最后,段老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总结道:“首联颔联情景交融,既是写自然界的萧瑟冷清,也是暗示诗人内心的感伤。颈联见菊开而落泪,系孤舟而生故同心,是触景生情。尾联不直接言情,而是以景结情,给人余音袅袅之感。”这样生动的讲授,便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这样学生以后阅读诗歌时就有了突破口,就明白阅读诗歌要从意象抓起,去品味诗人通过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2.程滨认为该诗可从吟诵、文本阅读、知人论世、古人评论、字句出处、炼字、比较阅读(与杜甫自己的诗歌纵向比较,与其他诗人的横向比较)来讲述。他在课堂中重点介绍了知人论世的诗歌解渎方法,他首先列出杜甫的生平,并适时讲解杜甫流落到某一处时发生的社会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再去仔细研读诗歌,并重点探讨了“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深厚意蕴,以及前人评论中根据“知人论世”这一理论支撑点所得出的附会之说。

这个课例的总体设想很好,包含丰富的内容,但遗憾的是,程老师只重点探讨了“知人论世”这一文学理论知识在解读文本时的运用,对其他方面的设计没有进行下去。例如比较阅读若是设计得好的话,会为课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知人论世”的解说方法倒是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最为常见,也是许多语文教师乐意采用的,如赵天智老师亦是主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读此诗。

三、我的教法

1.让学生通过研读教材注释及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对该诗的精妙评论来梳理诗意。

在带领学生梳理诗意时,几处疑难词语,如“塞上”“他日”需要特别指出,其中比较合理的解释已在前文中提及,可以参看。解释完疑难词语,再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的主旨、思想情感是什么,可让学生回答:诗题为什么题为“秋兴”?学生回答后,可以列出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的观点,如刘学锴、叶嘉莹关于秋兴的解说,让学生仔细体会这些评论后,再对比一下自己的理解与专家的理解有何出入,哪些是自己没体会到的,哪些是自己有创意的见解。

2.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诗歌美感。

笔者认为关于这首诗的美感,可以让学生通过研讨三个问题来体悟:1.“玉露凋伤枫树林”源自晋人李密《感秋》“玉露凋晚林”,请讨论杜甫的诗句比李密的高明在哪里。2.借助金圣叹对颔联的评论——“‘波浪兼天涌’者,自下而上一片秋也;‘风云接地阴’者,自上而下一片秋也”,来分析这首诗写秋的顺序,并将这首诗与杜甫《登高》写秋的顺序进行比较。3.古人作律诗和绝句讲究“起承转合”,杜甫十分善于“转”,请分析这首诗是怎么“转”的?再阅读《登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体会这些诗的“转”与《秋兴八首》(其一)的“转”是否相同?

讲授古典诗词,一定要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并由此来体会出古典诗词的味道,形成理性认识。要想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高效的方式即是比较阅读。在问题1中,李密的诗即是开展比较阅读的好材料,至于杜甫的诗高明在何处,已在研究综述里提及,可参看。“玉露凋伤枫树林”还将秋天的颜色展现得极美,我们亦可引用清代诗人黄景仁的“若比春花争得似,不输裱艳只输情”(《秋色》)进行对读。黄景仁认为秋天的花在颜色秾丽程度绝不亚于春花,但秋花是清冷、肃穆的,不主动去吸引人,不似春花那样,让人觉得“满眼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故而“输情”了,杜诗中的“枫树林”正是给人“不输秾艳只输情”之感。

关于问题2,金圣叹的评论能给学生很多启发,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是从立体的角度来写秋的,从下至上,又从上至下,根据这些启发,学生自然能体会到首联是从平面的视角写秋的,“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写秋的气息弥漫整个枫树林,而“巫山巫峡气萧森”则是说秋气扩展至整个巫山巫峡,“萧森”指萧瑟阴森之象,首句中还有些明丽的色调,此句中明丽的色调一下子被吞没了,整个巫山巫峡都处于一片晦暗之中,秋的世界层层扩展。这两联诗从多个角度铺叙了一个秋意无比浓厚的世界,读者体会到的正是金圣叹所说的“秋意满纸”之感。基于这样的鉴赏,学生也就能体会出《登高》中写秋的艺术视角了。《登高》的第一、二联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首联是从立体角度写秋,颔联则是从平面角度写秋,这与《秋兴八首》(其一)写秋的技巧大同小异。

关于问题3,在回答问题2之后,学生已能察觉出该诗的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一个极阔大、极凄清的秋世界。而对于第三联,读者明显体会到杜甫转换了写作视角,杜甫急剧地将焦点聚焦到自己的身上,于是便有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此时我们便看到一个孤独的、漂泊无依的老人站立在凄清的秋世界,整个秋世界里只有他独自对菊流泪,只有他独自伫立在小舟旁思念故园。这个画面给人极大的震撼,引起人强烈的情感波动。这便是杜甫非常喜欢用的“由大及小的聚焦式”艺术手法。《登岳阳楼》也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手法。诗中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湖气象之壮阔,使诗中的背景无限地阔大,接着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推出自己衰老无依的形象,使自己的形象置于这无比阔大的背景中,更显苍茫凄凉,给予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极强的情感震动。古代诗评家早就注意到了这种艺术效果的魅力,如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黄鹤语:“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杜诗十分讲究艺术技巧,他那些运用聚焦式手法创作的诗,只有当读者体会到其艺术匠心时,才能走近他,体会到他内心深处最动人的倾诉。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 51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