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简约:回归教育原点的必然

  • 投稿二哈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334次
  • 评分4
  • 44
  • 0

文/施卫东

【摘 要】回归简约,回归教育的原点,打造生态课堂,是当今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实践。“后‘茶馆式’教学”让深邃的教育思想蕴涵其中,让教学方法呈现出活力,让明晰的教学特征生根发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简约;后“茶馆式”教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特征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课堂变得令人生厌:为了公开教学反复“磨课”,导致表演作秀,湮没了师生的生命意识、生活意识、生态意识,暴露了繁琐的设计、无谓的整合、形式主义的小组讨论……师生均疲惫不堪。我们不由追问,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原色?“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回归简约,回归教育的原点,打造生态课堂,是当今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实践。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一、回归简约,让深邃的教育思想蕴涵其中

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教学有没有对话是灌输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分界线。

那么,这里强调的对话,究竟是谁与谁的对话?对话的本质又是什么?从对话的对象来看是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自己对话。从对话的形式来看有个体与个体对话,个体与群体对话,群体与群体的对话。从对话的本质来看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课堂的本质是对话,这个朴素的道理看似简单,其实蕴涵了深刻的教育思想。大教育家孔子《论语》中就有不少教育过程中有关对话的记录。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舞台,不是师生表演的场所;课堂是知识思想的集散地,不是传递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是文本与生活的对接舱,不是文本知识的剪贴板;课堂是智慧的孵化器,不是应试技能的训练场。”这位专家的思想同样表达教育对话的理念。君不见,随着知识时代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悄然改变。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茶馆式”教学到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校长发展的“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后“茶馆式”教学。其中,“议”是“茶馆式”教学的核心,也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其本质是对话,都是倡导“对话教学”。

二、回归简约,让先进的教学方法呈现活力

1.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教学的核心——“议”。“议”的本质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把“读”、“讲”、“练”、“做”作为“议”的支撑。因为,没有“读”、“讲”、“练”、“做”就没有“议”。“读”是学生读文本。可以带着问题读文本,也可以学生读文本之后提出问题。其实在学生读文本的同时已经开始了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做”是增加学生的经验。这种学生的学习经历不仅增加了学生自身的默会知识,而且可以进一步产生经验与文本的对话。“讲”,是教师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目的还在于引起学生的经验与文本的对话。“练”是学生在文本与经验对话之后的应用,然后,会产生新的异想,从而进一步对话,继续“议”。从以上对后“茶馆式”教学的内在结构解读,可以看出这一种教学的本质是在帮助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师总体讲得太多。很多教师也并不清楚究竟自己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甚至学生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没讲;不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津津乐道。教师乐意重复讲解,认为一成不变的重复讲解是解决更多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我们一再强调“精”讲。问题是“精”讲什么?一般都认为讲“重点”、“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管是“读”懂、“练”懂、“做”懂,还是“议”懂的,教师都不应该讲。前、后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学科本位,“重点”,并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后者,偏重的是学生本位,以学生自己能否学懂作为价值判断。

2.教学形式更加灵活。

现在一些名校在教师“讲”的用时上有规定,每堂课不能超过15分钟、10分钟。我们认为:在针对学校教师讲得太多,讲得太滥,制定此规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持久了恐怕不行。因为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科中的内容不同,划一的用时规定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后“茶馆式”教学发展成三个“不”:(1)不确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2)不拘泥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3)不规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显然,此种教学形式灵活多变,适用于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

三、回归简约,让明晰的教学特征生根发芽

后“茶馆式”教学在这样的结构建构中,呈现了两个基本特征:

1.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教师不讲。

这一教学特征体现了两个理念:“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当然,这个先学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这个先学,可以是学生先“读”,也可以是学生先“练”,也可以是学生先“做”,甚至是学生先“议”。同时,也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不顾学生的已有经验,没有学生的经验与文本的对话,仅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即使有的课堂教学有“暴露”,但教师津津乐道的还是“闪亮点”,而不去关注学生中还有哪些“相异构想”,如何解决这些相异构想。后“茶馆式”教学不把学生与学生的差异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了一种资源,一种有待开发的教学资源。

最为可贵的是,后“茶馆式”教学崇尚实践证明,用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说话,把一切理论上的争鸣回归简约。他们倡导的“循环实证”与我们实践的“一课三议、三课一评”有异曲同工之妙。“循环实证”的教育科研方法,并把科研与教师教育整合在一起,效果很好,增大了教师对后“茶馆式”教学的文化认同,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朝着文化自觉的方向迈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上海教育,2012(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七中学)