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阅读教学效率普遍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利用教材。
通俗的教学状况是:就课文教课文。教师就课文的内容进行细碎的提问,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肤浅的解答,在看似热闹顺畅的虚假分析中,完成对课文的所谓“解读”,其实只是从课文的表面掠过而已。
研究课堂教学效率,强调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着力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利用课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蕴藏着丰厚的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需要深入挖掘。这些教学资源,如果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提炼,大体上可以分为8个类别:
1.文体、文化、文学、文章知识类;2.生字、词语类;3.句式、段式类;4.朗读能力训练、背诵积累材料类;5.-般阅读能力训练材料类;6.高层阅读能力训练材料类;7.思维训练材料类;8.写作形式借鉴材料类。其实,在善于运用教材的教师眼中,几乎每篇课文都可以具有上述8类材料的利用价值。
我们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二章》中提取两则语录来进行观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首先,此两则语录承载着知识教育、字词教学、朗读和背诵的训练任务。
其次,从一般的阅读能力训练来看,可用来训练学生的概括、翻译、阐释文意的能力。
再次,从高层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来看,可用作“比较阅读”的材料,设计品析活动、让师生探究它们“都”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孔子和颜回的高贵精神境界。
最后,从写作思维训练看,这两则材料都含有生动的句式,都表现出了精妙的章法结构和叙议结合的手法,能为教学所用。
语文教材蕴藏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应智慧地利用它,主要完成5个方面的训练任务:
1.语言训练,表现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的特点;2.读写技能训练,正如课标所说,“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3.进行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4.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训练;5.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思想情感方面得到熏陶感染。
关注到上述5个方面的重要使命,语文教师就有可能逐步建立“利用课文”的教学理念并真正学会利用课文展开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活动。
如诗歌《迢迢牵牛星》的教学。
训练活动一,诵读。把握语速,读好节奏,读好叠词,以声传情,表达深沉的思念;然后当堂背诵。
训练活动二,描述。用课堂“微型写作”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动笔,描述这首诗的情节与细节。
训练活动三,鉴赏。话题:探析本诗的表达之美。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指导学生从内容、形式到手法等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欣赏,让学生有角度之美、思念之美、语言之美、情节之美、细节之美、转折之美、叙议之美、音韵之美等文学之美的收获。
三次活动,不用碎问,全是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这就是在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 4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