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做好语文文本“对话式阅读”的几个对话

  • 投稿卿卿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896次
  • 评分4
  • 49
  • 0

徐 刚

文本阅读中对话主要是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交流。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学习中,对话是学生与文本融合的过程。让学生对话文本,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接触文本,让他们融入作品,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感受文字的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增强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能力。

语文文本阅读关键就是抓好几个对话:

一、对话文本语义结构

文本里的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既指向文本的核心意义,又同时疏离于文本之外。文本阅读框架是支持理解文本的重要架构。每一个文本的语言都是有层级性的,一级一级地形成意义链,并不断地混合成更大的意义单元,而每一层次都是有语言组织的,都存在着各种变动的可能,这也给对话文本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只要有效把握文本语言的阐释意义,对话文本还是大体可以确定的,我们在对话文本的时候,只要按照作者所描述的语言来形成一个意义图形,我们还是可以基本理清文本的意义的。

在文本阅读中,我们需要重视文本整体与文段的关系。特别是议论性和说明性的文本段落阅读,常常能够显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表意的结构上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既可以理解每一文段,又有利于对整个文本的总体把握。在文本阅读中,很多情况是需要我们精读,尤其是对某段某节的深入理解。要注意处理好文本题目与文本内容,文本整体与部分文段,段落间中心语与语段的标志词间的关系。只有对文本部分理解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准确的把握文本间细微的逻辑思路和情感走向,从而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二、对话文本语言文采

分享语言的精彩,这就需要学生精读,让学生进入文本,鉴赏作者在文本中运用的语言文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话文本不仅要求是抓住重点句段,更需要学生细加品味语言,感悟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关注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又要对重要语句的鉴赏,这样既有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也有对作者运用语言能力的评价。

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来源于语言表述的方式和技巧。学生在对话《我有一个梦想》时,体会到的大量运用的排比句式,气势磅礴,雄劲有力,感召力强。在对话《肖邦故园》中四季描写的语段时,我们能感受到语言的诗情画意、浓墨重彩。在对话《品质》时,我们能看到高尔斯华绥明净、简洁,毫无拖泥带水的语言,人物的对话平淡自然而充满个性和韵味。

三、对话文本主题思想

对话文本结构与语言是完成语文对话式阅读的第一步,阅读文本还需要超越文本。学生通常只是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来评价文本,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对话文本的思想、情感等因素来超越文本。

学生要想真正明白文本“写什么”,主题意识要很重要,对话文本就是要改变学生思维的境界。学习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文本阅读中同样可以给学生兴趣点,一种是学生不知道的,可能是达不到但向往的境界;另一类是学生特喜欢的,有思维认同的话题。阅读文本,就是认识思想,对话文本也是要解决阅读教学中对文本主题无法理解的矛盾,文本的主题或者话题往往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激发点。

四、对话文本情感走向

在学生对话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地进入文本,认识作者描述的事物,感受作者的思想,体会主人公的情感,与文本形成情感的共鸣。作者在文本写作时,有些深邃的蕴意,能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学生若能以从情感创意的角度去对话文本,就有可能超越文本,产生出新的效果。

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当我们解读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时,千万不可忘记这个女人身上的许多优秀的一面,当自己的失误来临时的勇于担当。尽管是自己无法辨认出项链真假,但没有以次充好,还是和先生一起用十年时间担起自己所犯的错误。这不仅是一个女人的自尊,也是我们很多时候价值观念的尊严。在巨额的债务面前,用十年的辛劳来偿还,这本身就是一份感动。

五、对话文本作者境遇

在文本中演练作者的“心身之学”是作者写作的常事。文本故事和情感不是来源于空洞的臆造,而是来自作家的生活。对话作者,阅读文本,才能给我们带来感动、快乐与宁静。

韩少功在解释写《雷击》这一章以前,他认为信神信鬼是迷信,说给母亲做了一件棉袄就会被雷公放过,这怎么可能呢?但到了乡村以后,他才注意到某些迷信的合理性。那个地方几乎无处躲雷,人们也没钱来安装避雷设施。那该怎么办?孝子不遭雷打,是人们面对雷电时的自我安慰,思想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人们没钱买科学,但自我安慰的权利还是有的吧?给自己壮壮胆还是必要吧?这其实也是心理医生常做的事情。这也正是他从“亲历”和“体认”中理解了这些称之为传统伦理的东西。

在理解阅读文本的时候,抓好了几个对话点以外,我们对于语文文本阅读还要注重几个事关理解的关注点。

一、对话文本阅读的瓶颈在于学生的视界面,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立足点。

学生不可能完全融于作品的意境,学生对话文本仅仅只要学生从自身特定的文化时空、自身所生活的社会背景出发,与开放的文本展开知识、情感、精神等全面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去重新构筑文本新的个性意义。

文本阅读的常读常新正是由学生与文本之间无尽的对话产生的。学生读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以至于读N遍后产生的不同理解和感觉,正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使文本的意义不断丰富,不断超越。学生每读一遍文本都会站到新的立足点,学生完成了对文本理解的深化、对自我发展的反思、对个性意义的追求与超越。

二、对话的有效特征是反思。对话者与文本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这种反思能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话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是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的反思。在本质上,阅读文本的对话都不指向对话本身,也不指向他人或外部世界,而指向对话者即学生自身。

不同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在范围、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对话交往给学生互相了解和交流这些差异提供了机会。对话性沟通超越了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通过阅读文本对话互动,在反思、咀嚼、回味中,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确认存在、生成意义。

三、对话的最终目的是理解。理解比一切都重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任何教育的参与者都不应占用学生对话文本所需要的感悟时间,更不应该在教师等其他因素的参与时让学生做出匆忙选择;一切不切实际的各类形式的合作、探究式学习都无法代替学生切实的阅读对话文本实践,文本阅读就是需要给足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时间,让其充分品读文本。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